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孟云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佛教传播与傣族贝叶文学经典解读被引量:1
- 2015年
- 佛教传入对傣族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傣族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是信仰佛教文化圈里产生的傣族贝叶文学。傣族贝叶文学作品数量庞大,文学样式多样,有经籍文学、佛本生经、佛教格言、民间寓言故事等等,经典之作不乏其中,解读经典之作有助于了解傣族文化之精髓。
- 黄方方陈孟云
- 佛经、世俗化和审美:多维视角细读《召树屯》
- 2012年
- 《召树屯》以佛经文学样式展现澜沧江流域的世俗化生活,将召树屯与孔雀公主爱情故事人性化地整合,傣族文学因而呈现出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一类审美体验。该故事亦是羽衣仙女原型经过跨语际跨文化的流变过程模塑成型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宗教文化下的婚恋民俗审美情趣。
- 陈孟云
- 关键词:《召树屯》宗教世俗化审美追求
- 魂的再塑:乔臻有声语言艺术审美文化现象透视
- 2012年
- 汉语配音译制片在20世纪末的中国曾掀起过一股热浪,尤其是以乔臻为代表的为外语片(《魂断蓝桥》、《亡命天涯》、《叶塞尼亚》等)作的汉语配音,通过汉语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使外国电影人物获得灵魂的再塑,最终使这些国外影片成为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经典电影。乔臻以独特的有声语言艺术魅力为外国电影造就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品位,使汉语有声语言与电影艺术形象完美结合,达到圆融无碍、浑然为一、整体和谐的至美之境。本文试图通过揭示乔臻配音艺术语言的创作过程,探讨老一辈艺术家如何在有声语言创造过程中把审美认知和独特的精气神融入电影艺术并实现对外国影片的审美超越,从而获得有声语言魅力的艺术实践。
- 陈孟云
- 关键词:有声语言文化现象
- 傣族贝叶文化资源的现代性之路——以傣族舞剧和电影《孔雀公主》为例被引量:3
- 2011年
- 傣族贝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后它与汉文化沟通整合实现了现代性之路。傣族传说《召树屯》先后被改编成现代舞剧与汉语电影《孔雀公主》,真正打开了傣族贝叶文学资源的宝库,使得傣族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步入当代艺术殿堂。它们是原生态艺术发展为现代性民族艺术的里程碑,给中国当代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陈孟云
- 关键词:现代舞剧
- 激发教师心灵智慧,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从国际汉语教师专业独特性管窥教师内力作用
- 2013年
- 本文依据帕尔默教育理念,致力于关注国际汉语教师的内心世界。试图从国际汉语教师海外教学事例中探寻如何驱动教师内心力量,进而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主张从国际汉语教师专业的独特性看待教师内心关怀的必要性,理解汉语国际教师标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标准文本,营造教师精神家园,引导国际汉语教师向成为拥有心灵智慧的内心强大的领导型教师方向发展。
- 陈孟云
-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
- 整理与改编:《召树屯》的跨语际流变被引量:2
- 2009年
- 《召树屯》(孔雀公主故事)被整理、改编进入汉语文学圈,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大收获。但是,两个版本是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的跨语际流变,整理与改编会有着不同的思想与情调。民族民间文学进入汉语文学,应该保持其原风貌,这样才更显其另一种文化的真实个性从而更真更美。
- 陈孟云
- 关键词:佛经故事
- 澜沧江流域傣族佛经文学“世俗化”现象探究
- 2014年
- 傣族佛经文学从翻译印度佛经开始便涌现出大量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叙事技巧成熟,傣族佛经文学的"世俗化"现象成就了其较高的艺术价值。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傣族具有优秀的文学传统,印度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丰富了其文学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傣族佛经文学,它有别于其他佛经文学,主要原因是傣族佛经文学获得了傣族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感;其次,佛经文学借助悲剧艺术震撼力达到传播佛教赕文化并深入人心的效果;再者,运用大量具有艺术生命力的寓言故事,傣族人民生活智慧的寓言和格言警句,借助文学的魅力体现救赎功能又超越道德规训的隐意。
- 陈孟云
- 关键词:佛经文学澜沧江流域世俗化
- 在圣俗之间:傣族贝叶文学的发展与文学价值
- 2015年
- 傣族贝叶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宗教的"神圣"到市民的"世俗",最初佛教的传播需要借助文学塑造感人形象感化教育人们,以《苏帕雪》和《佛教格言》为代表的佛教典籍借助佛教里的哲学思想提升和整合了傣族文化;随着傣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佛教经典文学不能解决人们社会经济发展及思想困惑时,预示着佛教经典文学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傣族市民文学出现,以《宛纳帕丽》《楠波冠》等为代表的市民文学出现,预示着世俗化文学时代的到来,但真正实现佛经文学走向世俗化的是佛本生经《召树屯》文本进入汉语文化圈所产生的文化流变,在民族文化融合中形成以孔雀文化符号为代表的傣族文学。
- 黄方方陈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