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 作品数:48 被引量:179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汽车内火药爆炸烧伤的特点及其救治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公交车内火药爆炸致伤特点、救治方法及施治中的组织工作。方法:以2001年元月-2004年12月所救治的3大批46例汽车内火药爆炸烧伤为样本,分析受伤人员其成分构成、烧伤部位、烧伤深度、复合伤、并发症等特点及其急救治疗、创面处理和施治中的组织方法。结果:伤员以中小学生为主(69.57%):烧伤面积较大且较深(平均面积/Ⅲ度面积48.31±12.42%TBSA/25.30+6.83%TBSA):伤员几乎均含颜面部和双手烧伤;合并伤及复合伤多(65.22%):治愈45例(治愈率98%);创面愈合时间:浅Ⅱ度6-12天,深Ⅱ度16-26天,Ⅲ度24-36天,未发生明显功能障碍和过度瘢痕形成;其中5例较深部位经异体皮复合自体表皮干细胞移植,经免疫组化法对角蛋白19型细胞的检测和临床愈合过程观察,其结果令人满意。结论:①MEBT/MEBO作为成批伤员救治中创面处理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②以异体皮复合自体表皮干细胞移植于较深创面能加速创面的原位再生,进一步提高愈合质量:③公交车内火药爆炸烧伤其伤员多为社会特殊群体组成,且人员集中,伤势严重,社会影响大,医务人员工作量大。因此,做到严密组织和科学分工才能保障对突发事件中的大批伤员实施快捷高效的救治。 罗成群 周建大 贺全勇 彭浩 朱颉 李萍 陈铁夫 徐阳成 陈佳关键词:爆炸伤 成批烧伤 MEBO 下睑外翻的手术矫正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矫正下睑外翻的疗效。方法根据下睑外翻的不同原因和程度,采用外眦瞄着术、睑缘缩短术+下穹窿成形术、旋转皮瓣矫正术治疗下睑外翻。结果 65例患者78只眼采用不同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随访观察3~36个月无... 陈铁夫 罗成群 贺全勇 周建大 尹朝奇 徐丹 陈佳 李雄 王少华 李萍 李文波 欧阳华伟关键词:下睑外翻 旋转皮瓣 文献传递 以抽搐 休克为首发症状的嗜铬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2014年 1病例资料患儿男,9岁。因咳嗽2 d,昏迷3 h,抽搐1次于2012-09-18入院。患儿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流涕,无发热、呼吸困难,家属予以"感冒药"口服(具体不详),无明显好转,3 h前出现呕吐1次,呈喷射性后随即抽搐1次后昏迷,持续约数分钟,表现为双上肢抖动,双下肢强直,无发绀,由家长急送入我院急诊科。既往无抽搐史。查体:血压测不出,Ⅱ乎吸50次/min,心率196次/min,心音低钝,双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可,四肢凉,全身皮肤花斑纹,立即予以生理盐水扩容等对症支持处理后,心率降至165次/min,血压仍测不出,遂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 赵孟文 陈佳 王玮琳 胡宇敏 陈淳媛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儿童 休克 高血压脑病 抽搐 HSF1对烧伤血清处理的巨噬细胞TNF-αmRNA,IL-10mRNA及HMGB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l,HSF1)对烧伤血清处理的巨噬细胞炎症介质 TNF- α、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IL-1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严重烧伤大鼠模型,获取烧伤大鼠... 罗成群 尹朝奇 周建大 贺全勇 朱颉 李萍 陈铁夫 彭浩 徐阳成 陈佳关键词:RAW 巨噬细胞 烧伤血清 TNF 文献传递 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颅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颅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 年10 月至2011 年10 月间本院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颅颌面部软组织缺损16 例。结果 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修复创面一期愈合,... 尹朝奇 周建大 罗成群 贺全勇 朱颉 李萍 陈铁夫 彭浩 徐阳成 陈佳 徐丹关键词:外科皮瓣 颅颌面部 腔内大量盐水灌洗辅助取出乳房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胸后取出新方法.方法:对48例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胸患者术前行双乳MRI或彩超检查结合触诊准确定位.全麻小切口开放直视下吸出水凝胶,再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灌洗所有腔隙,直至手感探测不到硬结,盐水中无水凝胶为止.结果:48例患者术后无继发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前诸症状体征消失,无明显乳房变形,乳房形态术后恢复满意.术后双乳MRI复查未见明显异物残留.术后1 ~12月(6.2±0.3月)45例随访复查MRI亦未见异物残留,乳房修复完好.结论:注射隆乳后腔内大量盐水灌洗辅助取出水凝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值得推广的凝胶取出术式. 熊武 尹朝奇 罗成群 陈铁夫 李萍 陈佳 王少华 陈瑶 刘睿 刘进言 胡丰 周建大关键词:乳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胸 美容 中国儿童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易感性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调查中国儿童人群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 protein C receptor,EPC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否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相关。方法:招募103名KD患者(其中23名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和158名对照组。选择EPCR基因的7个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rs6088738,rs2069940,rs2069945,rs2069952,rs867186,rs9574和rs1415774)进行TaqMan等位基因鉴别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3名KD和52名健康儿童血浆可溶性EPCR(soluble EPCR,sEPCR)水平。结果:rs2069952,rs9574,rs1415774与KD的发生显著相关,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无关。具有rs2069952,rs9574,rs1415774和rs2069945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大的KD风险。KD患儿血浆sEPCR水平不能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成,而KD患者rs867186等位基因G与血浆sEPCR水平升高有关。结论:中国汉族儿童EPC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KD易感性有关。 李卓颖 江杰 黄利华 戴红梅 陈佳 蔡骞 杨作成关键词:川崎病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冠状动脉病变 肿瘤整形外科中组织器官修复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精确切除肿瘤、及时修复和修复缺损的组织器官是肿瘤研究的重要内容。肿瘤精确切除,指的是全身和局部基于详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检测术前评估,精确的手术操作中的使用,确保尽可能减少患者手术创伤的病灶去除后,创建创伤患者恢复的最佳条件。缺损组织和器官的修复和再生是指组织和器官的缺失或损伤,在各种细胞、细胞外机制和相关调控因子的作用下,逐渐恢复其解剖结构和功能过程。然后从肿瘤切除、肿瘤切除和精确再生三点修复技术后迅速改变肿瘤组织中的可塑性器官再生组织的起源。 薛亚楠 瞿思维 陈佳 苏红辉 张湘彦 彭德飞 唐世杰 周晓 王爱军 周建大关键词:外科 修复外科手术 黄芪甲苷对人内皮祖细胞分泌外泌体及表达微小RNA-126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人内皮祖细胞(EPC)分泌外泌体及外泌体中微小RNA-126(miRNA-126)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19年出生的1名足月健康新生儿脐带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并培养7 d,其间行形态学观察;取第3代细胞,采用CD31免疫磁珠分选法和双荧光染色法鉴定。将鉴定成功的EPC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黄芪甲苷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黄芪甲苷组细胞加入终质量浓度100 mg/L的黄芪甲苷培养24 h,PBS组细胞加入等体积的PBS培养24 h。培养结束后收集2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外泌体特征性标志物CD9、CD63和CD81表达,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PC外泌体(EPC-Exo)形态,采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检测EPC-Exo的粒径,采用二辛丁酸法测定EPC-Exo的浓度(样本数为3),采用反转录PCR法测定EPC-Exo中与血管新生相关miRNA-126-3p和miRNA-126-5p的表达(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培养第4天,细胞开始贴壁生长,圆形、梭形、条形等多形态同时出现;继续培养至第7天时,细胞边缘清晰,呈铺路石样排列,中央细胞呈圆形,周边细胞呈梭形。(2)CD31免疫磁珠分选法显示细胞膜染绿色,细胞核染蓝色;双荧光染色法显示细胞呈橙黄色。经以上鉴定,细胞被证实为EPC。(3)培养24 h,2组EPC-Exo的CD9、CD63和CD81表达均呈阳性,证实本实验已成功提取EPC-Exo。(4)培养24 h,2组EPC-Exo均呈圆形膜囊泡,形态无明显差异。(5)培养24 h,黄芪甲苷组中98.7%的EPC-Exo粒径为84.7~143.1 nm,PBS组中98.0%的EPC-Exo粒径为88.7~123.5 nm。(6)培养24 h,黄芪甲苷组EPC-Exo的质量浓度为(310±5)μg/mL,明显高于PBS组的(257±5)μg/mL,t=13.369,P<0.01。(7)培养24 h,黄芪甲苷组EPC-Exo中miRNA-126-3p(t=16.062,P<0.01)和miRNA-126-5p(t=3.252,P<0.05)均明显多于PBS组。结论黄芪甲苷可改善人EPC分泌外泌体的功能,� 熊武 白雪 肖慧 兰宏伟 朱晨鸿 赵世情 吴玉娟 陈佳关键词:外泌体 内皮祖细胞 黄芪甲苷 柯萨奇病毒B3感染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后Bad mRNA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Bad mRNA表达的意义。方法体外培养的He La细胞通过CVB3感染建立模型,通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CVB3感染He La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3 h、6 h、9 h、12 h、24 h)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d mRNA的表达。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Bad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CVB3感染He La细胞后对照组各时间点无形态上的变化;病毒组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细胞病变效应,以感染24 h后最明显。对照组各时间点Bad 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各时间点Bad 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染24 h后病毒组Bad mRNA[(0.61±0.06)s]表达低于对照组[(0.76±0.0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5,P<0.05),而3 h、6 h、9 h、12 h后病毒组和对照组Bad mRNA表达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0.43,-3.9,-0.97;P>0.05)。结论促凋亡基因Bad mRNA在CVB3病毒感染的He La细胞中发挥促凋亡作用。 田朗 李欣 杨丽 陈佳 杨作成关键词:HELA细胞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