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 作品数:65 被引量:2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论运气理论对寸口脉诊“六部”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陈曦
- 关键词:脉诊五运六气气化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藏象学的核心观念与理论范式研究
- 张宇鹏杨威于峥陈曦
- 1、对象该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要系统阐明藏象学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过程;考证其核心观念的思想起源;探究其发展轨迹与历史动因;解析其思维逻辑结构与理论范式。2、方法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包括历史学方法、文献学方法、诠释...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医藏象学中医学理论
- 论《黄帝内经》'气化'概念与特点
- 理论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这一理论在《内经》时代就基本成熟,并对后世中医学理论发展与实践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认为,"气化"概念主要是从自然、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体自身代谢三个层面加以定义,用于描述...
- 陈曦
- 关键词:中医学《黄帝内经》气化理论学术价值
- 《黄帝内经》'气化'概念范畴研究
- 对“气化”的概念深刻理解,是学习和研究《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的基本前提。《黄帝内经》气化概念所反映的认知方式与特色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医基本理论的理论建构与演化发展。因此,在开展中医理论体系研究之前,应当深入解析《黄...
- 陈曦潘桂娟
- 关键词:《黄帝内经》气化理论文化内涵
- 文献传递
- 试论喻昌对痰饮证的辨治
- 喻昌,字嘉言,别号西昌老人,约生于1585年,卒于1664年,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喻氏平生著作较多,文采出类拔萃,其主要著作有《尚论篇》、《尚论后篇》、《寓意草》、《医门法律》、《(痘疹)生民切要》、《喻氏古方...
- 陈曦
- 关键词:喻昌痰饮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 文献传递
- 重评徐灵胎、缪希雍的运气观
- 在学习运气学说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者认为徐灵胎和缪希雍是反对运气学说的代表人物。通过考察相关文献,发现这种说法缺乏根据。徐、缪二人不仅支持运气学说,而且针对当时歪曲运气学说的错误观点加以批驳。本文通过考察徐、缪二人对运气...
- 陈曦
- 关键词:五运六气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
- 论李东垣对气化理论的理解、发挥与运用被引量:6
- 2012年
- 李东垣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其学术上尊崇《内经》、《难经》和《伤寒论》,亦受其师张元素脏腑病机学说影响。李东垣总结的脾胃学说,其学术创新可以归纳为4点:第一,以气化升降浮沉原理为脾胃学说立论依据;第二,创立脾胃学说,发挥气化理论;第三,揭示脾胃气化失常为内伤病机之关键;第四,治疗主张补中升阳并随季节特点辨时用药。李氏理解、发挥和运用气化理论阐释脾胃学说,并证之临床实践,对于后世医家的影响十分深远。
- 陈曦
- 关键词:脾胃学说中医各家学说
- 脾虚、肾虚及脾肾两虚证大鼠外周血中OPG、RANKL、VIP、MTL及GAS不同表达特点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脾虚、肾虚及脾肾两虚证在骨质疏松症发生过程的作用和特点。方法:制作大鼠脾虚、肾虚、脾肾两虚模型,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骨密度(BMD)以及外周血中骨保护素(OPG)、细胞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脾虚模型组BMD及OPG含量与之无显著差异;肾虚及脾肾两虚模型组BMD及GAS、MTL、OP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VIP、RANKL的含量则显著增高(P<0.01)。脾肾两虚模型组上述指标的改变程度较之脾虚和肾虚模型组都更为显著(P<0.05,P<0.01)。结论:脾虚、肾虚、脾肾两虚在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中均有不同作用,产生作用差异的机制可能是:肾虚状态下,OPG、RANKL的改变较为明显;而脾虚状态与VIP、GAS、MTL的改变更为相关,脾肾两虚状态下,上述指标均会发生更为显著的变化。
- 刘梅洁李鸿泓赵宏艳于峥王少君李艳刘红潘静华陈曦汤尔群张立石张方珍李岳泽鞠大宏
- 关键词:脾虚肾虚脾肾两虚
- 关于界定“中药组分”概念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6
- 2018年
- "中药组分"是组分中药研究中涉及到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与"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提取物"概念的异同等问题是开展组分中药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1999—2017年有关中药组分的期刊文献进行研究,尝试对中药组分的概念涵义进行界定,认为中药组分是组分配伍的基本单元,其来源于有效部位或部位群,是具有较高同质性的成分群或具有一定比例的组合物,其化学成分可识别,且各成分比例相对固定,其活性一般可表征并可重复。同时探讨了中药组分与相关或类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期得到同道的争鸣,推动组分中药的深入研究。
- 刘丽梅陈曦岳广欣柏冬刘振丽王淳张俊华王瑞海宋志前苗青
- 关键词:中药组分提取物
- 论《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的思维特点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考察《黄帝内经》气化理论中渗透的思维方式,认为其具有顺势随时、取象运数、权衡守中、恒动变易、直觉体悟等特点。通过对《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的思维特点研究,有助于现代学者对《黄帝内经》乃至中医学理论思维方式的深入理解和充分认识,从而明确气化理论在《黄帝内经》乃至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 陈曦
- 关键词:《黄帝内经》气化理论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