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得义

作品数:34 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丹东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3篇玉米
  • 10篇选育
  • 10篇栽培
  • 8篇杂交
  • 8篇杂交种
  • 7篇玉米新品种
  • 7篇栽培技术
  • 6篇玉米杂交
  • 6篇玉米杂交种
  • 5篇育种
  • 4篇种质
  • 3篇单倍体
  • 3篇栽培要点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3篇倍体
  • 3篇除草
  • 3篇除草剂
  • 3篇春玉
  • 3篇春玉米

机构

  • 21篇丹东农业科学...
  • 13篇辽宁省丹东农...
  • 1篇丹东职业技术...
  • 1篇辽东学院

作者

  • 34篇陈得义
  • 9篇曲岗
  • 9篇刘旭
  • 8篇时俊光
  • 8篇李芳志
  • 8篇王孝杰
  • 6篇葛超
  • 6篇徐文伟
  • 5篇刘波
  • 5篇吕春波
  • 5篇李思烈
  • 4篇白向历
  • 4篇郑君海
  • 4篇景希强
  • 4篇赵成昊
  • 4篇丰光
  • 4篇徐文伟
  • 3篇卢秉生
  • 3篇杨辉
  • 3篇王亮

传媒

  • 6篇玉米科学
  • 6篇农业科技通讯
  • 5篇辽宁农业科学
  • 4篇种子
  • 4篇杂粮作物
  • 2篇农业科技与装...
  • 1篇新农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农业开发与装...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杂交种丹玉53号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05年
丹玉53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育系丹529为母本,自交系丹59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丹玉53号比现在应用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高产,多抗各种病害,抗倒伏,抗旱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是北方春玉米区重点推广的新品种。
刘旭陈得义李芳志时俊光徐文伟曲岗李思烈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栽培技术
一种玉米四比空密疏疏密种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玉米四比空密疏疏密种植方法,以5行为一个循环单位,连续种植4行空1行,把原来应该分布在5行上的玉米株数科学的分配到4行上面,种植的4行的植株的密度分布为:中间两行保持原有密度不变,两边行密度为中间行的1.5...
陈得义景希强王孝杰杨辉吕春波刘爱华武翠林妍
文献传递
玉米新品种美佳禾517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2024年
美佳禾517(丹玉517)是丹东农业科学于2015年以自交系丹L6895为母本、丹L91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19-2020年参加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829.8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2%;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89.1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适宜机收等特点,2021年通过国审,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区种植。
白向历刘波高洪敏郑君海陈得义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选育栽培技术
二十年来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对辽宁省近二十年来审定的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育种中应用的种质主要有旅系、改良Reid、Lancaster、外杂选、黄改等类群,改良Reid×旅系杂优模式占主导地位。辽宁省玉米育种仍存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因此,需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引进外来种质,拓宽种质资源,同时不断更新观念,明确今后的育种目标,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创造新的种质,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水平,以适应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刘旭景希强何晶李芳志陈得义赵文媛曲江波李媛
关键词:玉米育种种质基础杂优模式
八五"、"九五"期间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被引量:14
2003年
辽宁省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七五"以来,由辽宁省育种单位育成的丹玉13号、沈单7号、铁单10号等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特别突出的如丹玉13号、沈单7号等优良杂交种已成为国内许多省份的主栽品种。但"八五"、"九五"期间,辽宁省玉米育种曾出现过徘徊不前的局面。从辽宁省"两五"期间审定的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入手,分析了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模式以及辽宁省玉米杂交种选育现状。辽宁省主要的玉米杂种优势模式是Reid×旅大红骨,Lancaster×旅大红骨,外杂选亚群×旅大红骨。
陈得义徐文伟刘旭
关键词:玉米育种种质基础杂种优势模式
化学除草剂在玉米田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化学除草剂在玉米田杂草防除上应用越来越普遍。根据田间杂草分布、栽培技术及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品种是解决玉米田杂草危害的关键,不但降低农户的劳动强度和作业时间,而且降低耕种成本,增产增收。
陈得义
关键词:化学除草剂玉米田杂草防除杂草分布杂草危害作业时间
丹玉103的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2008年
丹玉103是丹东农科院以自选系组配成的玉米杂交种。本文介绍了其品种特性,并进行了产量对比试验,同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李芳志陈得义徐文伟时俊光刘旭
关键词:作物育种玉米杂交种栽培技术
一种玉米小区试验用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小区试验用收获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前侧设置有果穗升运器,所述果穗升运器与摘穗台固定连接,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右侧设置有发动机,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
姚永祥陈增齐刘晓馨刘永涛丰光刘波陈得义白向历卢秉生王亮
文献传递
玉米杂交种丹玉35号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03年
丹玉35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S80为母本,丹340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在各级试验中表现产量高、稳定性好,边行优势不明显,穗均匀,最高单产可达10762.5kg/hm2,同时品质优良、抗病、抗旱、耐涝、活秆成熟,适合丹东地区南部、辽南渤黄海沿岸及辽宁中北部平原地区种植。
徐文伟时俊光李芳志曲岗陈得义刘旭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选育适宜种植区域
玉米单倍体DH系特点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技术能显著加快育种进程,高效单倍体诱导材料的培育及单倍体DH系应用是玉米单倍体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就玉米单倍体DH系的特性及应用加以阐述,并对今后玉米单倍体DH系研究进行了展望。
葛超赵成昊陈得义王孝杰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DH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