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思远

作品数:1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商洛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魏晋
  • 3篇文学
  • 3篇小说
  • 2篇的士
  • 2篇事迹
  • 2篇王光祈
  • 2篇文情
  • 2篇陆机
  • 2篇大河
  • 2篇大河小说
  • 1篇大学转型
  • 1篇代文
  • 1篇动机
  • 1篇心理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态度
  • 1篇学语
  • 1篇应用技术型
  • 1篇缘起
  • 1篇杂诗

机构

  • 8篇四川师范大学
  • 7篇商洛学院

作者

  • 15篇钟思远
  • 1篇王叶

传媒

  • 2篇内江师范学院...
  • 2篇攀枝花学院学...
  • 2篇商洛学院学报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文艺评论
  • 1篇音乐探索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四川教育
  • 1篇陕西学前师范...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批评观念的过渡与审美意识的嬗变——当代文学语境下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观念衍生史重考
2016年
“后现代”一词在中国最初的出现是1980年第12期的《读书》上由董鼎山撰写的评介短文《所谓“后现代派”小说》。其后,袁可嘉等人在“现代派”或“后期现代主义”的名目下译介了许多西方文学作品。袁可嘉本人也在1982年的《国外社会科学》第11期上发表《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一文,作了一些关于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背景的介绍。
钟思远
关键词:后现代性文学语境审美意识
李劼人新版“大河小说”的症候式分析
李劼人及其代表作“大河小说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已颇具规模。但就其整体而言,虽不乏一定的深广度,成绩斐然,却方法单一,结论多有重复,模式化倾向较严重。 本文采用症候式分析方...
钟思远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小说创作
文献传递
魏晋易代时期的士情与文情研究
钟思远
西晋吴士文学创作状况综论--对魏晋易代时期江南文化自觉性的一种考察
西晋平吴后,江南士人精神和文化面貌并非全面被动而是充分自觉,表现出有意进取、随时局进退、保持相对独立等特点.这一方面是基于两汉"大一统"文化奠定的政治学术背景,保证了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有序融合;另一方面,也为西晋末期"...
钟思远
关键词:西晋时期江南文化
商洛市博物馆文物资源优势转化刍议
2017年
作为商洛地区最重要的文物保护与展览机构,商洛市博物馆于文物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既取得了可喜成绩,也留下了不少遗憾。而在探索新时期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商洛市博物馆正面临着如何将文物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其内涵式发展源动力的建设难题。此背景下,商洛市博物馆若围绕以历史建筑营造文化空间、以展陈建设凝练文化品牌、以学术研究推广文化教育三项中心工作重整思路、形成策略,或将会对其未来建设产生有效促进。
钟思远王叶
关键词:文物资源
论蜀汉归晋后的士情与文情被引量:2
2014年
蜀汉归晋后,巴蜀士情与魏晋朝廷之治蜀政策遂相互动,终因其政策转变而渐趋衰落。通过对蜀汉归晋后相关史实的分析,可以辨别此间态势。而同时期与巴蜀士情密切关联的巴蜀士人文学状况,也可通过对入晋蜀士今存作品载录情况的考察而得到其并趋式微的相关佐证。
钟思远
风骨更在文章外
2016年
李劼人为众人所知,往往是基于他杰出的文学成就。洋洋百万言的“大河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已成为其光芒耀眼的生命伟绩,彪炳后世。然而,李劫人丰富广博的人生阅历和生平事迹却于无意之中受到了淡化与忽略。
姚兰钟思远
关键词:风骨《死水微澜》文学成就《大波》大河小说生平事迹
司马懿戮士与魏晋易代政治之缘起——对“高平陵政变”前后司马懿政治心理的考察被引量:1
2014年
"高平陵之变"是魏晋易代史上第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而司马懿诛除曹爽及朝中名士之举作为此事件的最终结局,更具有专权夺朝的标志性意义。以此为切入点,对政变前后司马懿的政治心理作出追溯式考察,能够从史实细节处洞悉司马懿的个体性格与其政治作风之关系,也有助于更为清晰和具体地认识魏晋易代政治之缘起。
钟思远
关键词:政治心理
王光祈《夔州杂诗》论析
2012年
《夔州杂诗》是王光祈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在用事用典、咏景咏物等方面对杜甫的夔州诗多有化用,乃是承继先贤遗风的王光祈忧国忧民之诗人情怀开始成熟的表现。参照王光祈创作《夔州杂诗》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结合其生平事迹和相关传世文献,对《夔州杂诗》作出论析,可以较清晰地勾勒出此中所现的与王光祈精神志向渊源相系的人生图景。
钟思远
关键词:王光祈
初期创造社文论的浪漫话语的反抗强力
2007年
初期创造社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话语的真正发端和典范在其内部构成中显示出了强力反抗的话语维度,其中初期创造社文论堪为这一维度的代表。它充分显现了现代中国文学发生期浪漫话语的追求和特色。
钟思远
关键词:反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