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军梅

作品数:23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儿童
  • 14篇血液
  • 13篇血液透析
  • 9篇维持性
  • 8篇维持性血液
  • 8篇维持性血液透...
  • 7篇护理
  • 7篇患儿
  • 6篇血浆
  • 4篇血浆置换
  • 3篇动静脉内
  • 3篇动静脉内瘘
  • 3篇血浆置换治疗
  • 3篇肾脏
  • 3篇内瘘
  • 3篇重症
  • 3篇危重
  • 3篇危重症
  • 3篇静脉
  • 3篇静脉内

机构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央音乐学院
  • 1篇厦门市中医院

作者

  • 23篇马军梅
  • 11篇沈颖
  • 8篇焦莉平
  • 6篇张克玲
  • 5篇张桂菊
  • 4篇陈鹭
  • 4篇孙嫱
  • 3篇刘澎
  • 3篇刘小梅
  • 3篇文圆
  • 2篇李秀彦
  • 2篇樊剑峰
  • 2篇李爱华
  • 2篇党珊珊
  • 2篇袁林
  • 1篇刘莉
  • 1篇段韵
  • 1篇孟繁英
  • 1篇王可茹
  • 1篇张芳

传媒

  • 3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中华护理学会...
  • 2篇第二届全国儿...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维持性血液透析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disease,ESRD)患儿的临床特点,为今后儿童MHD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因ESRD行MHD的患儿共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5~15.6岁。对其原发病、退出原因、透析并发症及透析充分性等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MHD儿童中ESRD的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居首位,占34.8%,原因不明者5例,占21.7%。HD开始时均以临时中心静脉双腔管为血管通路,87.0%成功建立动静脉内瘘。动静脉瘘组尿素清除指数(spKt/V)(1.52±0.39),尿素下降率为(70.70±10.52)%,明显优于临时静脉双腔管组的(1.08±0.50)和(56.44±17.33)%。透析并发症以高血压、低血压和透析失衡综合征为常见,高血压发生率达87.0%,而低血压和失衡综合征发生率仅为5.6%和4.7%。退出原因43.5%为回当地医院透析,17.4%肾移植,死亡1例(4.3%),放弃治疗2例(8.7%)。结论我国慢性肾脏病儿童的筛查和管理还很欠缺;ESRD儿童及时建立动静脉瘘以保证透析充分性。
焦莉平陈鹭孙嫱马军梅沈颖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儿童
低温透析在儿童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在儿童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急慢性透析患儿,分别进行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共95人次。比较透析中血压、心率及低血压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在透析第3h低温透析组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常温透析组(P=0.023);与透析前基础血压相比,常温组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下降程度较低温组更显著,透析进行到第3h两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04和P=0.014)。在透析结束时,低温组具有稳定心率的优势,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32)。在低血压发生率和透析效率方面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透析在儿童中同样适用,可以有效维持透析中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
周楠张桂菊焦莉平马军梅沈颖
关键词:血液透析儿童
儿童维持性血液透析除水量的临床探讨
某院收治一例慢性肾衰竭患儿,血液透析治疗5月,就患儿透析方案与慢性肾衰竭并发症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本患儿应用多种降压药降压效果均不明显,超声心动显示心脏不断增大,心功能减退,提示水负荷加重,增加超滤后血压渐下降,证实容量...
焦莉平沈颖袁林马军梅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儿童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血压控制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儿童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浆BNP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儿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初步探讨血浆BNP在判断儿童MHD容量状态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对北京市儿童血液净...
焦莉平樊剑峰文圆孙嫱陈鹭马军梅李爱华沈颖
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病儿童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浆B型钠尿肽
文献传递
维持性透析患儿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儿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变化。方法观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19例终末期肾脏病患儿,记录透析前及透析3月后钙、磷、碱性磷酸酶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国际组织指南标准进行比较,分析透析患儿钙磷代谢的达标率。结果 19例MHD患儿透析前高磷血症16例(84.21%);低钙血症17例(89.47%);碱性磷酸酶增高11例(57.69%);血iPTH高于600pg/ml的13例(66.42%)。透析3月后血磷(1.83±0.76)mmol/L、血钙(2.27±0.26)mmol/L、碱性磷酸酶(401.63±315.61)U/L及iPTH(675.97±581.66)ng/L,达标率分别为10例(52.63%)、15例(78.95%)、5例(26.32%)及10例(52.63%)。透析3月后与透析前比较,碱性磷酸酶无统计学意义(t=-1.497,P>0.05),血磷、血iPTH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t=3.477,P<0.01;t=2.397,P<0.05),血钙水平明显升高(t=-7.392,P<0.01)。结论 MHD患儿普遍存在钙磷代谢紊乱和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应当予以重视。通过本组研究发现,应用M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方案可以改善钙磷代谢紊乱。儿童碱性磷酸酶是否可以作为钙磷代谢紊乱的观察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
焦莉平陈鹭马军梅沈颖
关键词:维持性透析钙代谢障碍甲状旁腺素
慢性肾脏病患儿的护理相关问题
2018年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概念提出10余年来,我国儿童CK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CKD为慢性疾病,对患儿合理的护理管理对患儿的预后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作用。
李秀彦马军梅党珊珊相燕
关键词:儿童慢性肾脏病护理
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儿童终末期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观察研究
2019年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儿童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儿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采用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儿童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儿,样本选取例数为5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对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并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本院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儿童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儿临床病历资料,发现在50例患儿当中,45例患儿仅给予一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一次手术率为90.0%;5例患儿采用二次手术,二次手术率为10.0%;患儿的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平均为2年2个月,使用时间最长患儿为4年8个月,使用时间最短患儿为5个月,并且有2例患儿为首次透析使用。结论:本次研究证实,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儿童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儿而言,动静脉内瘘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患儿的生命维持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干预过程中给予患儿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燕党珊珊李秀彦马军梅刘雪娇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
医务社会工作者为血液透析患儿进行音乐辅助治疗简析被引量:2
2009年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知识与技术.在医疗卫生机构,从社会及心理层面来评估并处理医疗服务中的问题.以医疗团队共同协助患者及家属排除医疗过程中的障碍,使因疾病产生的生理问题及社会问题同时得以解决。针对医务社会工作特点,我院在儿童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加入了由义工人员实施并在护理人员配合下完成的音乐辅助疗法,稳定了患儿的生命体征,并缓解了恐惧及疼痛不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张芳刘莉张克玲马军梅王可茹段韵
关键词:血液透析治疗社会工作者患儿医务社会工作医疗团队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儿童肝功能衰竭的应用
研究目的和背景目前临床上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死亡率仍很高,而人工肝支持治疗可以使因肝衰竭所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得以清除,并替代肝脏的部分代谢功能,为病变肝脏再生恢复或肝移植争取时间。因此,随着人工肝支持系...
刘小梅张桂菊马军梅沈颖
文献传递
小儿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接受有效血液透析治疗而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道。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重要的“生命线”。加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是延长内瘘血管的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手段。所以内瘘患儿手术后正确的护理和使用至...
马军梅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