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芬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患者心率减速能力的应用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和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DRs)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单纯高血压患者(A1组)、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A2组)、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A3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50例,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观察各组DC、DR_2、DR_4和DR_8值等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1组DC、DR_2、DR_4和DR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DC、DR_2、DR_4和DR_8与A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3组上述指标与A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C联合DRs可定量检测高血压患者迷走神经受损情况,并可预警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刘丹蓝新萍陈瑞兴陈丽江汤琼儒姚淑贞陈艳芬
- 关键词:左室肥厚心衰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心电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15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分析两组24 h总心搏、平均心室率、最慢心室率和最快心室率的差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和窦房阻滞检出率的差异;房早后间歇P'-P>1 800 ms的差异。结果观察组24 h总心搏、平均心室率、最慢心室率和最快心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和窦房阻滞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早后间歇P'-P>1 800 ms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房早后间歇P'-P>1 800 ms可作为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依据。
- 刘丹蓝新萍陈瑞兴汤琼儒陈艳芬姚淑贞
- 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性早搏
- 室性早搏危险分层预测阵发室性心动过速的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室性早搏(室早)危险分层各因素对预测阵发室性心动过速(阵发室速)的价值。方法回顾60例24 h动态心电图阵发室速组的检查结果,另选60例24 h动态心电图无阵发室速者为对照组,分析阵发室速患者的室早指数、室早易损指数、Myerburg室早分级和Schamaroth室早分级等室早危险分层因素,比较各因素发生阵发室速的概率,对比阵发室速组与无阵发室速组室早危险分层各因素的差异。结果室早指数、室早易损指数和Schamaroth病理室早中QRS振幅与QRS时限在阵发室速组与无阵发室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hamaroth病理室早中QRS波切迹、不规则与ST-T改变和Myerburg室早分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早危险分层各因素中Myerburg室早(形态)可以预测阵发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室早指数、室早易损指数对阵发室性心动过速的预测价值不明显。
- 刘丹贺小春陈瑞兴陈艳芬姚淑贞蓝新萍
- 关键词:室性早搏
- 心率变异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HRV)对评价高血压病(EH)患者心脏受损的价值。方法:选取50例高血压病患者(A1组),50例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A2组),38例高血压病心力衰竭患者(A3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动态心电图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高血压病组(A1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HRV指标的差异;比较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组(A2组)与A1组HRV的差异;分析高血压病心功能衰竭组(A3组)与A1组HRV的差异。结果:单纯高血压病组(A1组)HRV各时域指标(ASDNN、SDNN、SDANN、RSDMM)与对照组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组(A2组)HRV各时域指标与A1组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组(A3组)HRV各时域指标与A1组比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心率变异与高血压病心脏受损成正相关,可反映高血压病心脏受损的严重程度,可作为高血压病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因素之一而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 刘丹陈丽江陈汉华陈艳芬姚淑贞蓝新萍段学蕴
- 关键词:心率变异高血压病心脏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