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瑾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主题

  • 3篇演唱
  • 3篇美声
  • 3篇美声唱法
  • 3篇唱法
  • 2篇中国歌曲
  • 2篇声乐
  • 2篇美声唱法演唱
  • 2篇乐教
  • 2篇歌曲
  • 2篇国歌
  • 1篇新区
  • 1篇音乐
  • 1篇音乐工作
  • 1篇音乐工作者
  • 1篇音乐理论
  • 1篇音乐理论家
  • 1篇音乐文化
  • 1篇音乐文化交流
  • 1篇中国声乐
  • 1篇润腔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音乐学院

作者

  • 6篇郭瑾
  • 1篇吴静寅

传媒

  • 2篇艺术教育
  • 2篇黄河之声
  • 1篇人民音乐
  • 1篇文学艺术周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浅谈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被引量:3
2007年
美声唱法作为一套传统而科学的声乐歌唱法及训练体系已越来越为我国声乐教育界所认同和接受,并成为广大音乐院校声乐训练的基础课程,而与此同时,语言、文化的诸种差异也使得吸收和借鉴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时,存在一些相应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从美声唱法的科学性、提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借鉴美声唱法唱好中国歌曲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地阐述。
郭瑾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国歌曲
浅谈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被引量:1
2008年
美声唱法作为一套传统而科学的声乐歌唱法及训练体系已越来越为我国声乐教育界所认同和接受,并成为广大音乐院校声乐训练的基础课程,而与此同时,语言、文化的诸种差异也使得吸收和借鉴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时,存在一些相应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美声唱法的科学性、提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借鉴美声唱法唱好中国歌曲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地阐述。
郭瑾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国歌曲
安新县北边吴村吵子会(大鼓队)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自2017年11月起,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应雄安新区管委会之邀,对这一带的音乐类"非遗"项目展开了全面的考察、摄录和研究。2017年11月28日,笔者作为研究成员之一随团队赴安新县芦庄乡北边吴村,重点对该村由传统吵子会演变而来的两支大鼓队——"张颖超大鼓队"和"禹艳江大鼓队"(1)进行了相关的考察和研究工作。本文将从历史与文化背景、乐队组合、艺术特点等三个方面对本次考察所获及后续研究成果做一个初步呈现。
郭瑾
关键词:大鼓京津冀
从“润腔”研究与应用看新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表达
2024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与世界音乐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西方声乐艺术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和普及,西方美声艺术亦在中国的声乐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方声乐艺术的进入一方面丰富了中国民众的音乐生活,也促使中国音乐工作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国声乐的民族性表达这一重要命题。众多音乐理论家和声乐艺术工作者锐意进取,勇于实践,取得了诸多优秀成果。
吴静寅郭瑾
关键词:中国声乐音乐文化交流音乐工作者音乐理论家声乐教育润腔
浅谈青年声乐教师的“为师之道”
2015年
青年声乐教师走上教学岗位之初,角色的转换和教学经验的不足常使之面临许多问题,学生的不信任、教学手段的贫乏、自身业务再提高与教学的冲突等都常使青年教师感到困惑。如何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成为合格的声乐教师,是目前青年声乐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如何对待学生、对待自身、对待同行三方面入手,就青年声乐教师的"为师之道"进行阐述。
郭瑾
关键词:声乐教学为师之道
美声唱法与当代中国民族唱法演唱规律比较
2015年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是我国声乐表演领域中一直以来并存发展的两大主流体系,随着当今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通过对美声唱法的借鉴,所谓的"民族唱法"也逐渐成为一种概念上的称谓。"美声的"与"民族的"有很多共通之处,且各自的风格显而易见。文章主要通过对美声唱法与当代民族唱法在演唱规律上的比较研究,帮助声乐教师在两种唱法的教学过程中避免因"唱法"划分而引起的"唱法对立"的错误观念,使其能准确地认识并掌握两种唱法的演唱规律,以更清晰的教学思路和科学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两种唱法的教学。
郭瑾
关键词:美声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