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文志
-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80例结核性及39例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其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8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和3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病例资料,重点对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认识和更好地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结果:①两组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PLDH)水平及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血清乳酸脱氢酶(PLDH/SLDH)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两组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PADA)含量、血清腺苷脱氨酶(SADA)含量和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血清腺苷脱氨酶(PADA/SADA)比值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入选模型的因素为患病年龄、发热、胸腔积液颜色、PADA/SADA比值。结论:①PADA、SADA含量可作为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结核组PADA约为40 U/L,低于目前普遍采用PADA>45 U/L的诊断标准;而PADA/SADA比值为(3.44±1.38),PADA/SADA比值越大则越有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病年龄、发热、胸腔积液颜色、PADA/SADA比值联合用于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判别时有良好的准确性。
- 骆文志刘升明吴义
-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癌胚抗原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
- 80例结核性和39例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特点,结合临床资料重点分析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在两组胸腔积液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 骆文志
-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癌胚抗原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
- 文献传递
- 成人革兰阳性球菌脓毒症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我院血培养为革兰阳性球菌的成人脓毒症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革兰阳性球菌性血流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导致的60例成人脓毒症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社区感染脓毒症22例,院内感染脓毒症38例。患者主要分布在血液科、ICU、呼吸科等科室。总病死率为31.7%(19/60),院内病死率(42.1%)明显高于社区病死率(13.6%)(P<0.01)(2)最常见的易患因素为中心静脉置管或PICC置管、留置尿管、外科手术、恶性肿瘤、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放化疗和粒细胞缺乏等。(3)死亡组与治愈组的PCT、hs CRP指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原菌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占26.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占43.3%。其中社区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最多见,院内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最多见。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60.0%,肠球菌属耐药性较葡萄球菌属更高。所有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结论成人脓毒症病死率高,其最常见的易患因素为侵入性操作和(或)手术以及免疫抑制性因素。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程度较高,未发现耐糖肽类和恶唑烷酮类的革兰阳性球菌。
- 骆文志刘升明
- 关键词:脓毒症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
- 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一例
- 2023年
- 1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因“反复发热伴皮肤结节1个月余”于2022年3月23日收治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每日均有发热,体温38~39℃,呈稽留热,服用退热药可退热,伴有干咳、皮肤多个无痛性结节。无畏寒、寒战,无咯血、呼吸困难、胸痛、盗汗等,否认头晕、头痛等,无腹痛、腹泻等。既往有高尿酸血症病史。否认肺结核病史及冶游史,否认吸烟史及酗酒史,无粉尘、石棉等接触史。
- 曹新益骆文志王雅娟刘升明
- 关键词:肺部肿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B病毒感染
- KLF16在肺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机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Krüppel样转录因子16(Krüppel-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16,KLF16)蛋白表达在肺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机制,为探索肺腺癌患者预后生物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50例肺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对其进行4~6年临床随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患者病理标本中KLF16蛋白的表达,探索KLF16蛋白表达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意义.通过上调肺腺癌细胞中KLF16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KLF16蛋白对肺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证实KLF16蛋白在肺腺癌中表达的作用.结果:50例肺腺癌患者中,KLF16蛋白低表达或不表达者29例,占58%(29/50),在肺腺癌细胞中,KLF16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KLF16蛋白低表达的肺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高表达KLF16的患者(P<0.01),而且KLF16蛋白低表达是肺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指标.上调肺腺癌细胞中KLF16蛋白的表达可诱导肺腺癌细胞周期S期阻滞.结论:KLF16在肺腺癌中是一个重要的抑癌蛋白,可作为肺腺癌患者重要的预测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 黄志宏骆文志蔡兴东
-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标志物
-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1例
- 2010年
- 骆文志刘升明
-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肺曲霉病支气管激发试验反复咳嗽肺功能检查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合并胸水一例被引量:1
- 2019年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持续性显著升高,广泛浸润组织,导致器官损伤和(或)功能障碍的异质性疾病。该病临床表现缺乏非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现报道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合并胸水患者,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胸闷伴咳嗽4个月余,加重2周'于2018年6月9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干咳,无发热,无胸痛、气促。在县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WBC) 10.97×109/L。
- 李倩骆文志
- 关键词:胸水
- 以间断咯血为主诉的右肺中叶综合征1例
- 2012年
- 患者,男,65岁,退休工人。因间断咯血2年,再发6 d于2011年5月10日入院。患者2006年常规体检胸片无异常,2009年8月出现咯少量血丝痰,约5 mL/d,3 d后在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查胸片示:右肺中叶病变。胸部CT检查提示右上肺及斜裂占位病变,纵隔淋巴结稍大,不除外肿瘤(图1-A)。
- 潘兰红骆文志
- 关键词:右肺中叶综合征主诉右肺中叶病变胸部CT检查纵隔淋巴结退休工人
- 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诱导耐药及其诱导前后交叉耐药和呼吸耗氧率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背景】鲍曼不动杆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因其耐药率高、治疗难度大而备受关注。然而,对于该菌的交叉耐药及耐药相关因素尚未完全阐明。【目的】通过体外诱导分别获得耐美罗培南或耐替加环素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并研究其诱导前后的交叉耐药性和细菌呼吸耗氧率差异。【方法】采用多步法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进行体外诱导耐药,PCR扩增诱导前后菌株的16S rRNA基因并测序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及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变化,Seahorse XFe96细胞能量代谢实时测定仪对诱导前后菌株的耗氧率进行分析。【结果】通过88 d的体外诱导实验,分别获得耐美罗培南或耐替加环素的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菌株。耐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仍处于敏感状态,但是对头孢吡肟交叉耐药;耐替加环素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吡肟仍处于敏感状态。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被美罗培南或替加环素诱导耐药之后的耗氧率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罗培南的使用不仅可能诱导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对美罗培南耐药,也可能会导致该菌对其它一种或几种抗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对美罗培南或替加环素耐药后其耗氧率下降,从而说明呼吸耗氧率下降可能是该菌耐药的因素之一。
- 王琴琴蔡兴东吴义马洪明黄志宏林敏娟陈丽骆文志廖华林嘉欣车丽刘升明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美罗培南耐药性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致药疹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拉莫三嗪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酰胺的释放、抑制电压依赖性Ⅱa型钠离子通道、稳定突触前膜及抑制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等机制发挥作用。拉莫三嗪作为一种新型心境稳定剂,国内外主要推荐用于双相抑郁急性期、双相障碍维持期治疗。丙戊酸钠缓释片是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本研究分析31例采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出现的药疹情况,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27岁,
- 张国雄骆文志黄涛陈卓铭
- 关键词:药疹拉莫三嗪丙戊酸钠缓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