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渝西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微波辅助提取川楝素的方法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利用微波效应,以水为溶剂提取川楝素.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占空比、微波作用时间、溶剂用量等因素对川楝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00W,微波作用时间10min,固液比为1∶30,微波占空比50%.提供了一条以水为溶剂、微波为热源提取川楝素的绿色化学途径.
- 唐英刘思曼胡伟郭惠胡德斌张进寇兴明
- 关键词:微波川楝素
- 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偶联反应的光谱特性及其分析应用被引量:7
- 2004年
- 在稀盐酸介质中,NO-2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与二盐酸 1 萘基乙二胺偶联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在碱性介质中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 6×104L·mol-1·cm-1.据此建立了在碱性介质中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吸光光度法.NO-2的浓度在0~2 8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对于NO-2的检出限为2 6μg/L.方法用于环境水样、蔬菜、香肠和合成水样中NO-2的测定,回收率为94 0%~105 0%.
- 刘希东宋仲容郭惠
- 关键词:亚硝酸根对氨基苯磺酸光谱特性
- β-萘酚重氮偶联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盐被引量:2
- 2004年
- 研究了对氨基苯磺酸与亚硝酸根在盐酸介质中重氮化 ,然后在氨性溶液中与 β -萘酚偶联成偶氮染料的反应 偶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 485nm .据此建立了一个简单、快捷、选择性较好的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可见分光光度法 该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3× 1 0 4 L·mol- 1·cm- 1,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0~ 2 .8mg L ,用于水和蔬菜样品中亚硝酸根的测定 。
- 蔡富春郭惠
- 关键词:亚硝酸盐分光光度法痕量分析对氨基苯磺酸Β-萘酚
- 磷钼杂多酸-吖啶红-阿拉伯树胶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研究了磷钼杂多酸 -吖啶红 -阿拉伯树胶高灵敏显色反应 ,提出了测定痕量磷的新分光光度法 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2 6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 2 .37× 1 0 5L·mol- 1 ·cm- 1 磷浓度在 0~ 1 60 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本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一定的选择性 直接用于铁、试剂和水样的分析 。
- 刘希东郭惠
- 关键词:磷钼杂多酸吖啶红分光光度法离子缔合物
- 导电聚苯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3年
- 酸掺杂的聚苯胺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好的稳定性,而且很容易从酸性体系中用(NH4)2S2O8氧化苯胺制得,但 其反应机理及其结构直到最近几年才被研究清楚.对聚苯胺的合成及其反应机理,导电聚苯胺的结构、导电机理及其 改性进行了综述.
- 唐英张进李维一郭惠李娟
- 关键词:导电聚苯胺电导率反应机理
- 艾滋病病毒的核酸检测法被引量:2
- 2002年
- 被称为“世纪瘟疫”的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的简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本文综述了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尤其对现在普遍采用的三种先进的核酸检测方法PCR、bDNA和NASBA方法的检测原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 曹晓红唐英郭惠
- 关键词:艾滋病核酸检测PCRBDNANASBA
- 超声波提取川楝素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8
- 2004年
- 运用超声波技术从川楝树韧皮中提取川楝素,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超声波提取川楝素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实验条件: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固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3次.在优化条件下,川楝素的提取率为3.25 mg·g-1.
- 唐英郭惠胡德斌张进
- 关键词:川楝素超声波提取提取率楝树超声波技术
- 水溶苯胺蓝吸光光度法测定人血清蛋白被引量:8
- 2003年
- 用吸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苯胺蓝(An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Britton-Robinson广泛pH缓冲介质中的结合反应,在最佳试验条件下,以试剂空白为参比,AnB-BSA复合物在60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BSA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BSA的线性范围为1.6×10-8~2.4×107mol.L-1,摩尔吸光系数ε=1.34×106L·mol-1·cm-1,Sandell灵敏度为0.051μg·cm-2,BSA的检出限为1.0×10-8mol·L-1,方法具有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等特点,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与溴甲酚绿方法结果一致。
- 刘希东蔡富春郭惠
- 关键词:吸光光度法复合物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