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碧瑶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生物还原
  • 3篇微生物还原
  • 3篇络合吸收
  • 3篇NO
  • 3篇EDTA
  • 3篇FE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吸收液
  • 1篇单胞菌
  • 1篇生物再生
  • 1篇还原菌
  • 1篇假单胞菌
  • 1篇II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马碧瑶
  • 5篇施耀
  • 5篇李伟
  • 3篇谭天恩
  • 3篇荆国华
  • 2篇吴成志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年份

  • 2篇2005
  • 4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假单胞菌DN-1再生NO络合吸收液的特性被引量:15
2004年
FeⅡ(EDTA)络合吸收脱除NO吸收速率快 ,吸收容量大 ,但是存在吸收液再生方面的缺陷 .实验用自行分离得到的假单胞菌DN 1 ,将吸收液中的FeⅡ(EDTA)NO还原为N2 而进行再生 .考察了不同碳源种类、碳源量、菌种量、pH值、温度、络合物浓度等条件下该菌种对FeⅡ(EDTA)NO的还原情况 .结果表明 ,葡萄糖比醋酸钠、柠檬酸三钠和乙醇等更适合于作为该体系的外加碳源 .当FeⅡ(EDTA)NO浓度为 6 5 0mmol·L-1 时 ,添加 2 5 0mg·L-1 的葡萄糖就能满足微生物的反应需要 ;DN 1还原适宜温度范围为 4 0~ 4 5℃ ,适宜pH值为 6 9~ 7 2 ;还原速率随菌体接种量的增多而加快 ;而FeⅡ(EDTA)NO浓度小于 1 1 8mmol·L-1 时 ,还原速率随着络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超过这一浓度 ,还原速率不再随络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
荆国华李伟施耀马碧瑶谭天恩
关键词:微生物还原假单胞菌
络合吸收NO传质—反应动力学及Fe~Ⅲ生物还原研究
为控制酸雨及一系列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NO/_x的脱除,即烟气脱氮技术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至今,在国际上仅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及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NCR/)得到了一定规模...
马碧瑶
文献传递
Fe^II(EDTA)络合吸收NO体系中吸收液的生物再生被引量:23
2004年
利用驯化的微生物对FeII(EDTA)NO的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驯化过程中,分子量相对较低的乙醇比葡萄糖更适合于作为该体系的碳源;200mgL-1的乙醇添加量可以使9.92mmolL-1FeII(EDTA)NO完全再生,添加过量碳源对反应速率没有促进作用。当FeII(EDTA)NO浓度为7.3mmolL-1,菌体接种量大于80mg(菌体干重)L-1时就能满足再生需要。生物再生的适宜pH值和温度范围分别为6.5~7.5和30~42.5℃;实验考察条件下,该反应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最大反应速率gmax为5.4mmolL-1h-1,半饱和速率常数km为63.8mmolL-1。
荆国华李伟施耀马碧瑶谭天恩
关键词:生物再生
Fe^(+3)(EDTA)还原菌的分离及其性能被引量:16
2004年
从还原NO络合吸收液的混合微生物中分离得到一株克雷伯氏菌(FR-1).考察了氮源量、碳源及其添加量、菌体接种量、pH值和温度对该菌种生长和对Fe+3(EDTA)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FR-1生长适宜的氮源量为100mg/L;以葡萄糖为碳源对微生物生长和Fe+3(EDTA)还原均有利,其添加量为800mg/L时还原效果最好;在接种量为100mg/L时,菌种FR-1生长最好,对Fe+3(EDTA)还原效率随菌体接种量的增加而增大;菌种FR-1生长和对Fe+3(EDTA)还原的最佳温度为40℃;在考察的初始pH值(5.0~8.5)范围内,细菌生长随pH值升高而下降,而对Fe+3(EDTA)的还原随pH值升高而增加.
荆国华李伟施耀马碧瑶谭天恩
关键词:微生物还原
双搅拌釜中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NO的传质-反应动力学被引量:6
2005年
以半胱氨酸亚铁络合物Fe(Ⅱ)(CyS)2作为吸收剂,在双搅拌釜内探讨了NO吸收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pH=8·0,T=323K实验条件下,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NO气体为快速拟一级反应,得到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2=1·18×105m3·mol-1·s-1.3种理论模型即膜模型、Danckwerts表面更新模型、Higbie渗透模型应用于该拟一级反应,增强因子的计算结果是相同的.实验获得的增强因子与模型计算值吻合较好,最大相对偏差不超过13%.
李伟吴成志马碧瑶施耀
关键词:一氧化氮
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吸收一氧化氮的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在鼓泡吸收瓶中,对半胱氨酸亚铁[Fe2+(CyS-)2]溶液络合吸收一氧化氮(NO)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Fe2+]和[CySH]的配比、pH值、模拟烟气中的氧含量、SO32-浓度等对NO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Fe2+:CySH=1:4配比的溶液能达到较大的吸收容量.Fe2+(CyS-)2吸收剂在pH=8条件下的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偏酸条件下的效果.当氧气含量达到5.5%时,NO的吸收容量约下降48%.当SO32/Fe2+(CyS-)2为1时吸收剂的吸收容量约为不含SO32-的溶液的1.5倍.模拟烟气中氧气含量越高,SO32-对NO吸收容量的影响越明显.相同浓度的亚铁络合吸收剂,Fe2+(CyS-)2的NO吸收容量略高于常用吸收剂Fe2+(EDTA2-),并且Fe2+(CyS-)2的抗氧化性能优于Fe2+(EDTA2-).
李伟吴成志马碧瑶施耀
关键词:络合吸收一氧化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