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春
- 作品数:150 被引量:3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豫东地区秋大棚芹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3
- 2017年
- 秋大棚芹菜是豫东地区设施蔬菜的主要茬口之一,技术要求高,尤其高温环境下育苗,不利因素多,难度大。利用设施条件,加强环境调控、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通过密植高效栽培,可获得优质、高产的产品,667m^2经济效益约2万元。
- 王志勇姚秋菊高冠英张晓伟原玉香赵艳艳魏小春张强蒋武生
- 关键词:芹菜叶环境调控缓苗苗期管理
- 一种大白菜根肿病菌的保存方法
- 一种大白菜根肿病菌的保存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采集的新鲜大白菜根肿菌发病菌根用无菌水清洗后沥干,切成薄片置于自封袋中;步骤二,于-20℃条件下预冻处理24小时;步骤三、取出在零度以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内真空干燥48小时...
- 原玉香赵艳艳张晓伟魏小春姚秋菊蒋武生张强王志勇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的组装式圆拱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蔬菜种植的组装式圆拱架,主支架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定块,主支架的长槽的端面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出水孔,主支架的内部开设第一进水槽,主支架的下部侧端设置第一进水孔,两个主支架的长槽内分别通过固定...
- 王志勇原玉香张晓伟姚秋菊赵艳艳魏小春张强蒋武生杨双娟高冠英
- 文献传递
- 小菜蛾诱导下的抗虫山芥转录组分析
-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专栖型害虫,对十字花科蔬菜及油菜等造成重大损失。山芥(Barbarea vulgaris)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对小菜蛾高抗的十字花科植物。其主效抗虫成分是...
- 魏小春张晓辉李锡香吴青君沈镝王海平邱杨
- 文献传递
- 用于检测大白菜蜡粉性状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设计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大白菜蜡粉性状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包括:BrWax1‑KASP1Fa:5'‑TCGAAATGATATTTACATTTTTAGC‑3';BrWax1‑KASP1F...
- 杨双娟张晓伟原玉香王志勇魏小春赵艳艳
- 文献传递
- 大白菜根肿病抗性基因Crr5的KASP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白菜根肿病抗性基因Crr5的KASP标记及其应用,涉及Crr5‑1在鉴定或辅助鉴定大白菜的根肿病抗性上的应用;所述Crr5‑1是大白菜基因组的一个SNP位点,是SEQ ID No.1的第101位核苷酸,其...
- 杨双娟原玉香赵艳艳张晓伟王志勇魏小春赵肖斌李林牛刘静
- 甘蓝小孢子培养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 张晓伟姚秋菊赵艳艳魏小春王志勇原玉香蒋武生张强杨双娟王清鹏
- 针对甘蓝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易抽薹、易裂球、抗性差等问题,广泛利用国内外甘蓝遗传资源,系统开展了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异种质创制、新品种选育研究。获得大批双单倍体纯系,创建大量优异新种质,高效育成了不同类型新品种5个,均通过国家...
- 关键词:
- 关键词: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我国6省市8地点大白菜根肿菌Pr01基因的序列多样性分析
- 不同地区的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n.)对寄主植物的致病性存在广泛的差异,根肿菌内Pro1基因编码的丝氨酸蛋白酶Pro1蛋白具有刺激休眠孢子萌发的功能.为研究中国根肿菌致病相关基...
- 李扬原玉香魏小春赵艳艳姚秋菊蒋武生王志勇杨双娟张晓伟田保明
- 关键词:大白菜根肿菌基因序列
- 文献传递
- 一种与大白菜根肿病抗性相关的基因CRs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大白菜根肿病抗性基因的标记及其应用,KASP分子标记CRs‑KASP2包括三条引物CRs‑KASP2Fa、CRs‑KASP2Fb和CRs‑KASP2R。本发明利用CRs紧密连锁的HRM标记Probe...
- 杨双娟原玉香张晓伟赵艳艳魏小春王志勇赵肖斌牛刘静李林王坐京
- 文献传递
- 白菜型油菜黄籽沙逊和芥蓝种间杂交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拓宽油菜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研究芸薹属物种起源与演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把黄籽沙逊的黄籽性状同芥蓝的优良特性相结合,本研究利用白菜型油菜黄籽沙逊(Brassica. campestris var. Yellow Sarson Pain, 2n=AA=20)与芥蓝(Brassica albograbra, 2n=CC=18)开展了芸薹属种间杂交研究,在MS+6-BA 1.0 mg/L+NAA 0.1 mg/L+7%蔗糖+活性炭1.0 mg/L的培养基上,通过胚珠培养从授粉7 d的140个胚珠中得到6个远缘杂交胚发育而成的植株,其中1个自然加倍成为双二倍体,随后应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的方法对双二倍体种间杂种植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杂种植株生长势较强,形态属于中间类型;根尖染色体压片观察显示杂种植株具有父母本的染色体数量之和;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杂种植株包含了双亲的遗传信息,由此证明了所获杂种的真实性,这为最后自交分离获得黄籽甘蓝型油菜提供了科学依据。
- 张强赵艳艳谭亚飞常晓轲姚秋菊原玉香魏小春王志勇张晓伟
- 关键词:芥蓝油菜种间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