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君
- 作品数:6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红鳍东方鲀国内主要养殖区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与性别相关微卫星标记筛选
-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是目前我国海水养殖鱼类的主导优良鱼种之一,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养殖群体红鳍东方鲀种质存在退化现象,遗传改良工作迫在眉睫。本研究首先对东方鲀属主要经济鱼种繁育...
- 陆丽君
- 关键词: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微卫星标记
- 文献传递
- 红鳍东方鲀体型性状选育指标的综合判定被引量:13
- 2012年
- 对红鳍东方鲀的18个体型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计算各性状的表型参数和相关系数,探讨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红鳍东方鲀体型性状的选育指标。结果表明,系统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红鳍东方鲀体型性状选育的适宜指标中,可选择包括体重、体周长1、体长、眼后头长和眼径5个性状作为代表性的性状指标。研究结果为红鳍东方鲀体型性状的选育提供了参考资料。
- 王新安马爱军庄志猛陆丽君李伟业翟介明
- 关键词:红鳍东方鲀体型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5个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对中国国内主要养殖区域红鳍东方鲀种质资源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选用20对微卫星引物,对国内来自不同养殖区的5个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文登群体(WD)、莱州群体(LZ)、日本群体1(J1)、日本群体2(J2)、唐海群体(THQ),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2对引物具有多态性。5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不等;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27、0.26、0.18、0.25、0.20;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5、0.57、0.69、0.71、0.6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排列顺序为J2(0.65)>J1(0.63)>THQ(0.55)>LZ(0.51)>WD(0.48)。分析结果表明,1)WD和LZ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233 6;LZ与J1群体间遗传距离大,为0.624 2;2)WD群体遗传多样性为中度多态(0.25
- 陆丽君马爱军王新安岳亮孟雪松翟介明谭林涛侯仕营
- 关键词: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微卫星遗传多态性
- 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特性被引量:23
- 2011年
- 采用随机取样实验生态学方法,对人工培育的云纹石斑鱼的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摄食变化状况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生长期间,分别以牡蛎幼体、轮虫、卤虫为饵料,幼鱼摄食配合饲料。形态学数据测量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全长、体重和日龄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L=2.8058e0.0287D;体重与日龄的关系式为W=0.0004e0.0825D;全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01e0.103L,相关系数分别为0.8954、0.9054、0.7982。云纹石斑鱼摄食状况测量结果表明,在人工投喂条件下,5日龄仔鱼的摄食率为90%,18日龄仔鱼饱食率为100%。实验结果还表明,在全天光照条件下,仔鱼16:00—18:00达摄食高峰;自然昼夜条件下,仔鱼14:00达摄食高峰;在全天黑暗条件下,仔鱼没有明显的摄食高峰。说明仔鱼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均表现为白天摄食为主。
- 陆丽君陈超马爱军翟介明王新安李伟业
- 关键词: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摄食
- 东方鲀属主要经济鱼种繁育养殖、育种和基因研究现状被引量:17
- 2011年
- 鲀类是指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的一个鱼类类群。在南方,人们称它为“鸡泡鱼”、“气泡鱼”,在北方则称“河鲀”或“廷巴”。鲀类种类繁多,从太平洋至大西洋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 马爱军陆丽君陈超王新安孟雪松李伟业刘圣聪
- 关键词:经济鱼种养殖基因育种鲀形目
- 东方鲀属主要经济鱼种繁育养殖、育种和基因研究现状
- 作者叙述了东方鲀属(Takifugu)鱼类的分类以及主要经济种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等的养殖和育种相关研究现状,重点叙述了红鳍东方鲀纯种培育以及...
- 马爱军陆丽君陈超王新安孟雪松
- 关键词:育种分子标记基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