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艳阳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猪腹泻
  • 4篇仔猪
  • 4篇仔猪腹泻
  • 4篇腹泻
  • 3篇埃希菌
  • 3篇大肠埃希菌
  • 2篇血清型
  • 2篇血清型调查
  • 2篇鼠模型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炎
  • 2篇组织病理
  • 2篇组织病理学
  • 2篇膜炎
  • 2篇内膜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学

机构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7篇郝艳阳
  • 5篇王春江
  • 5篇赵献军
  • 5篇赵宝
  • 5篇齐雪峰
  • 1篇仝刚
  • 1篇张彦明
  • 1篇王津津
  • 1篇汤智慧
  • 1篇唐青海

传媒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调查
研究了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的流行血清型.对分离自腹泻仔猪粪便的131株疑似大肠埃希菌进行生化试验、溶血性试验分析,并对其血清型进行鉴定.121株分离菌符合大肠埃希菌的生化特征,鉴定率为92.37%;有溶血性的菌株占...
齐雪峰赵宝王春江郝艳阳赵献军
关键词: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
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质粒谱型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与质粒谱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分离自陕北、关中、陕南等地7个猪场腹泻仔猪粪便的104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测定其对11类2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对11株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进行质粒分子分型及同源性聚类分析。【结果】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多粘霉素B和痢特灵的耐药率为0;对先锋Ⅴ、先锋Ⅵ、先锋必素、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15%,12%,12%和8%;对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3%,27%和27%;对青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羧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在85%以上;而对苯唑西林、氯洁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多重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以8~13耐居多,占71%,1~7耐的菌株占17%,13耐以上占12%。质粒检测结果表明,相同地区、相同时间分离的菌株,其耐药谱相似,质粒谱型相同或相似;不同来源的菌株,耐药谱可相似也可不同,而质粒谱一般不同。同源性聚类分析表明,陕西省各地区耐药菌株质粒的流行存在地区差异,其差异性保持在35%以内。【结论】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严重,且呈自南向北递增的趋势,不同地区大肠埃希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差异与其携带的质粒有关。
赵宝赵献军王春江郝艳阳齐雪峰
关键词: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陕西省致仔猪腹泻ETEC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对陕西省致仔猪腹泻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肠毒素及黏附素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陕西省陕北(子洲、甘泉)、陕南(汉中、城固)和关中(杨凌、西安、户县)3个地区7个大型养猪场1~50日龄腹泻仔猪的粪便样品,进行大肠埃希菌的分离与鉴定。采用普通和多重PCR方法,检测已知能表达毒素的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以验证试验方法的可行性;采用多重PCR方法,对分离自陕西省腹泻仔猪粪便样品中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肠毒素(STa、STb、LT)和黏附素(K88、K99、987P、F41)检测。【结果】试验共分离鉴定出104株大肠埃希菌,其中表达肠毒素的菌株有45株,STa、STb、LT和STa+LT阳性的菌株数量分别为28,5,8和4株;表达黏附素的共31株,K88、K99、987P和K88+987P阳性的菌株分别为4,22,2和3株。在被检测的样品中,同时表达肠毒素和黏附素的大肠埃希菌有14株;陕南地区仅检测出STa肠毒素和K99黏附素,陕北地区较复杂,各毒素类型均有出现。在1~7日龄,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表达的毒素主要是K99和STa;到20~30日龄时,各种毒素均有不同程度检出。【结论】陕西省致仔猪腹泻ETEC表达的肠毒素主要是STa,表达的黏附素主要是K99;毒力因子的分布与区域和仔猪日龄有密切关系。
王春江赵献军赵宝郝艳阳齐雪峰
关键词:ETEC分子流行病学
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的流行血清型。对分离自腹泻仔猪粪便的131株疑似大肠埃希菌进行生化试验、溶血性试验分析,并对其血清型进行鉴定。121株分离菌符合大肠埃希菌的生化特征,鉴定率为92.37%;有溶血性的菌株占总分离株的81.82%(99/121),其中23株出现β溶血现象,76株出现α溶血现象,22株溶血现象不明显;血清型定型104株,占分离株的85.95%(104/121)。这些定型菌株涵盖了13种血清型,其中O80血清型分离率为28.85%(30/104),O141血清型为19.23%(20/104),O139血清型为9.62%(10/104);O6,O9,O20,O101各有6株;4株及以下的血清型的有O38,O45,O93,O138,O147,O157。血清型O80,O141和O139为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的优势血清型。
齐雪峰赵宝王春江郝艳阳赵献军
关键词: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血清型
副猪嗜血杆菌对猪气管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及其黏附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探讨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与原代培养的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应用气管支气管结扎灌注酶冷消化法分离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于胶原覆盖的盖玻片上培养,使上皮细胞分化成假复层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然后以对数生长期不同Hps含量的菌液感染上皮细胞和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作用1、2、34、h后,通过革兰氏染色法观察Hps对细胞的黏附情况。结果表明,Hps可黏附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Hps对气管上皮细胞有毒性作用,致细胞变性坏死和凋亡;Hps对细胞的黏附力与其在菌液中含量和作用时间有关,以菌落形成单位计,当含量为1.0×108mL-1且感染4 h后,黏附效果最好。高倍显微镜下可见大量Hps黏附于猪气管上皮细胞,只有个别Hps黏附于猪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说明Hps对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远强于猪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利用猪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建立副猪嗜血杆菌的黏附细胞模型。
王津津张彦明汤智慧唐青海仝刚郝艳阳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
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及其动态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建立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为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及其预防治疗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病理模型。【方法】将30只清洁级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感染组(22只)和对照组(8只),采用手术法给大鼠子宫腔内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菌液体积比为2:1:1)的混合菌液,对照组大鼠未感染致病菌的混合菌液。分别于感染后第3,6,9,12天剖杀大鼠,检测其大体剖检病变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子宫指数,并对子宫内容物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感染后3~12d,感染组大鼠子宫指数均较对照组大鼠极显著增加(P〈O.01),感染大鼠子宫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感染后第3天和第6天)、化脓性炎症(感染后第9天)和慢性增生性炎症(感染后第12天);感染前期可见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脱落,黏膜层水肿、充血、出血,炎症细胞浸润;感染后期可见肌层增厚等病变。【结论】采用手术法成功建立了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且感染后第3天为造模成功的最佳时间。
郝艳阳王春江赵宝齐雪峰赵献军
关键词: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手术法组织病理学
粪肠球菌对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治疗作用观察
奶牛子宫内膜炎为炎症仅局限于奶牛子宫内膜的病理过程,是奶牛养殖业中的常见疾病。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该病严重影响奶牛产奶量和奶的品质,并有部分患牛最终发展为...
郝艳阳
关键词: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粪肠球菌组织病理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