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辉煌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栽培稻与紧穗野生稻间整倍体后代的RFLP分析被引量:12
- 1999年
- 用164个RFLP探针对67个栽培稻o2428(2n=24,AA)与两份紧穗野生稻材料(2n=24,CC)间的整倍体(2n=24)后代进行分析,证实其中6o个为易位系。各易位系分别带有1~6个紧穗野生稻染色体片段,很多易位系具有相同的易位发生区域。易位的紧穗野生稻片段都很小,主要分布在远离着丝点的区域。还就整倍体后代中出现新杂交带型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 刘国庆颜辉煌罗耀武闵绍楷朱立煌ss10.igtp.ac.cn
- 关键词:栽培稻紧穗野生稻
- 一个含端粒序列的水稻BAC克隆的分析和定位被引量:1
- 1999年
- 对一个含 (TTTAGGG) n 同源序列的水稻BAC克隆 (BAC2 )进行了分析 ,揭示出水稻近端区DNA的组成 .BAC2的插入片段中除含有大量的以串联形式存在的称之为TA35 2序列的卫星DNA外 ,还含有TTTAGGG或其变体组成的简单重复 .荧光原位杂交 (FISH)将含 (TTTAGGG) n 序列的 0 .8kbPstⅠ片段定位在至少 5对染色体的端粒区 .通过对BAC2中低拷贝序列的RFLP分析 ,BAC2被定位在水稻第 6号染色体端部 .这些结果说明水稻的端粒序列可能也是TTTAGGG或其变体构成的简单重复 ,而与其相连的卫星DNATA35 2则属于端粒相关序列 .
- 翟文学陈浩颜辉煌严长杰王国梁朱立煌
- 关键词:水稻BAC克隆端粒序列
- 利用水稻成套端三体进行DNA序列快速染色体臂定位被引量:11
- 2000年
- 以水稻 (OryzasativaL .ssp .indica)“中籼 30 37”成套端三体为材料 ,通过制备不同染色体两个端三体的等量DNA膜 ,并与待定位的分子标记或DNA序列杂交 ,成功地将严重偏分离的零等位标记RG6 84、多拷贝标记G10 73的不同片段 ,以及着丝点相关重复序列RCS1定位到相应的染色体臂上。说明在水稻中 ,不同染色体臂的端三体可以弥补连锁定位方法的一些不足。
- 程祝宽颜辉煌于恒秀钱前裔传灯顾铭洪朱立煌
- 关键词:水稻分子标记染色体臂基因定位
- 紧穗野生稻优异基因的转移及鉴定技术
- 颜辉煌朱立煌刘国庆胡慧英闵绍楷傅强田淑兰滕胜张志涛黄发松孙宗修钱前曾大力朱旭东严学强翟文学曹立勇徐吉臣
- 利用改良的水稻荧光原位杂交方法以及克隆的CC基因组特异的重复序列探针,成功地鉴别出栽培稻中的紧穗野生稻染色体或其片段。首次将紧穗野生稻的抗褐飞虱新基因在易位系中定位于第2染色体的Rm240和Rm25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基因鉴定紧穗野生稻
- 栽培稻的紧穗野生稻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的遗传定位被引量:59
- 2001年
- 野生稻资源是水稻育种中获取有利外源基因的一个主要来源,紧穗野生稻(Oryza eichingeri, 2n=24,CC)原产于非洲,具有高抗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白叶枯病等多种有利性状.在紧穗野生稻与栽培稻(Oryza sativa, 2n= 24, AA)品种 02428远缘杂交后代中,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和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等分子标记,对栽培稻背景下外源遗传物质的存在进行了跟踪鉴定,并对来自紧穗野生稻的抗褐飞虱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紧穗野生稻的染色体片段已经易位到栽培稻中;抗褐飞虱性状由一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位于第 2染色体,在两个微卫星标记 RM240和 RM25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 6.1和 5.5 CM,暂时定名为Bph13(t).该基因的发现和定位将有助于对水稻褐飞虱抗性的改良.
- 刘国庆颜辉煌傅强钱前张志涛翟文学朱立煌
- 关键词:栽培稻紧穗野生稻抗性基因遗传育种
- 栽培稻-药用野生稻杂种F_1及回交后代的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被引量:36
- 1999年
- 以digoxigenin标记的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总DNA作探针,未标记的栽培稻(Oryza sativa)总DNA封阻(1:16),对栽培稻一药用野生稻Fi及回交后代材料根尖体细胞染色体制片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出3个双单体异源附加系和4个单体异源附加系。当标记探针用anti-digoxigenin-POD和DAB检测时,药用野生稻染色体显棕色,栽培稻染色体则因Giemsa对染而显浅蓝色;标记探针用anti-digoxigenin-FITC检测时,药用野生稻染色体发出黄绿色荧光,而栽培稻染色体则因PI对染而发出红色荧光。在异源附加系的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药用野生稻染色质所占区域也很明显。由此看来,有可能利用GISH技术来区分A与稻属的其他基因组。
- 颜辉煌程祝宽刘国庆陈纯贤闵绍楷朱立煌朱立煌
- 关键词: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基因组原位杂交
- 栽培稻中药用野生稻和紧穗野生稻染色质的分子与细胞遗传特性
- 从栽培稻02428(AA基因组)与CC基因组的药用野生稻(acc105088)及紧穗野生稻(acc105159及acc105163)的远缘杂交后代群体中,分离到497株具有不同染色体组成的单株.该研究利用水稻RFLP标记...
- 颜辉煌
- 关键词:野生稻染色质细胞遗传
- 文献传递
- 大豆对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 sojae Zehntner)抗选性、抗生性及耐虫性的一些研究
- 颜辉煌
-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栽培稻与紧穗野生稻间整二倍体后代的鉴定与分析研究被引量:7
- 1999年
- 刘国庆颜辉煌朱立煌
- 关键词:紧穗野生稻栽培稻微卫星标记二倍体微卫星序列栽培品种
- 水稻染色体的长度顺序和编号问题被引量:7
- 1999年
- 水稻染色体形体较小,很难从形态上区分各别染色体。尽管有许多学者报道了水稻核型的研究结果,但不同学者之间的分歧依然存在。本文对不同学者所作核型进行了分析,从而对现行的水稻染色体编号系统提出了新的看法。
- 程祝宽颜辉煌顾铭洪
- 关键词:水稻核型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