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贤
-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A、超声联合D-二聚体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及其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超声联合D-二聚体(D-D)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及其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98例疑似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超声检查、CTA检查、外周血D-D水平测定,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并比较所有研究对象在超声检查、CTA检查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检出结果。比较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非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者血浆D-D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价值。分析三者联合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检出结果、诊断价值。分析超声检查、CTA检查、血浆D-D测定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分型检出结果,分析典型病例图片。结果手术结果说明,98例疑似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确诊42例,其余56例为非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者,超声确诊35例,CTA检查确诊37例,且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D水平比非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者高。进一步分析三者联合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检出结果、诊断价值发现,确诊39例,与手术结果比较Kappa值为0.757(P<0.05)。此外,三者单独与联合检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分型检出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超声、血浆D-D联合诊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结果优于三者单独应用,且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辅助诊断该疾病主要参考依据。
- 张俊伟马俊贤王晓冬曲红培李志娟
- 关键词: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D-二聚体分型诊断
- MNT治疗联合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清ADP、ApoM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医学营养疗法(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治疗联合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清脂联素(ADP)、载脂蛋白M(Apo lipoprotein M,Apo M)的影响。方法: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92例G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6)、对照组(n=96)。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MNT联合二甲双胍。对比2组治疗效果、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病情相关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ADP、Apo 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8.54%(P<0.05)。FBG、2 hPG、HbA1c、TC、TG、LDL-C水平及血清Hcy、CRP、瘦素、TNF-α水平比较:治疗后<治疗前,且观察组<对照组。HDL-C水平及血清ADP、Apo M水平比较:治疗后>治疗前,且观察组>对照组(P<0.05)。结论:MNT联合二甲双胍可调节GDM患者血清ADP、Apo M水平,影响糖脂代谢,有效控制血糖,可作为提高GDM临床疗效的有效治疗方式。
- 徐燕蕊马俊贤朱芝芝
- 关键词:MNT二甲双胍GDMADP
- 血清IGF1、MMP9水平与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的关联性及动态监测指导意义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宫颈癌患者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的关联性及动态监测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126例,统计比较治疗前宫颈癌不同FIGO分期、治疗后进展、无进展患者血清IGF1、MMP9水平,分析治疗前血清IGF1、MMP9水平与FIGO分期的相关性及对治疗后1年宫颈癌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的提高,血清IGF1、MMP9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治疗前宫颈癌患者血清IGF1、MMP9水平与FIGO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清IGF1、MMP9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后无进展患者相比,进展患者血清IGF1、MMP9水平较高(P<0.05);联合预测病情进展AUC值0.839高于IGF1、MMP9单一检测的0.768、0.742(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IGF1、MMP9水平出现显著异常升高,与FIGO分期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预测疾病进展,从而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 马俊贤张俊伟陈健余娟娟马竹青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FIGO分期动态监测
- 扶正固本汤对Ⅱ、Ⅲ期宫颈癌化疗患者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汤治疗Ⅱ、Ⅲ期宫颈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50例Ⅱ、Ⅲ期宫颈癌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扶正固本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76.0%,对照组为5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CD_(3)^(+)、CD_(4)^(+)、CD_(4)^(+)/CD_(8)^(+)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改善,研究组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下降、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2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固本汤治疗Ⅱ、Ⅲ期宫颈癌化疗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马俊贤张俊伟陈健马竹青余娟娟陈素娟
- 关键词:宫颈癌扶正固本汤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4基质金属蛋白酶-9干扰素-Γ
- 早期妊娠孕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对产前抑郁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孕妇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变化对产前抑郁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该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9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PHQ-9抑郁量表评估孕妇抑郁症的发病率及程度,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孕妇外周血BDNF的浓度,并分析BDNF浓度变化与产妇抑郁症发生的关系。结果产前抑郁症孕妇的血清BDNF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DNF浓度处于下四分位数孕妇抑郁症的发病率是处于上四分位数孕妇的1.6倍(OR=1.6,95%CI为1.1~2.3)。结论早期妊娠孕妇产前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血清BDNF浓度的降低有关。血清BDNF变化可能成为预测产前抑郁症发生的潜在指标,可能有利于改善产前抑郁症的防治疗效。
- 马俊贤张俊伟樊冬梅田晓予陈素娟贾萌萌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早期妊娠产前抑郁
- 人参皂甙Rg3抑制NF-кB通路诱导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3(ginsenoside Rg3,GS-Rg3)诱导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凋亡的作用及其信号通路。方法 Ishikawa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GS-Rg3对Ishikaw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分析细胞体外的侵袭力,流式细胞术观察GS-Rg3对Ishikawa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P65蛋白的表达。结果经GS-Rg3作用后,Ishikawa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P<0.05),细胞侵袭力降低,S期细胞数增加,G2/M期细胞数减少(P<0.05),凋亡细胞数增加。Western blot检测显示,GS-Rg3作用Ishikawa细胞48h后,随着GS-Rg3浓度的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65蛋白表达下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S-Rg3可以通过下调P65蛋白的表达阻断NF-кB信号途径,抑制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 马俊贤温玉库
- 关键词:人参皂甙子宫内膜癌核因子-КB
- LINC00511过表达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2021年
-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511过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索其潜在机制。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中LINC00511 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细胞转染试验过表达宫颈癌细胞中的LINC00511,利用CCK-8检测法、Transwell实验探究过表达LINC00511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HeLa细胞中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探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HeLa细胞中LINC005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宫颈内皮细胞(P<0.001);CCK-8法及Transwell实验显示,过表达LINC00511促进了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过表达LINC00511后宫颈癌HeLa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Vimentin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宫颈癌HeLa细胞中LINC00511显著高表达,可能是宫颈癌潜在的癌基因,LINC00511过表达可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通过调控EMT过程来调控宫颈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 马俊贤张俊伟陈健陈素娟
- 关键词:宫颈癌生物学功能EMT
- 经导管自膨式和球囊扩张式主动脉人工瓣膜置入术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自膨式主动脉瓣膜(SEv)和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BEv)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TAVI)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所有比较经导管SEv和BEv人工瓣膜置入术疗效的对照研究。统计分析30 d的病死率、中重度主动脉瓣返流(AR)、心脏起搏器植入率及随访1年的总体病死率,并采用Rev Man5.2和Stata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项研究(1项为随机对照研究,5项为回顾性研究),共1 805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SEv置入术的中重度主动脉瓣返流率及心脏起搏器植入率均明显高于球囊扩张式瓣膜置入术(OR=3.01,P<0.000 1;OR=4.13,P<0.000 01),而二者的瓣膜置入术成功率、血管并发症发生率、30 d及1年病死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导管SEv置入术中重度主动脉瓣返流率及心脏起搏器植入率风险高于BEv置入术,但二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中短期死亡率则无明显差异。
- 张俊伟马俊贤
- 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对比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对比分析完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优缺点。方法:本文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4例非小细胞肺癌。分为两组,一组为56例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VATS组),另一组为48例常规开胸肺癌根治(传统开胸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止痛药用量、住院时间、术后1、2周MV、FEV1值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复发率方面,VATS组与传统开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适合于早中期肺癌,可以作为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
- 张俊伟马俊贤
- 关键词: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非小细胞肺癌
- 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安全性及术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117例,根据患者乳内动脉游离方式分组,A组患者接受带蒂法游离胸廓内动脉,B组患者接受骨骼化法游离胸廓内动脉。对两组患者术中临床指标、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对患者进行3 a随访,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心绞痛分级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远端吻合口数、左侧乳内动脉流量、左侧乳内动脉搏动指数、右侧乳内动脉流量、右侧乳内动脉搏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切口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术后胸腔积液量少于A组,ICU停留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随访期止时,B组患者高等级心绞痛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骨骼化法游离胸廓内动脉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积液量、ICU停留时间以及高等级心绞痛的发生率等方面表现优于带蒂法游离胸廓内动脉。
- 张俊伟马俊贤王永生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乳内动脉胸廓内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