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卫民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 2010年
- 本文综述了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为如何利用这些方法进行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提供参考。
- 于添张然阮卫民李宁
-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动物
- 猪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建系和分析
- 阮卫民
-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定量PCR嵌合体核移植畸胎瘤
- CXXC5基因对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
- 本文介绍CXXC5基因在脂肪发育过程中可能“扮演”着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角色”。其表达在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第2天开始上调,开始发挥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CXXC5因子可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两个部位同时发挥对前体...
- 安杨阮卫民胡晓湘李宁
- 关键词:BMPSWNT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分化
- 猪中间端粒序列的保守性和特征
- 2012年
- 哺乳动物包括小鼠和人的端粒由位于染色体末端的TTAGGG重复序列组成,对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有重要作用.TTAGGG重复序列也出现在染色体末端以外的其他部位,称为中间端粒序列.异常的中间端粒被用来研究染色体的不稳定性,并且在癌细胞中也发现有异常的中间端粒.通过端粒荧光原位杂交,并与不同的物种进行比对,实验表明,猪的6号染色体着丝粒区有植物的TTTAGGG端粒重复序列(plant telomere sequences of TTTAGGG,bITSs),它与脊椎动物的TTAGGG序列(vertebrate telomere sequences TTAGGG,vITSs)并存于同一区域.通过对不同细胞系端粒长度的分析,ITS的端粒长度是动态变化的,它的变化趋势与末端端粒长度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同时,猪的端粒末端有很高频率的双端粒信号(doublets),可能与染色体的不稳定性和ITSs端粒的动态性有关.总之,猪染色体的ITS区含有植物和动物的保守端粒序列,对ITS功能和调节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进化和染色体不稳定性的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 纪光臻刘楷陈成彬阮卫民GLYTSOU Christina杨洋OKUKA Maja宋文芹GAGOS Sarantis李宁刘林
- 关键词:进化端粒
- 一种获得猪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新方法被引量:1
- 2011年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表明,通过过表达4个重编程因子可使体细胞逆转到多能性的状态,为建立更多家畜动物的多能性干细胞系提供了新的方法,如猪、牛、羊等农业动物.莫洛尼氏鼠白血病逆转录病毒载体被广泛应用于小鼠iPS细胞的建系和机制研究上,然而这种病毒只能感染小鼠和大鼠细胞,这限制了它在其他哺乳动物iPS细胞系建立上的应用.本实验采用一种新的逆转录病毒系统,可以高效便捷地从猪成纤维细胞中获得iPS细胞.通过在GP2-293细胞中包装VSV-G蛋白包被的病毒,仅一步感染猪成纤维细胞即可转入4个人源重编程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在添加有碱性成骨因子bFGF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中,成功建立6株和人类胚胎干细胞形态极其相似的猪iPS细胞系.这些猪iPS克隆具有较大的细胞核/细胞质比例、边界清晰、细胞呈扁平状等特征.在体外可以分化成拟胚体,注射入免疫缺陷性小鼠体内可以形成畸胎瘤,含有3种胚层类型的组织.
- 阮卫民韩建永李品曹素英安杨林宾李宁
-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拟胚体畸胎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