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君
-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26例体会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9年2月126例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完成LC 121例,中转开腹5例,中转率4.0%。结论:虽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手术炎症重,解剖难度大,但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时机,操作熟练,采取LC手术是可行的。
- 陈世君王勇强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LC
-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与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被引量:3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术后手术切口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专业组收治880例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抗生素使用时间将患者分为≥24 h组(n=401)和<24 h组(n=479),比较2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在有切口感染的患者中,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4),出血量更多(P=0.03),抗生素使用时间更长(P=0.04)。在结肠癌手术中,有、无切口感染的患者其手术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直肠癌手术中,有、无切口感染的患者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间越长或术中出血越多的患者术后越易发生切口感染,而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并不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 陈世君王勇强
- 关键词:结直肠癌抗生素手术切口
-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可溶性NKG2D配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溶性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配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根治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根治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溶性NKG2D配体表达及围术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d,两组患者血清IgA、IgG、IgM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观察组血清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术后7d免疫功能指标基本恢复;与术前相比较,术后7d,观察组可溶性人类MHC-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sMICA)B水平无明显变化,但sMICA较术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9%)明显低于对照组(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有效保护机体免疫功能,降低sMICA表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陈世君王勇强张聃曹宸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NKG2D
- 胃癌根治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术后低蛋白血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72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胃癌根治术后血浆蛋白下降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取其中有统计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同时对胃癌根治术后血浆白蛋白下降的幅度与术前危险因素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70.8%,与术前2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LB、年龄、血红蛋白、手术方式、术中输注晶体和胶体量与术后低蛋白血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术前血红蛋白、术中输注胶体和晶体的量是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白蛋白下降的幅度与术前血浆白蛋白的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623 P〈0.01).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易发生低蛋白血症,毛细血管蛋白渗漏可能是术后出现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因素术前纠正贫血、术中合理控制输液能减少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风险.
- 司超姚辉华陈星宇陈世君宋念
- 关键词:胃癌低蛋白血症根治性胃切除
- 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手术效果、安全性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98例、传统开腹手术92例(开腹组),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处理,手术相关指标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统计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率、3年生存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时间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12.2%低于开腹组的25.0%(χ2=5.137,P=0.023<0.05);腹腔镜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2.5%低于开腹组的60.5%;腹腔镜组患者的中位平均时间31.2个月低于开腹组的32.6个月,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程度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同时手术效果基本相当。
- 陈世君王勇强刘文能张聃
-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检查淋巴结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