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芷琪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电混凝
  • 3篇渗滤
  • 3篇渗滤液
  • 3篇垃圾
  • 3篇垃圾渗滤
  • 3篇垃圾渗滤液
  • 3篇混凝
  • 2篇预处理
  • 2篇深度处理
  • 1篇序批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水厂
  • 1篇脱氮
  • 1篇脱氮效能
  • 1篇人工湿地
  • 1篇尾水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厂
  • 1篇污水厂尾水
  • 1篇反渗透

机构

  • 4篇重庆大学

作者

  • 4篇金芷琪
  • 3篇曾晓岚
  • 2篇韩乐
  • 2篇丁文川
  • 2篇张勤
  • 2篇张钦
  • 1篇王力
  • 1篇周健
  • 1篇李仲
  • 1篇刘涛

传媒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2013《中...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混凝-反渗透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电混凝-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渗滤液经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考察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及电混凝作为RO进水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COD和NH3-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20、0.2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5%、90%、98%,可以满足GB 16889-2008的排放要求;出水电导率为355μS/cm,膜出水电导率与进水电导率的比大于0.94。电混凝工艺能够有效降低RO进水的COD、TP含量,明显地减缓膜结垢污染,改善膜的产水率,可以作为膜前预处理。
曾晓岚韩乐丁文川张勤金芷琪张钦
关键词:电混凝垃圾渗滤液反渗透预处理
运行工况对序批式深床人工湿地脱氮效能的影响
2016年
针对污水厂尾水高标准深度脱氮的难点问题,以序批式深床人工湿地(DSCW)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运行工况对系统脱氮效能的影响及沿程污染物去除规律。结果表明:进水和闲置时间对系统去除NH_4^+-N影响显著,而反应时间对系统去除TN影响显著。DSCW系统的最优运行工况为"进水6 h、反应6 h、排水0.5 h、闲置4 h",在水温为25~33℃、进水C/N值为5.5条件下,出水NH_4^+-N、TN分别为1.4和1.7 mg/L,去除率分别为71.4%和92.6%,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对沿程污染物去除规律的分析显示,湿地深度对去除NH_4^+-N和TN无显著影响。
金芷琪王力王颖慕周健刘涛
关键词: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脱氮
电混凝处理垃圾渗滤液影响因素的研究
反渗透(RO)膜处理技术对垃圾渗滤液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需要有效的预处理技术以解决处理中存在的膜污染问题。本试验即针对电混凝这一预处理工艺,研究不同试验条件对电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混凝时间、电流密度、极板间...
曾晓岚陈思飖金芷琪杨文娟张勤
关键词:电混凝垃圾渗滤液RO膜预处理
电混凝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铝电极对经生化处理的垃圾渗滤液进行电混凝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45 min、电流密度为20 mA/cm2、极板间距为30 mm的最佳条件下,电混凝工艺对COD的去除率可达64%,对TP的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TP浓度可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要求,但出水COD和氨氮浓度都不能达标,还需增加后续处理工艺。
曾晓岚丁文川韩乐金芷琪张钦李仲
关键词:电混凝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