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慧珍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溶酶
  • 2篇蛇毒
  • 2篇生物活性
  • 2篇纤溶
  • 2篇纤溶酶
  • 2篇活性
  • 2篇AA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亚种
  • 1篇氧化锌
  • 1篇生物毒性
  • 1篇生物活性研究
  • 1篇胚肺
  • 1篇胚肺成纤维细...
  • 1篇细胞
  • 1篇纤维细胞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氧化锌
  • 1篇金属蛋白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南京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陈慧珍
  • 1篇袁金华
  • 1篇邱鹏新
  • 1篇查河霞
  • 1篇李光
  • 1篇梁秀霞
  • 1篇宋黎军
  • 1篇陈家树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蝰蛇(缅甸亚种)毒纤溶酶FⅡaa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
蝰蛇是世界上的主要毒蛇之一,蝰蛇(缅甸亚种)属于蝰科蝰亚科,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毒性强。蝰蛇毒中含有丰富的血液毒素,至今已从其中分离出多种凝血毒素,如凝血因子Ⅹ激活剂(RVV-Ⅹ)、凝血因子Ⅴ激活剂(R...
陈慧珍
关键词:蛇毒纤溶酶金属蛋白酶
文献传递
纳米氧化锌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物毒性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研究化妆品添加剂-氧化锌纳米粒子对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的生物毒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氧化锌纳米粒子对体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评价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与纳米氧化锌作用前后表面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在测试的2.5~150mg·L-1浓度范围内,氧化锌纳米粒子对HELF细胞均有抑制作用,细胞毒性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关系。浓度在20mg·L-1以上时,氧化锌纳米粒子可致使细胞生存率低于10%。荧光显微镜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改变。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HELF细胞表面与高浓度纳米粒子作用后产生的纳米级孔。【结论】纳米氧化锌粒子由于小尺寸效应和Zn2+自身毒性的协同作用,高浓度时抑制细胞结活性,致使细胞死亡。在化妆品中添加氧化锌纳米粒子作为紫外屏蔽剂时,建议控制浓度为20mg·L-1以下。旨在对化妆品生产企业在功效添加方面起到警示作用,也为卫生监督提供理论依据。
袁金华李光陈慧珍查河霞宋黎军
关键词:生物毒性化妆品添加剂
缅甸蝰蛇毒纤溶酶FⅡaa的分离及生物活性
2010年
【目的】从缅甸蝰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纤溶酶FⅡaa并研究其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方法】缅甸蝰蛇蛇毒纤溶酶FⅡaa经过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分离程序得到,SDS-PAGE电泳测得其分子质量,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得其纤维蛋白溶解活性,SDS-PAGE电泳测得其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水解特异性。通过小鼠背部皮下注射FⅡaa测定FⅡaa的局部出血活性。取昆明种小白鼠42只,体质量(20±2)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7组,每组6只,皮下注射0.1mL的FⅡaa(5个剂量组: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025、0.05、0.075、0.1、0.125mg/mL),生理盐水和粗毒(0.1mg/mL)做对照。6h后处死小白鼠,从皮内侧面测量出血点的大小,计算最小出血剂量(MHD)。【结果】通过三步分离方法得到蛇毒纤溶酶FⅡaa,其分子质量是69000u。FⅡaa在纤维蛋白平板和加热纤维蛋白平板上均显示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纤维蛋白原和FⅡaa(0.2g/L)保温后,Aα和Bβ链分别在5min和6h后完全水解。γ-链在24h后部分水解。FⅡaa水解纤维蛋白的过程与纤维蛋白原的水解过程相似。蛇毒纤溶酶FⅡaa(0.025、0.05、0.075、0.1、0.125mg/mL)的皮内出血点直径(mm)分别为7.7±1.0、9.9±1.4、10.5±1.8、12.7±1.4、13.5±1.3。最小出血剂量(MHD)为6.0μg。【结论】FⅡaa是一种可以直接降解纤维蛋白且具有出血活性的α-纤维蛋白酶。
陈慧珍梁秀霞邱鹏新陈家树
关键词:纤溶酶蛇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