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文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基因
  • 7篇基因多态性
  • 4篇蛋白
  • 4篇易感
  • 4篇易感性
  • 4篇噪声性
  • 4篇噪声性听力损...
  • 4篇听力损失
  • 4篇焦炉工
  • 4篇DNA损伤
  • 2篇多环芳烃
  • 2篇血淋巴细胞
  • 2篇人血浆
  • 2篇热休克
  • 2篇热休克蛋白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淋巴细...

机构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东风汽车公司
  • 3篇太原钢铁集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12篇陈永文
  • 12篇邬堂春
  • 8篇谭皓
  • 6篇何美安
  • 5篇杨晓波
  • 5篇白云
  • 5篇杨杪
  • 5篇王峰
  • 5篇蒋长征
  • 4篇郑建如
  • 3篇王红
  • 2篇梁华山
  • 2篇江琦
  • 2篇何越峰
  • 2篇郑红艳
  • 2篇郭亮
  • 2篇袁晶
  • 2篇王静
  • 1篇居颖
  • 1篇陈学敏

传媒

  • 3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劳动医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抗热休克蛋白70抗体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抗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抗体水平与正常人有无差异 ,并探讨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Western ELISA方法检测 192例冠心病患者中抗HSP70抗体水平 ,并以 192例无冠心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结果 ] 192例冠心病患者中抗HSP70抗体阳性 7例 ,对照组 5例 ,病例组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抗HSP70抗体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联系 ,抗HSP70抗体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杨杪谭皓陈永文王峰何美安蒋长征陈胜邬堂春
关键词:冠心病血浆抗体表达HSP70CHD血管性疾病
电子垃圾处理环境中居民体内重金属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分析暴露于电子垃圾处理环境的人群重金属内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年8—12月在我国南方某有十余年历史的电子垃圾集散地及无明显工业污染的农业区随机选取调查对象各59名(暴露组)和79名(对照组)。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研究对象血和尿中铅、镉、铜水平,并分析研究对象体内的重金属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血铅、血镉及尿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暴露组的尿铜水平(中位数:38.06μg/gCr)却高于对照组(中位数:23.69μg/g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血清铜水平(中位数:0.86mg/L)和尿镉水平(中位数:1.96μg/gCr)则高于暴露组(血清铜中位数:0.76mg/L;尿镉中位数:1.04μg/g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电子垃圾回收拆解从业史是血铅的危险因素(OR=3.2,P<0.05),性别和吸烟是血镉升高的危险因素(性别:OR=7.4,P<0.05;吸烟:OR=18.4,P<0.05)。结论电子垃圾处理环境中的铜污染可能危及当地居民健康。对照区未知的镉和铜潜在污染源暴露可能与当地居民尿镉和血清铜水平有关。
张裕曾陈兰居颖陈永文江琦石吉彬徐国建李丽萍邬堂春袁晶陈学敏
关键词:电子垃圾
钙粘蛋白23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目的探讨钙粘蛋白23基因(CDH23)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94名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和听力测试,按听力学评价的结果将其分为听力损失组和听力正常组;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其CDH23基因上4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结果CDH23基因的rs1227049和rs1227051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93名噪声性听力损失与101名听力正常工人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s3802711位点和第七外显子的末位单核苷酸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爆震史和累积噪声暴露量等因素进行校正后,发现rs1227049位点的CC基因型与GG基因型相比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度显著升高,调整OR值为3.865(95%可信区间为1.076~13.886);rs3802711位点的TT基因型与CT基因型相比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度有极显著性升高,调整OR值为6.088(95%可信区间为2.485~14.917);第七外显子的末位单核苷酸位点的GG基因型与AG基因型相比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度也有极显著性升高,调整OR值为5.769(95%可信区间为2.745~12.121)。结论钙粘蛋白23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携带rs1227049CC基因型、rs3802721TT基因型和第七外显子末位单核苷酸位点GG基因型的个体对噪声性听力损失更为易感。
杨杪谭皓郑建如王峰蒋长征何美安陈永文邬堂春
关键词:钙粘蛋白基因多态性听力损失易感性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和T1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和T1(GSTM1和GSTT1)的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94名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和听力测试,按听力学评价的结果将其分为听力损失组和听力正常组。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其GSTM1和GSTT1的存在空白基因多态性。结果GSTM1和GSTT1的存在空白基因型分布在93名噪声性听力损失与101名听力正常工人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爆震史和累积噪声暴露量等因素进行校正后,发现GSTT1空白基因型组与GSTT1存在基因型组相比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度显著性升高(P<0.05),调整OR值为1.952(95%可信区间为1.017~3.746);GSTM1存在与空白基因型之间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相对危险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携带GSTT1空白基因型的个体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易感性升高。
杨杪谭皓郑建如蒋长征王峰何美安陈永文邬堂春
关键词:GSTT1基因多态性听力损失易感性
质膜Ca^(2+)-ATP酶异构体2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 探讨质膜Ca2 + - ATP酶异构体 2 (PMCA2 )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 194名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和听力测试 ,按听力学评价的结果将其分为听力损失组和听力正常组 ;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和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 (ASA)检测其PMCA2基因上rs2 2 892 74和rs6790 64 0两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在 93名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工人中 ,rs2 2 892 74位点AA、AG和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6. 1%、40. 9%和 43. 0 % ,等位基因A和G的频率为 3 6 6%和 63 . 4% ;在 10 1名听力正常的工人中 ,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15 8%(AA)、3 2 7% (AG)和 5 .1 5 % (GG) ,等位基因频率为 3 2. 2 % (A)和 67. 8% (G)。rs6790 64 0位点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组CC、CT和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0、 82 8%和 17. 2 % ,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为 41. 4%和 5 8 .6% ;在听力正常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1 0 %(CC)、 76. 2 % (CT)和 2 2 . 8% (TT) ;等位基因频率为 3 9. 1% (C)和 60. 9% (T)。两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组与听力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 0 5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状况。
杨杪谭皓郑建如王峰蒋长征何美安陈永文邬堂春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听力损失易感性
焦炉工人血浆BPDE-白蛋白加合物与尿中1-羟基芘浓度的关系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浆中苯并(a)芘二氢二醇环氧化物(BPDE)-白蛋白加合物作为焦炉工人多环芳烃长期暴露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及其与尿中1-羟基芘(1-OHP)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焦化厂37名焦炉作业工人(接触组)和47名非焦炉作业人员(对照组)血浆中BPDE-白蛋白加合物和尿中1-羟基芘浓度分别进行测定。[结果]接触组血浆中BPDE-白蛋白加合物和尿中1-羟基芘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42.10fmol/mg白蛋白和5.46μmol/mol肌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16μmol/mg白蛋白,2.96μmol/mol肌酐,P<0.01)。校正了个体的年龄、吸烟和饮酒状况后,接触组BPDE-白蛋白加合物浓度增高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1.79倍(P<0.05)。接触组1-羟基芘浓度增高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2.45倍(P<0.05)。并且在所有研究对象中,BPDE-白蛋白加合物与尿中1-羟基芘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s=0.349,P<0.01)。[结论]血浆中BPDE-白蛋白加合物与尿中1-羟基芘水平显著相关,BPDE-白蛋白加合物可作为反映多环芳烃较长时期暴露的接触生物标志物。
王红刘爱林郑红艳郭亮梁华山杨晓波白云陈永文王静谭皓邬堂春
关键词:多环芳烃1-羟基芘
AhR及CYP1A1基因多态性与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受体(AhR)G1661A和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Msp1位点多态性与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20名焦炉工和65名无职业性多环芳烃(PAHs)暴露的工人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方法分别检测CYP1A1及AhR基因型,使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价淋巴细胞DNA损伤,使用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职业暴露史等信息。[结果] 经过广义线性模型对外暴露等级和工龄进行校正后,焦炉工中AhR基因1661位点A/A+G/A基因型者经自然对数转换的Olive尾矩(1.36±1.04)高于G/G基因型者(1.03土1.16),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CYP1A1 Msp1位点多态性与Olive尾矩有关。[结论]焦炉工AhRG1661A位点多态性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有关。
陈永文白云孙建娅梁毓丽杨晓波王红谭皓邬堂春
关键词:AHRCYP1A1多态性DNA损伤
热休克蛋白60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60(HSP60)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94名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和听力测试,按听力学评价的结果将其分为听力损失组和听力正常组;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SA)和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其HSP60基因上rs11551350和rs2340690两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结果rs11551350位点在93名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工人中GG、AA和A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1%、9.7%和89.2%,等位基因G和A的频率为45.7%和54.3%;在101名听力正常的工人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GG)、5.9%(AA)和88.1%(AG),等位基因频率为50.0%(G)和50.0%(A)。rs2340690位点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组CC、TT和C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1.6%、7.5%和40.9%,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为72.0%和28.0%;在听力正常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5.5%(CC)、4.0%(TT)和50.5%(CT);等位基因频率为70.8%(C)和29.2%(T)。两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组与听力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爆震史和累积噪声暴露量等因素进行校正后,未发现两位点中任一基因型的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度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HSP60基因的rs11551350和rs2340690两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不是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谭皓杨杪郑建如王峰蒋长征何美安陈永文邬堂春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60基因多态性噪声听力损失易感性
焦炉工人血浆BPDE-白蛋白加合物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水平的相关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焦炉工人早期生物效应标志物DNA损伤与生物有效剂量标志物苯并(a)芘二氢二醇环氧化物(BPDE)-白蛋白加合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某焦化厂207名焦炉工人作为接触组,102名非焦炉作业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BPDE-白蛋白加合物浓度,采用彗星实验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水平。结果焦炉工人的血浆BPDE-白蛋白加合物浓度和外周血DNA损伤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了个体的工龄、吸烟和饮酒状况后,焦炉工人BPDE-白蛋白加合物浓度增高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1.72倍(P<0.05),焦炉工人DNA损伤水平增高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1.96倍(P<0.05)。BPDE-白蛋白加合物与DNA损伤水平在焦炉工人中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Spearman偏相关系数=0.235,P<0.01),但在对照组中不存在相关关系(Spearman偏相关系数=0.093,P>0.05)。结论焦炉工人生物有效剂量标志物BPDE-白蛋白加合物和早期生物效应标志物DNA损伤之间存在明显相关。
王红杨晓波白云陈永文郭亮梁华山郑红艳邬堂春
关键词:多环芳烃DNA损伤
hsp60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中的分布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检测中国汉族人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基因调控区和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寻找hsp60基因的遗传标记。方法采用分片段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60名汉族人hsp60基因的5’侧翼区、部分编码区和内含子区,将测序结果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及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International HapMap Project,HapMap)中日本人、欧洲人及非洲人的序列进行对比,确定中国汉族人群hsp60基因SNPs的位置、类型和频率。结果在hsp60基因2号外显子区发现1个新的同义SNP,位于2号染色体198189061位,最小等位基因频率(the 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为0.025。检测区域内包含11个已报道的SNPs,7个未在研究人群中检出;4个被检出的SNPs为rs1116734、rs3749095、rs1050347、rs8539,MAF分别为0.51、0.30、0.29、0.49;rs1116734、rs1050347、rs8539在日本人和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相似;rs3749095在中国汉族人中较常见,在日本人种中未检出;rs8539在欧洲及非洲人中的分布与在中国人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国汉族人群hsp60的SNPs分布有别于其他人种,rs1116734、rs3749095、rs1050347、rs8539是hsp60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较常见的SNPs,可为Hsp60蛋白功能研究及hsp60基因与疾病关联研究候选SNPs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王静杨晓波白云江琦何越峰陈永文何美安邬堂春
关键词:监控蛋白60基因汉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