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杰

作品数:53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建筑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建筑
  • 13篇民居
  • 12篇文化
  • 7篇乡村
  • 6篇民居建筑
  • 5篇聚落
  • 4篇山地
  • 4篇秦巴山地
  • 3篇人居
  • 3篇人居环境
  • 3篇乡土聚落
  • 3篇建筑文化
  • 3篇古镇
  • 3篇多元文化
  • 3篇高校
  • 2篇挡土
  • 2篇挡土墙
  • 2篇挡土墙结构
  • 2篇地方高校
  • 2篇地理

机构

  • 42篇陕西理工大学
  • 17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宁夏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50篇闫杰
  • 10篇黄研
  • 8篇田海宁
  • 5篇李根
  • 5篇王军
  • 4篇岳鹏
  • 4篇杨涛
  • 4篇雍鹏
  • 3篇马斌齐
  • 3篇张强
  • 2篇郭光玲
  • 2篇张波
  • 2篇刘加平
  • 2篇王军
  • 2篇张科强
  • 2篇徐乾
  • 2篇郭瑞
  • 1篇龙敏
  • 1篇曾子卿
  • 1篇郭先玲

传媒

  • 7篇华中建筑
  • 7篇安徽建筑
  • 5篇四川建筑科学...
  • 2篇高等建筑教育
  • 2篇陕西理工学院...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建筑技术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喀什师范学院...
  • 1篇塑料工业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中国园林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江苏建筑
  • 1篇南方建筑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浙江建筑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城市建筑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托幼建筑中的幼儿热感觉和热舒适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幼儿的热感觉问卷调查发现幼儿与成人存在的差异性,分析了造成幼儿与成人热感觉差异的主要原因,指出对幼儿的热舒适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强调"益于健康的温度范围"对幼儿园室内热环境的意义,提出了关于幼儿热感觉和室内热环境设计的几点结论,作为指导幼儿园室内热环境设计的理论依据。
岳鹏闫杰刘加平王润山
关键词:热环境热感觉热舒适
案例分析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6
2009年
案例分析与解读是模仿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和深化。就案例分析与解读的作用、本质以及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旨在探讨案例分析在教学运用中的合理模式和正确途径。
闫杰
陕南乡土建筑的类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前,我国乡土建筑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就乡土建筑研究的区域来说,还缺少完整性。特别是对于缺少有显著特征的小流域文化圈的乡土建筑,研究还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基于此,该文以陕南的乡土建筑作为研究背景,从功能的角度系统地进行了分类,较为详尽地介绍了不同类别乡土建筑的特点。希望通过对比分类的研究方式,使人们全面了解和认识陕南乡土建筑的特征,拓展我国乡土建筑的研究范畴,为小流域的乡土建筑研究提供方法和参考。
闫杰王军
关键词:乡土建筑
基于乡村振兴计划的汉中周边乡村人居环境清洁行动
2019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比例较大的国家,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也显得尤其重要。现阶段农村经济建设也逐渐成为国家关注的一大重点,在此背景下,文章以汉中周边的农村乡镇为例,并通过一定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我国大部分农村的人居环境清洁的方法。
雷鸣刘潇涵张航梁世豪黄研闫杰
关键词:人居环境
三门村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云创园模式被引量:1
2021年
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两河镇的三门村作为南郑区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村之一,为满足在脱贫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需求,针对三门村现状,结合现在城市人们的对自然的渴求,文章对乡村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科学合理地预判和振兴规划。"云创园"以当下最流行的互联网思维,结合当代农村发展现状灵活制订的多元化、多维度的发展方案,整合农村资源,促进农村现代化,实现第一、三产业相结合、线上线下共同经营的方式促进三门村经济发展,并形成一种新型模式。预期对全国推广,帮助全国各地贫困村集体脱贫,加速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建设以达到扶贫促兴的目的。通过云创园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促进产城融合,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振兴[1]。
赵真叶宇娇韩少强晏峻鸿杨婷婷黄研闫杰
陕南古镇青木川
本文主要以陕南古镇青木川为实例,着重分析了古镇的空间形态,民居建筑的平面型制、空间组成以及结构技术和装饰艺术,旨在通过对青木川民居建筑的介绍和分析,使人们对陕南民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填补陕南民居研究的空白。
闫杰王军
关键词:民居建筑
文献传递
校园绿色空间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途径——以空间恢复性为中介的研究
2024年
在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的多重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压力问题亟待缓解。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校园绿色空间能较好地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然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存在其他变量在两者之间产生中介效应。选择重庆大学校园内6个典型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7种环境特征与学生心理压力缓解之间的关系,以空间恢复性为中介构建路径分析模型解释环境特征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天空开阔度和树种丰富度均对压力缓解有促进作用,水体占比有抑制作用,绿视率和色彩丰富度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2)天空开阔度、水体占比、绿视率、树种丰富度和色彩丰富度均为间接减压路径,最佳减压路径为树种丰富度→延展性→压力缓解;3)色彩丰富度对男生的减压效果比女生大,绿视率和水体占比对女生的减压效果比男生好;色彩丰富度和绿视率对理工科学生的减压效果优于文科学生。研究结果可为校园绿色空间规划设计与空间营造提供理论参考,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任静牛佳琦秦红巧韩贵锋闫杰
关键词:风景园林心理压力大学校园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以陕西地区省级村落为例被引量:6
2024年
以陕西地区429个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研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相融合的方法,从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系分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等多维度对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形态与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出陕北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延安和榆林地区尤为突出,而陕南和关中区域除安康和渭南地区分布相对密集,整体分布较为分散,全省已经形成4个集中聚集区域;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分布特征与其所处区海拔高度和水系分布密切相关,低海拔区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较多,且多邻近水源地或沿河流水系分布,地形地貌特征和河流水系分布直接影响陕西地区省级传统村落分布基本格局,地域文化、经济条件及历史文化等因素进一步促进了4个核心区域的形成.
李根田海宁郭瑞闫杰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以景养村 以产提能--两河镇三门村振兴新模式研究
2022年
以两河镇三门村人居环境现状调查研究为背景,结合相关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生态节能文件而提出的一系列致力于提高三门村整体人居环境水平的一系列举措与完整实施方案。利用两大产业双循环,“以景养村,以产提能”的新概念逐步使三门村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壮大,不断改善,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以达到长足的发展进步。
叶宇娇杨婷婷晏峻鸿韩少强赵真黄研闫杰
关键词:人居环境
高纬度严寒地区住宅窗户采光与节能设计研究——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以乌鲁木齐地区有代表性的住宅为例,计算并分析了高纬度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窗户的太阳得热情况,结果表明在这些地区,窗户的热工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当地环境气候的影响,仅仅单纯通过增加窗户面积的节能方式并不可取。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住宅采光要求规范,讨论了在我国高纬度严寒地区合理确定窗户面积的基本思路。
张强闫杰马斌齐
关键词:高纬度开窗面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