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洪武
-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锦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导管血栓清除联合溶栓治疗旁路血管急性血栓闭塞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旁路血管急性血栓闭塞的介入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旁路血管急性血栓闭塞的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抽吸及留置导管溶栓治疗,2例溶栓后吻合口行支架植入治疗,1例行球囊扩张治疗,2例复合旁路患者溶栓后再次行旁路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旁路血管均完全再通,远端缺血症状消失,生理功能恢复。本组溶栓治疗时间2~4d,平均(3.2±0.1)d;尿激酶用量200万~320万U,平均(265±10)万U。术中和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0例患者随访9个月至7年,平均(28±3)个月,所有旁路血管均通畅,患者均完全消除缺血症状。结论旁路血管内急性血栓的介入综合治疗的疗效好,安全性高,远期疗效显著。
- 李镝吴兵韩洪武吕博
- 关键词:人工血管
- ^(125)I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及对血清B7-H4、VEGF、CEA、sIL-2R水平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125)I植入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血清可溶性B7-H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癌坯抗原(CE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收治时间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9例,联合组应用TACE+^(125)I植入治疗,对照组仅采取TACE治疗,两组其余治疗方法保持一致。结果:联合组的缓解率79.68%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58.93%(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4.44%与对照组的91.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7-H4、VEGF、CEA、sIL-2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B7-H4、VEGF、CEA、sIL-2R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1年、2年生存率81.48%、62.96%与对照组的76.79%、46.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3年生存率42.59%高于对照组的23.21%(P<0.05)。结论:^(125)I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用TACE,并且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
- 韩洪武李镝
- 关键词:肝动脉
- 股骨头坏死应用CT、MRI放射诊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应用CT、MRI放射诊断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本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展开研究,抽取时间2014年1月~2017年1月,所有患者均C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在Ⅰ期和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上比较,MRI检出率比CT检出率显著更高(P<0.05);在Ⅲ期和Ⅳ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上比较,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MRI总检出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在线样征、骨小梁模糊、骨髓水肿的显示率上比较,MRI也比CT显著更高(P<0.05)。结论:临床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时MRI放射诊断的效果要比CT的效果更优,MRI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典型征象显示率。
- 韩洪武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CTMRI
- Deep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Deep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微创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疗效。方法: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患者43例患肢51条(2005年10月~2009年3月)。术后残余狭窄均小于或等于50%,对比治疗前后的踝/肱指数(AB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经Deep球囊PTA微创治疗的成功率96%。其中3例患者开通未成功。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ABI)由0.1~0.59(平均0.24±0.21)上升为0.69~1.16(平均0.88±0.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eep球囊PTA微创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促进动脉侧支血管生成,改善血供。
- 韩洪武程旭张镭
- 关键词:糖尿病足PTA
- 胃扭转手法复位及X线分析
- 2004年
- 张锦祥吕博杜宁程劲松韩洪武吕仁峰
- 关键词:胃扭转X线分析手法复位X线表现手法治疗
- 脑保护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并发症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并发症。方法对36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CTA或MRA检查。所有患者全部使用脑保护装置,均采用脑保护下预扩张,无术后扩张病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自膨式支架置入,共置入支架37枚(1例双侧狭窄病例)。结果 36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率为95.47%。随访率为83.33%,失访6例。再狭窄1例,占2.78%。结论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是安全的,操作规范细心可以减少并发症。
- 韩洪武张镭程旭
- 关键词: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并发症
- 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纤溶性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纤溶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介入治疗即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纤溶性水平情况。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并且在对两组患者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水平变化观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vWF水平和t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但是观察组患者的PAI-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患者体内的纤溶性水平明显升高,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韩洪武
- 关键词: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
- 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脑供血及神经功能影响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脑供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和巴氏(Barthel)指数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观察组GOS评分5分的比例为57.50%,对照组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NF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治疗后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手术后脑血管痉挛效果显著,可增加脑血管供血,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韩洪武李镝
- 关键词:尼莫地平法舒地尔颅内宽颈动脉瘤脑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