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超
- 作品数:25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唇沟皮瓣和耳郭复合组织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和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6年3月,采用鼻唇沟皮瓣或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32例。分析鼻翼缺损情况、修复方法、切口瘢痕、对称性、鼻翼术后形态等。结果本组患者中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19例,采用耳郭复合组织修复13例。两组患者鼻翼缺损均得到良好修复,外观满意,创面周缘及供区切口瘢痕均不明显。结论鼻唇沟皮瓣和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均为鼻翼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缺损范围较小者应优先考虑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再造鼻翼,缺损较大者则建议采用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需结合患者实际进行选择。
- 侯俊杰陈凤超杨欣
- 关键词:鼻唇沟皮瓣鼻翼缺损
- A型肉毒毒素在偏侧面肌痉挛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 2022年
-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在偏侧面肌痉挛治疗中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8月间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12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每位入组患者应用的A型肉毒毒素剂量、注射方式、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入组患者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患侧面肌痉挛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其中4例患者在随访期内无复发,6例患者予以追加注射1次,2例程度较重的患者,进行了2次追加注射,患侧面肌痉挛得到良好控制,随访期内未再复发。入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以很好地控制面肌痉挛发作,具有治疗简便、痛苦小、起效快等优点。其具体注射剂量和位点选择需依据患者性别、面肌痉挛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估后进行相应调整。
- 陈凤超侯俊杰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偏侧面肌痉挛复发眼裂
- 重睑术后缝线结膜面突出的睑板镊法检查及治疗
- 2020年
- 目的探讨重睑术后缝线经睑结膜面突出的睑板镊辅助下的临床检查和治疗。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共接诊重睑术后缝线经睑结膜面突出的患者11例,患者均在睑板镊辅助下进行检查并治疗。分析缝线突出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 11位患者均为重睑术后缝线经结膜面外露。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膜很快愈合。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重睑术后出现眼部异物感时,应考虑缝线外露的可能性,并及时探查原因。采用睑板镊辅助可以提高检查阳性率,操作简便,易于临床开展。
- 侯俊杰张诚刘畅田怡陈凤超颜彤彤
- 关键词:重睑结膜缝线
-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联合放射治疗在瘢痕疙瘩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联合放射治疗在瘢痕疙瘩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6月-2019年12月,采用手术切除术后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放射治疗的方法共治疗瘢痕疙瘩患者16例,总结术前瘢痕疙瘩病史和特征,评估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患者瘢痕疙瘩均得到良好治疗,术后随访提示切口瘢痕不明显,未见瘢痕疙瘩复发。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以辅助瘢痕疙瘩切除术后局部放射治疗来降低瘢痕疙瘩复发率,减轻切口瘢痕增生。
- 陈凤超侯俊杰颜彤彤张思娅
-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A型肉毒毒素切除
-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对创面胶原合成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来源的富血小板血浆(PRP)促进创面胶原合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7周龄雄性SD清洁级大鼠50只,10只大鼠用来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其余40只大鼠随机分为PRP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PRP组大鼠创面涂抹0.1 ml同种异体的PRP,对照组涂抹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创面再生愈合情况,采用Masson染色分析细胞及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Ⅰ型和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Ⅰ型和Ⅲ型胶原组织mRNA的表达.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创面形成后第3、6、10、15天,PRP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0.33±3.35比18.35±2.04,55.5l±2.74比36.83±2.34,79.64±1.40比56.92± 1.44,86.88±2.12比65.80± 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6 ~ 50.48,P值均<0.05);Masson染色显示PRP组的创面胶原形成快、纤维粗壮、排列致密;与对照组相比,PRP组细胞Ⅰ型胶原蛋白(1.92±0.09比1.18±0.11)和Ⅲ型胶原蛋白(1.16±0.05比0.74±0.11)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9,P<0.01;t=17.62,P<0.05);与对照组相比,PRP组在创面形成后第3、6、10、15天的Ⅰ型胶原蛋白(5.17±0.11比1.79±0.18,6.97±0.09比1.96±0.08,6.00±0.26比2.10±0.05,4.95±0.11比3.58±0.09)和Ⅲ型胶原蛋白(2.35 ±0.08比1.44±0.05,3.08±0.05比1.84±0.06,3.48±0.07比2.36±0.09,4.42±0.07比2.77±0.10)的mRNA均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7~ 188.37,P值均<0.01).结论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可通过促进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合成加速创面愈合.
- 陈凤超陈民才颜彤彤侯俊杰杨俊革
- 关键词:富含血小板血浆创面愈合胶原
- 鼻唇沟皮瓣在鼻部较大皮肤肿物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鼻部较大皮肤肿物切除后的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对22例鼻部皮肤肿物切除后创面采用鼻唇沟皮瓣进行缺损修复,分析缺损修复效果、切口瘢痕情况,以及鼻翼术后形态等。结果所有患者鼻部肿物均彻底切除且未见复发,皮瓣修复后外观满意,切缘及供区瘢痕均不明显,鼻翼形态良好。结论鼻唇沟皮瓣是鼻部较大皮肤肿物切除导致缺损的良好的修复方法,依据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采用不同的皮瓣转移方式。
- 侯俊杰刘畅陈凤超张思娅颜彤彤贾玉磊
- 关键词:鼻唇沟皮瓣缺损修复
- 鼻唇沟异位皮瓣和上唇推进皮瓣在上唇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讨论鼻唇沟异位皮瓣和上唇推进皮瓣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在上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学美容中心门、急诊就诊的上唇部皮肤肿瘤及外伤后皮肤软组织部分缺损患者中采用皮瓣修复的3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各患者采用的修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对比局部外观改变情况、切口瘢痕、对称性等。结果上唇皮肤肿瘤切除后继发创面和外伤后缺损均得到良好修复,外观满意,创面周缘及辅助切口瘢痕均不明显。结论鼻唇沟异位皮瓣和上唇推进皮瓣均为上唇皮肤肿瘤和上唇皮肤软组织外伤后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临床上需依据缺损面积、部位及患者局部皮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出选择。
- 侯俊杰尤维涛陈凤超颜彤彤李健宁
- 关键词:上唇缺损皮瓣修复鼻唇沟皮瓣
- Fas、Bcl-2、Caspase-3及TNFR1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病理性瘢痕/(Pathologic Scar/)是人类真皮内特有的纤维代谢性疾病。它发生在创伤、感染、外科手术和烧伤后,其发生机制复杂。它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和瘢痕疙瘩/(Kel...
- 陈凤超
- 关键词:FASBCL-2CASPASE-3
- 文献传递
- 鼻翼缺损的整形修复
- 目的探讨鼻翼缺损的整形修复方法。方法通过临床病例观察,依据鼻翼缺损的部位、范围大小、形状等拟定整形修复方法如下:①直接拉拢缝合法。②局部皮瓣法:鼻下端皮瓣推进法;旋转皮瓣法;局部皮瓣翻转法;V-Y成形术;Z成形术。③鼻唇...
- 陈言汤刘林嶓张建文陈凤超
- 关键词:鼻翼缺损
- 文献传递
-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微创腋臭手术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微创手术治疗腋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学美容中心采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微创方法治疗52例腋臭患者,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皮瓣成活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率,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询问患者是否残留异味、切口瘢痕是否满意、肩关节活动是否受限。结果52例患者术后术区均无出血、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例拆线时发现切口愈合不良,换药后7 d内完全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腋窝无明显瘢痕增生,肩关节活动正常。腋臭治愈44例,显效8例。结论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微创腋臭手术治疗方法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腋臭手术治疗方法。
- 张思娅陈凤超侯俊杰颜彤彤贾玉磊
- 关键词:腋臭小切口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