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
- 作品数:24 被引量:35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凝毛杜鹃中的酚类化合物被引量:3
- 2014年
-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和波谱手段,从凝毛杜鹃茎枝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酚类化合物,分别为凝毛杜鹃素(1),(2R)-4-(3’,4'-二羟基苯基)-2-丁醇(2),(-)-杜鹃醇(3),白色杜鹃素(4),(+)-异落叶松脂素(5),(-)-南烛木树脂酚(6),南烛木树脂酚-9'-0-β-D-吡喃木糖苷(7),二氢脱氢松柏醇-3a-O-α-L-吡喃鼠李糖苷(8)。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孙吉庆雷春侯爱君
-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
-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课程建设被引量:5
- 2015年
-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课程以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为目的,从教学内容、方法、教材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黄建明雷春侯爱君
- 关键词: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教学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
- 构树黄酮类化合物及其PTP1B抑制活性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利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等分离和纯化方法,从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茎枝中分离得到11个黄酮类化合物。运用NMR,MS,UV,IR等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构树素A(1),5,7,3',4'-四羟基-3-甲氧基-8-香叶基黄酮(2),8-异戊烯基槲皮素-3-甲醚(3),构树醇D(4),构树黄酮醇B(5),新乌尔醇(6),构树醇E(7),8-(1,1-二甲基丙烯基)-5'-(3-甲基-2-丁烯基)-3',4',5,7-四羟基黄酮醇(8),构树黄酮醇E(9),4,2',4'-三羟基查尔酮(10),紫铆花素(11)。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醇,化合物3,6,10,11为首次从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和7为首次从构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和7~9具有显著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活性,IC50为(0.83±0.30)~(4.66±0.83)μmol·L-1。
- 楼洋苏诗韵李亚楠雷春李静雅侯爱君
- 关键词:构树黄酮类化合物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 电子信息在刑事侦查中应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信息革命,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建立和信息系统的形成。尤其是计算机广泛应用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结合,更展开了电子信息领域的新一代革命,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起着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正是计算机、...
- 雷春
- 关键词:电子信息犯罪行为刑事侦查
- 文献传递
- 一种从构树中提取的化合物及其在制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中的用途
-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式(I)结构的异戊烯基黄酮醇化合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化合物2‑[3,4‑二羟基‑5‑(3‑甲基‑2‑丁烯基)苯]‑8‑[(2E)‑3,7‑二甲基‑2,6‑辛二烯基]‑3,5,7‑三羟基‑4H‑苯...
- 侯爱君雷春俞媚华
- 文献传递
- 具有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领域,涉及天然产物Norartocarpin和Artocarpin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以1,3,5-三甲氧基苯为原料,经14步反应,完成了化合物Norartocarpin(1)的全合成,经11步反...
- 侯爱君王洋雷春张文静俞媚华
- 文献传递
- 从鹊肾树中提取的强心苷类化合物在制备单纯疱疹病毒抑制剂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从鹊肾树中提取的强心苷类化合物在制备单纯疱疹病毒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强心苷类化合物从鹊肾树中提取得到,对1型单纯疱疹病毒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指数,可用于制备治疗1型单纯疱疹病毒的药物或先...
- 侯爱君雷春欧阳琴俞媚华
- 关于《药用植物形态解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 2014年
- 《药用植物形态解剖学》从《药用植物学》中拆分出来之后,授课内容较为单一,已不能满足本学院大药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授课内容进行了扩充、对教学手段也进行了改进,以期能充分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求。
- 雷春康云谢晖曹水娟
- 关键词:形态解剖学教学药用植物
- 综合性大学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6
- 2015年
- 本文主要探讨综合性大学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包括精心选择实验材料、不断更新实验器材、提高探索性实验的比例、编写新的实验教材、实验课堂的内涵培养和延伸。实践证明,实践教学的质量大大提高了。
- 曹水娟康云雷春王洋
-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课堂延伸
- 一种从藤构中提取的化合物及其在制药中的用途
-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式(I)结构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所述化合物8‑(3,4‑二羟基苯)‑5‑羟基‑7‑甲氧基‑2‑羟甲基‑2‑甲基‑10‑(3‑甲基‑2‑丁烯基)‑2H,6H‑苯并[1,2‑b:...
- 侯爱君雷春俞媚华薛静静李亚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