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枋
- 作品数:47 被引量:217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病理诊断被引量:6
- 1998年
- 何松韩枋
- 关键词:肌纤维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 MMP-9、Ki-67和Bcl-2在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MMP-9、Ki-67和Bcl-2在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对23例腺性膀胱炎、2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8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进行MMP-9、Ki-67和Bcl-2的表达检测。结果 MMP-9、Ki-67、Bcl-2在腺性膀胱炎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6%和70%。结论 MMP-9在正常膀胱黏膜、腺性膀胱炎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表明MMP-9在膀胱组织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MMP-9、Ki-67和Bcl-2在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 陆海舟韩瑜韩枋
- 关键词:MMP-9KI-67BCL-2腺性膀胱炎免疫组化
- P-gp、GST-л、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P gp、GST л、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P gp、GST л、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P gp、GST л、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5 9.74 %、6 7.5 3%、83.12 %。除TopoⅡ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外 (P <0 .0 0 1) ,其余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 (P >0 .0 5 )。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着P gp、GST л、TopoⅡ表达水平的变化 ,临床检测P gp、GST л、TopoⅡ对胃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何松龚振夏杨书云张建兵章建国韩枋
- 关键词:P-GP胃癌
- 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粘液组织化学及CEA免疫组化研究
- 1996年
- 本文讨论了18例膀胱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其中原发性膀胱腺癌16伊1,转移性癌2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45~71岁,平均54岁。临床症状除排粘液尿而提示粘液腺癌外,其余症状无特异性。16伊1原发性膀胱腺癌中6例行单纯肿块切除术,另10创作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腺癌总的5年生存率为33%。组织形态31.单纯型14例(管状腺癌8例,乳头状腺癌4例,粘液腺癌2例);2.混合型4例(均为腺癌和移行细胞癌混合)。随访结果发现混合型预后较好,而单纯型预后较差。粘液组织化学染色证明,膀胱腺癌多含唾液酸粘液,而少含中性粘液。研究结果还提示CEA免疫组化染色对估计膀胱腺癌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 何松韩枋曹松
- 关键词:腺癌癌胚抗原
- 平滑肌肿瘤组织形态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1996年
- 分析150例平滑肌肿瘤的随访资料。46例LM中除1例死于其它原因外,余全部存活。104例LS术后逐年生存率为1年84.6%,2年69.2%,3年57.7%,4年53.8%,5年50.0%。LS预后与核分裂数、细胞形态、细胞密度及细胞异形性四项形态学指标均有关,其中核分裂数与预后关系最为密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①PCNA及c-erbB-2的表达与LS预后有密切关系。②PCNA的表达与核分裂数、细胞形态及细胞异形性有关。③c-erbB-2的表达与核分裂数及细胞异形性有关。提示这二项检测方法是估计LS预后的可靠手段。
- 何松韩枋
- 关键词:平滑肌肉瘤形态学癌基因产物预后
- 耐药基因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 糖蛋白 (P gp)、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π)、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和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5例随访 10年以上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P gp、GST π、TopoⅡ和TS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GST π的表达与UICC分期有关 (P =0 .0 2 18) ,与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P gp、TopoⅡ和TS的表达与上述参数均无关 (P >0 .0 5 )。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 ,UICC分期、肿瘤组织类型及GST π、Topo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 (P <0 .0 5 )。 结论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 gp、GST π、TopoⅡ和TS的表达 ,对肿瘤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UICC分期、组织类型及GST π。
- 张建兵何松缪宏兰吴丽华韩枋于兰杨书云周建云
- 关键词:耐药基因蛋白结直肠癌癌组织肿瘤浸润肿瘤转移
- 29例甲状腺髓样癌的病理形态与预后
- 1994年
- 对29例甲状腺髓样癌作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研究。分为六种组织类型:巢状型、束状型、类癌型、带状型、弥漫型及腺腔型。22例(75.9%)刚果红染色证实含淀粉样物。角蛋白和降钙素皆阳性,嗜铬粒蛋白A26例、NSE22例、CEA21例阳性,甲状腺球蛋白均阴性。23例随访2.4至16.6年,经统计学分析,女性40岁以下及瘤细胞降钙素阳性率大于50%的患者预后较好。
- 张建兵韩枋曹松陶玉
-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
- 370例恶性淋巴瘤的WHO(1997)分类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根据WHO(1997)分类标准对 37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35 9例 ,占 97.0 3% ;霍奇金淋巴瘤 (HL) 11例 ,占 2 .97%。NHL中 ,B细胞淋巴瘤 2 4 6例 ,占 6 8.5 2 % ;T细胞淋巴瘤 10 8例 ,占30 0 8% ;组织细胞性淋巴瘤和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各 1例 ,NK细胞性淋巴瘤 3例。结外淋巴瘤 (196例 ,占 5 4 .6 % )多于结内淋巴瘤 (16 3例 ,占 4 5 .4 % )。NHL中发病率较高的淋巴瘤类型依次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173例 ,占 4 8.2 % ) ,外周非特殊T细胞淋巴瘤 (5 4例 ,占 15 .0 % )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细胞淋巴瘤 (31例 ,占 8.6 % ) ,NK/T细胞淋巴瘤 (2 5例 ,占 7.0 % ) ,滤泡性淋巴瘤 (2 1例 ,占 5 .8% ) ,间变性T细胞淋巴瘤 (12例 ,占 3.3% )。结论 应用WHO(1997)分类对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研究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何松张建兵章建国杨书云韩枋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WHO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
- 乳腺恶性淋巴瘤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研究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组织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17例乳腺NHL作形态学分析,其中11例进行了免疫学标记.结果:13例为原发性,4例为继发性.8例(47.06%)见“淋巴上皮病变”,13例(76.47%)见肿瘤浸润脉管,4例(23.53%)伴有“淋巴细胞性乳腺病”,3例(17.65%)见局部瘤细胞呈靶环样排列.免疫组化示16例(94.12%)为B细胞NHL,其中2例(12.50%)KP1阳性,1例(6.25%)UCHL-1阳性.结论:(1)大多数乳腺原发性NHL为MALT型淋巴瘤;(2)淋巴细胞性乳腺病可能是一些乳腺NHL的前驱病变;(3)少数B细胞NHL能与KP1或UCHL-1发生交叉反应.
- 张建兵韩枋陶玉章建国
- 关键词:乳腺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
- 多种抗体在浆膜腔积液的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陆海舟肖水华马建荣韩枋
-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癌细胞组织细胞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