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良

作品数:3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振荡
  • 5篇气口
  • 5篇捕集
  • 4篇旋流
  • 4篇旋喷
  • 4篇氧化碳
  • 4篇排气
  • 4篇排气口
  • 4篇进气
  • 4篇二氧化碳
  • 3篇血症
  • 3篇阳性
  • 3篇阳性对照
  • 3篇致病
  • 3篇致病因子
  • 3篇神经系
  • 3篇神经系统
  • 3篇神经系统疾病
  • 3篇肾脏
  • 3篇肾脏病

机构

  • 36篇四川大学
  • 17篇上海浙容化工...
  • 15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市特种设...
  • 2篇四川泛华航空...

作者

  • 36篇马良
  • 5篇江霞
  • 5篇常玉龙
  • 3篇曾筱茜
  • 3篇杨丽娜
  • 3篇叶昊宇
  • 2篇廖俊必
  • 2篇杨博
  • 2篇谢玲玲
  • 2篇田申
  • 1篇许军
  • 1篇王永伟
  • 1篇王琛
  • 1篇陈俐娟
  • 1篇罗军
  • 1篇张红杰

传媒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 1篇第三届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10篇2024
  • 20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0
  • 2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P2X7受体抑制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2X7受体抑制剂,属于化学药物领域。该P2X7受体抑制剂的结构如式I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不仅对P2X7受体具有优异的抑制活性,同时还具有优异的代谢稳定性。与阳性对照JNJ47965567相比,本发明...
叶昊宇张芮佳苏凯月马良
超声耦合旋流降解废水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超声耦合旋流降解废水的装置、系统和方法,旨在解决如何简化设备结构并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该超声耦合旋流降解废水的装置主要由超声换能器、循环连接在一起的旋流降解器和循环水泵、以及...
张香港常玉龙江霞范嘉楠杨梦茹谢玲玲马良
一种高噪声暴露听力损伤个体早期风险预警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噪声暴露听力损伤个体早期风险预警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信息收集模块、模型构建模块和预警模块;所述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预警因子信息;所述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不同时间因素下的预警模型;所述预警模块用于基于所...
王永伟刘诚马良石婷崔方方
航空点火器火花能量自动测量系统电磁兼容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火花能量对飞机发动机可靠的点火、传焰和燃烧是至关重要的参数。本系统采用示波器法测试原理,在不影响系统电路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利用示波器一次同时捕捉打火瞬间点火器的放电电压和电流波形,从中计算出点火器放电效率等点火系统研究与设计的重要参数。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发现,由于点火系统产生的强电磁干扰(瞬态电压3~4 kV,电流13 kA),造成测试结果失真,无法完成正常测试。通过对该自动测量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进行相关研究与实验,分别从干扰源、干扰路径、受扰设备3个方面进行了EMC分析,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EMC能力。研究对解决强电磁场干扰环境下测试系统抗干扰能力提高有参考价值。
田申廖俊必马良罗军邱遥远
关键词:自动测量系统电磁兼容屏蔽
一种基于热成像技术的气体泄漏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成像技术的气体泄漏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确定化工设备的热成像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并确定目标面积;实时获取目标面积并生成数据点,对数据点进行拟合得到拟合曲线;确定参考点并根据拟合曲线在相邻两参考点间的单调...
杨博马良吕勤
旋风分离器和除雾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雾设备,提供一种旋风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一筒段和呈锥形的第二筒段,第一筒段内部形成第一分离腔,第二筒段内部形成第二分离腔,第二筒段连接于第一筒段的下方,以使第一分离腔与第二分离腔相连通,...
马良孟万沈其松王黎望段孝旭肖玲玉赵志胜贾虹
CO_(2)捕集过程中气液传质强化研究进展
2024年
CO_(2)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托底性技术。化学吸收法是最具商业化潜力的技术之一,而吸收过程中气液传质强化是影响CO_(2)捕集效率、能耗和成本的重要因素。针对新的气液传质强化模式,从微流体强化、引入额外能量场、引入第二相介质和微界面振荡技术全面总结和回顾了近年来的强化CO_(2)吸收手段和研究现状,重点关注微界面振荡技术的原理和研究方法,考察了不同强化手段的优劣势,为推动碳捕集过程中气液传质强化发展提供参考。
申强杨峥豪张香港段孝旭马良江霞常玉龙
关键词:传质
一种固体颗粒旋液振荡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固体颗粒旋液振荡分离装置。包括安装在筒体内部的旋液分离器,旋液分离器和设置在筒体一侧的进液口连通,旋液分离器的底部安装有底流口,其顶部安装有溢流管,进液口配置为能够使待处理液体在...
马良段孝旭肖玲玉赵志胜陈迩文吴霁薇王琛张炎程甲
一种二氧化碳振荡捕集与甲烷重整制氢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振荡捕集与甲烷重整制氢方法及装置,属二氧化碳增效减排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微界面振荡吸收及再生和微通道反应技术”进行CO<Sub>2</Sub>有的深度吸收与转化,捕集烟气中CO<Sub>2</Su...
马良吴霁薇田程程汪华林江霞许裕川荣腾键李扬帆蔡磊彭明康王琛段孝旭常玉龙
一种测试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采集多波长光谱数据和环境数据,并进行数据打包与初步分析;对数据包进行加密,并使用无线传输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解密数据并整合成数据湖;基于整合成的...
杨博马良吕勤袁奕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