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卓
- 作品数:8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艺术更多>>
- 农林用粘虫胶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高效粘虫胶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高、低分子量聚丁烯与添加剂、增粘剂混合而制成。添加剂为植物油、淀粉、纤维素、硅藻土等,增粘剂为石油树脂、β-蒎烯树脂、古马隆树脂等。所制成的胶粘剂具有粘住害虫...
- 吕长利杜亚英高卓
- 文献传递
- 东北地区土壤有效硅对植物群落植硅体形成的影响
-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有关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植硅体重建古环境,硅肥的应用等方面研究。然而,植硅体的形成机理尚不清楚。本文在东北地区沿年均温4℃等温线附近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共布设86个采样点,共采集植物样品380个,表土...
- 高卓
- 关键词:土壤有效硅空间分异
- 文献传递
- 保护利用蠋蝽防治甜菜害虫被引量:19
- 2009年
- 综述了昆虫天敌蠋蝽的生物学特性、繁殖利用情况,及在防治甜菜害虫上的展望。
- 高卓张李香王贵强
- 关键词:甜菜害虫
- 蠋蝽人工繁殖技术及田间释放控制研究被引量:31
- 2012年
- 研究蠋蝽人工繁殖饲养条件、田间释放等结果表明:以榆树为栖息植物其存活率为82.0%,大豆苗为61.3%,杨树为34.6%;以榆树为栖息植物的其产卵量为330.8粒,大豆苗为255.7粒,杨树为225.3粒。利用蠋蝽4~5龄若蝽对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的捕食量测定研究显示,可捕食甜菜夜蛾1~2龄幼虫约2头/d,5龄幼虫0.3头/d。田间释放试验结果表明:蠋蝽与甜菜夜蛾幼虫以1∶15的比例释放,放蝽后20d的防治效果达83.3%。
- 高卓王皙玮张李香孙元范锦胜付雪金娜王贵强
- 关键词:人工繁殖
- 胡桃楸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为了了解胡桃楸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状况,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胡桃楸集中分布区内6个种群共180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14条用于扩增,共检测到14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2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5.71%。在物种水平上胡桃楸的Shannon信息指数为0.4521,Nei指数为0.3024,表明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在种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随纬度从南到北呈现单峰型变化规律,老爷岭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三合种群的最低。AMOVA分析结果表明,胡桃楸的遗传变异大多数存在于种群内,占总遗传变异的81.83%,18.17%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的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618,各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在0.0470~0.1225之间。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与自然地理分布规律基本相一致,地理上较近的种群,在遗传上聚在一起。鉴于胡桃楸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和种群遗传结构,胡桃楸濒危的主要原因不在其遗传变异方面,主要来自于人为干扰和其生境的破坏与退化。
- 王东娜牟长城高卓冯富娟
- 关键词:胡桃楸ISSR
- 新型环保型粘虫胶的制备和性能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通过精细优化配方和工艺,选用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的聚丁烯为主要组分,复配增粘剂、添加剂在一定温度下充分混合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环保型粘虫胶。对粘虫胶的旋转粘度、初粘力、垂直流淌性等进行了测试,讨论了这些物理性能对粘虫胶使用性能的影响。优选的粘虫胶耐候性好,耐老化性优异,能够长期保持粘性。这些粘虫胶将在防治具有沿树干上下移动习性的农林害虫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杜亚英宋丽文高卓付玉芹国晓辉吕长利
- 关键词:粘虫胶环保型害虫防治
- 影视剧音乐的情感与使用因素——以《红楼梦》为例
- 2023年
- 从理论层面来讲,影视剧音乐是影视作品在听觉和视觉方面的完美结合,也是影视剧和音乐高度融合后的表现形式。其在与作品保持高度一致性的同时,力求在最大限度内增强影片的外在表现力。从现实层面来看,影视剧音乐无非就是在普通音乐形式的基础上加入与之相符的视觉画面,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将情感表达出来,满足观众心理需求的同时,指引其了解影片的剧情发展变化。从影视剧音乐情感和使用因素的精心设置中,能够体会出影视作品的中心思想,不管这种思想情感以何种方式存在,都多多少少能从其中挖掘出影片故事的大致走向,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内心感受,带给其不一样的体验感。基于此,本文将以影视剧《红楼梦》为例,对影视剧音乐的情感与使用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
- 苏畅高卓
- 关键词:影视剧音乐情感红楼梦
- 蠋蝽(Arma chinensis)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蠋蝽(Arma chinensis)可捕食多种农林害虫,是一种颇具应用前景的天敌昆虫。利用实验室饲养观察、对比分析和野外设样地调查等方法,对蠋蝽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蠋蝽在哈尔滨地区1a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蠋蝽1龄若虫只吸食水分,2龄至成虫以捕食昆虫为生。捕食量随虫龄的增长而增加。成虫平均产卵量约400粒,孵化率可达90%,一般在40~50d即可完成一代。不同温度对蠋蝽的繁殖、发育影响显著,在20℃条件下若虫发育期约42.3d,而在30℃条件下仅需29d;20℃时成虫寿命为43d,而在30℃条件下仅有28.4d。
- 高卓王皙玮张李香孙元范锦胜王贵强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人工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