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秀芳

作品数:35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南通市指令性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12篇骨髓
  • 11篇血管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6篇异常综合征
  • 6篇增生
  • 6篇增生异常综合...
  • 6篇综合征
  • 6篇内皮
  • 6篇骨髓增生
  • 6篇骨髓增生异常
  • 6篇骨髓增生异常...
  • 6篇病患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生长...
  • 5篇内皮生长因子
  • 5篇白血病患者
  • 4篇血管密度
  • 4篇血清

机构

  • 35篇南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南通市中医院

作者

  • 35篇陈秀芳
  • 18篇刘红
  • 15篇孙峰
  • 14篇尹红
  • 10篇黄石兵
  • 7篇徐瑞容
  • 7篇丁润生
  • 5篇陆德炎
  • 5篇陆伟
  • 4篇唐青青
  • 3篇周鹭
  • 3篇陈莉
  • 3篇姜胜华
  • 2篇丁佐凤
  • 2篇林赠华
  • 2篇刘海燕
  • 2篇李俊宏
  • 1篇曹海峰
  • 1篇刘云
  • 1篇王晗

传媒

  • 7篇交通医学
  • 5篇南通大学学报...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江苏省第十七...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2009年华...
  • 1篇江苏省第十二...
  • 1篇第10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体外加速CD34+细胞凋亡
刘红姜胜华丁润生陆德炎徐瑞容陈秀芳吴芳颐杨锦媛陆伟
本研究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法,甲基纤维素体外培养,DNA原位未端标记,annexin-V免疫荧光素标记及流式细胞木等先进的研究方法,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对正常人CD34+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及诱导其细胞表面Fax受体表达...
关键词: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CD34+细胞凋亡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类血液系统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可以有重要内脏出血。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ITP发病机制涉及体液免疫异常、细胞免疫异常、血小板生成不足和血小板破坏异常的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周鹭陈秀芳王信峰刘红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体液免疫异常细胞免疫异常
白血病患者骨髓血管生成及其调控因子的表达
本文研究白血病患者骨髓(BM)组织中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与白血病发生的关系,然后进行体外研究,观察白血病细胞是否能自分泌VEGF和EGF,并比较不同白血病细胞株中VEGF和E...
陈秀芳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血管生成核细胞表皮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骨髓微血管密度检测意义
2008年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微血管密度与MDS分型及治疗的关系。方法:MDS低危组25例,高危组21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标记骨髓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骨髓微血管数,取平均值为MVD。结果:治疗前低危组MVD为(18.26±2.62)/HP,高危组MVD为(25.75±3.27)/HP,对照组MVD为(8.10±2.93)/HP;低危组和高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危组与高危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危组及高危组治疗后分别有36%和81%的患者MVD降低,两者对治疗的反应有明显差异。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血管新生明显,MVD与MDS分型及疗效有密切相关。
孙峰刘红陈秀芳尹红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微血管密度骨髓活检
VEGF在白血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骨髓幼稚细胞水平,分析VEGF与白血病类型、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VEGF水平与白血病病情正相关。认为检测血清中VEGF的表达对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陈秀芳陈莉刘红黄石兵孙峰尹红丁佐凤徐瑞容
关键词:白血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髓细胞
白血病中RNA结合蛋白RNPC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中RNPC1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54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健康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RNPC1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RNPC1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1)90.7%的白血病患者表达不同程度的RNPC1。(2)RNPC1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种分型的白血病中均有RNPC1表达,且各分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PC1过度表达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唐青青陆伟张海健张亚平刘红杨露君袁莹莹胡成俊陈秀芳
关键词:白血病发病机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0例形态学特征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血象、骨髓象及骨髓活检与诊断和预后的关系 ,探讨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对 MDS的诊断价值 ,提高对 MDS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 MDS10 0例血象、骨髓象及骨髓活检特征进行回顾分析 ,同时对瑞氏染色后的骨髓涂片 ,先用低倍镜检查 ,寻找骨髓小粒 ,再切换油镜检查幼稚细胞簇。结果 :在外周血涂片中大部分可找到有核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形态有异常改变。骨髓象 :病态造血是 MDS最基本的形态学特征。骨髓涂片中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为 3 8%。结论 :血象、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同时进行有助于 MDS的诊断。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检查对区别 MDS和其他血液病具有参考价值。
陈秀芳孙峰尹红黄石兵陆德炎陈烨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检查
白血病患者骨髓血管生成及调控因子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血管新生情况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EnVison两步法)检测38例初诊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活检标本微血管密度(BM-MVD)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38例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VEGF的表达,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骨髓幼稚细胞水平,分析VEGF与白血病类型、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初诊白血病患者骨髓MVD[(20.39±8.49)/hpf]明显高于对照组[(8.97±3.49)/hpf](P<0.01);白血病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初诊白血病患者骨髓存在血管新生,骨髓MVD变化与临床病情有关,观察骨髓MVD有助于判断疗效和评估预后;白血病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对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陈秀芳孙峰丁润生尹红刘红黄石兵徐瑞容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髓活检
干扰素-γ与白消安合用诱导建立小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联合白消安诱导小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模型的建立。方法随机选取30只清洁级BALB/c雌性小鼠,采用腹腔注射IFN-γ联合胃饲白消安的方法制作重型再障模型,以单纯白消安组(单M组)(n=30)和对照组(n=30)为对照,比较3组小鼠间一般情况、患病率、死亡率、血常规、胫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tibial nucleated cell count,TNCC)、脾脏指数、骨髓细胞形态学及骨髓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结果IFN-γ与白消安联合组(联合用药组):至给药结束后第10天,重型再障患病率达100%,死亡率为20%;联合用药组WBC、Hb、PL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TNCC分别为(0.8±0.3)×10^9/L、(45±20)g/L、(10±8)×10^9/L、(15.2±10.2)×10^9/L、(12±7)×10^6/根胫骨,与单M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至给药结束后第20天,WBC、Hb、PLT及TNCC与单M组和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髓细胞形态学及骨髓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联合用药组骨髓增生极度低下,脂肪化明显,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细胞和淋巴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加,骨髓抑制严重且不可逆;单M组外周血常规、TNCC及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均可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易见骨髓红系代偿性增生旺盛及病态造血现象。结论IFN-γ与白消安合用可在较短时间内诱导建立小鼠重型再障动物模型,方法简便,诱导成功率高,更接近于人类再障。
宁方颖林赠华刘红陈秀芳孙峰王晗刘海燕
关键词:贫血干扰素-Γ白消安
RNPC1在恶性血液病中的表达研究
陈秀芳唐青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