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俐 作品数:30 被引量:71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文学 更多>>
基于句末语义焦点投射假设的汉语定语移位推导 2015年 汉语中定语的移位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难题之一。经过科学严谨的分析,可以排除定语前置的可能。位于句末功能性短语FP中的后置定语承担整个句子的语义焦点,即带有[+Focal]特征。留存原则(Survive Principle)致使带有[+Focal]特征的定语成分与功能性中心语F所持有的焦点特征兼容,滞留在FP中,造成定语的后置移位。 闫丽俐听读交互模式下的词汇搭配知识附带习得研究 被引量:11 2015年 本文探讨了16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听读修订的分级读物过程中对不同重现次数(1,6,10,20)词汇搭配的附带习得情况,包括其接受性词汇搭配形式知识、接受性及产出性词汇搭配形式与意义知识。研究发现:听读修订的分级读物可促成词汇搭配知识的附带习得,目标搭配重现次数对词汇搭配附带习得有重要影响,重现1次便可促成可观的接受性词汇搭配形式与意义知识的附带习得,重现10次可促成可观的产出性词汇搭配形式与意义知识的附带习得,且重现次数越多,习得量越大。这些发现对英语教学与学习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闫丽俐关键词:附带习得 搭配 认知语义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4年 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从原型观和范畴化、概念隐喻理论和意向图式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认知语义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郭晓丽 闫丽俐关键词:认知语义学 词汇教学 浅论中原文化旅游翻译的“三贴近”原则 被引量:4 2010年 河南省是文化大省,河南旅游的对外翻译也是中原文化的对外翻译。中原旅游资源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文化差异,汉英翻译存在许多的限制。"三贴近"原则是关联论、功能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是促进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策略。 闫丽俐关键词:旅游翻译 关联论 “互联网+”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动态创新模式 焦丹 龚海龙 闫丽俐 韩忠军 刘国仕 张东霞 刘应杰 该成果申报项目依据河南省科技厅下达的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河南省援外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的翻译人才培养研究》(122400450485)。李克强总理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概念是以信息经济为主流经济模式,体现...关键词:关键词:互联网 商务英语中介词的语义分析和翻译 被引量:2 2004年 在商务英语简约、精确和清晰的文体中 ,介词及介词词组被大量使用并具有特殊的语义。通过分析介词的隐喻和引申过程 ,可以深入理解介词在商务英语语境下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及特点 ,引起人们对介词语义的重视 ,以达到准确翻译。 闫丽俐关键词:介词 语义 引申意义 翻译 基于语料库的美国总统辩论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模糊限制语在各类语篇中有着重要的语用价值,恰当地使用能够促进言语交际。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在话语分析、语用学、翻译学和二语习得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运用语料库的方法,对2008年、2012年和2016年美国总统辩论中的模糊限制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模糊限制语在政治语篇中的使用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原因。建立了小型语料库,收集了2008年、2012年和2016年的美国总统辩论的英文语料,并对文本进行了清理。主要采用Prince et al.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统计出模糊限制语在语料中出现的频率。结果发现,在本语料中使用最多的模糊限制语的类别是直接缓和语。SPSS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四类模糊限制语在使用频率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最后从语用的角度阐述了美国总统辩论中候选人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原因。 樊丽捷 闫丽俐关键词:模糊限制语 语料库 语用交际功能视角下的语言翻译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语言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应该要遵循语言学的相关原则,提高交际过程中的效率。在语言翻译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语用交际功能理论的把握,以实现语言交际为前提,达到精确、有效的翻译。本文从语用交际功能视角出发对语言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语言翻译水平。 闫丽俐关键词:语言翻译 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发展思路初探——基于多元人才观 被引量:2 2014年 文章在多元人才观的指导下,结合河南工业大学近年来开展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从卓越英语人才培养、"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及"英语+"双专业人才培养三方面探讨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同类院校英语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闫丽俐关键词:工科院校 英语专业 共构互文性模式下中原武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共构互文性理论为跨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也为融媒时代中原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共构互文性模式下中原武术文化对外传播应以武术文化信息为传播内容,将文化的选择接受作为考量和调节器,挖掘武术文化信息的共构互文性内涵。一方面,通过语际互文将武术文化信息用多种语言符号表达出来,另一方面,通过媒际互文确定武术文化信息所采用的多种媒介。中原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通过直接语码转化式传播、再语境化传播和跨媒介集成式传播的具体途径来实现。 闫丽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