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3篇术后
  • 2篇生活质量
  • 2篇临床护理
  • 2篇静脉
  • 2篇护理干预
  • 2篇护理体会
  • 2篇活质量
  • 2篇骨折
  • 2篇干预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机构

  • 10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魏燕旋
  • 5篇郑春霞
  • 4篇梁梅冰
  • 4篇黄贵芝
  • 3篇陈光华
  • 3篇曹何琼
  • 2篇吴丽英
  • 2篇庞少波
  • 1篇陆茹茵
  • 1篇李波
  • 1篇黄秀风
  • 1篇邓春梅
  • 1篇韩俏英
  • 1篇梁政
  • 1篇王怀龙
  • 1篇姚峰
  • 1篇吴小玲
  • 1篇黄桂芝
  • 1篇周娟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8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放性骨盆骨折应用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吸引的临床护理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盆骨折应用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吸引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开放性骨盆骨折病人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吸引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根据病人自身情况以及外固定架固定特点相应采取护理措施以及针对病人心理、生理改变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睡眠状况、精神状况、饮食情况、心理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开放性骨盆骨折效果较佳,采取包括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内的综合性护理有助于预后,促进病人机体恢复。
黄贵芝陈光华魏燕旋梁梅冰庞少波
关键词:开放性骨盆骨折外固定架固定负压吸引综合性护理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AMI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研究,极少报道。为探讨对AMI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2007年1月-2009年...
黄秀风韩俏英吴小玲魏燕旋
文献传递
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价值被引量:10
2015年
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20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静脉血栓形成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1)。两组护理后数字疼痛评分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后的数字疼痛评分得分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效果感到非常满意的患者比例以及总体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创伤性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缓解疼痛症状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黄贵芝陈光华魏燕旋梁梅冰谭丽娇
关键词:护理干预创伤性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静脉血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白细胞介素-6(IL-6)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2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不稳定心绞痛26例,稳定性心较痛10例;对照组为2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IL-1ra、IL-6和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各亚组患者IL-1ra、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亚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ra与IL-6、hs-CRP水平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2组患者IL-6水平均与hs-CRP水平有相关性(P<0.01)。结论 IL-1ra、IL-6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明显相关,是评估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梁政李波王怀龙魏燕旋姚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预防深静脉栓塞相关措施疗效。方法:选择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9例,女21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抗凝药物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观察组在抗凝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针对预防血栓相关护理措施,如体位护理等,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栓预防效果优良22例(73.3%),较差7例(23.3%),无效1例(3.3%),总有效率达到29例(96.7%),明显高于对照组23(76.7%),P<0.05,血栓预防效果更为显著;观察组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6.9±5.4)d、(9.04±0.43)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预防血栓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栓预防具有意义,可有效减少血栓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黄贵芝陈光华魏燕旋梁梅冰庞少波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栓塞护理干预
慢性伤口周围脆弱皮肤管理的集束化策略及效果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对慢性伤口周围脆弱皮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在特需病房接受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40例,按住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伤口,即常规清洗、清创...
曹何琼郑春霞魏燕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对照组患者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进行内科治疗和常规的医学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积极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和随访护理等。在患者出院之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与护理后血压水平、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疾病的了解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血压明显降低且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高血压治疗有效率、服药的依从性和对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显著比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小(P<0.01)。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健康感觉、睡眠质量、躯体感觉、认知功能和生活满足感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1)。结论优化护理干预可以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改善,有助于提高老年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魏燕旋黄桂芝梁梅冰吴丽英郑春霞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生活质量
渐进性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对腹腔镜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渐进性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对腹腔镜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3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腹部不适相关护理、吸氧、毫米波治疗、协助早期下床活动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渐进性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分别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记录患者胃肠道不适的发生情况及采用匹兹堡(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测定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开始疼痛时间比对照组延迟,开始疼痛的时间、手术后12 h和手术后24 h患者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减轻明显(P<0.01);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渐进性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后患者PSQI总分<8分的患者较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曹何琼邓春梅郑春霞魏燕旋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疼痛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5.66%、1.89%,低于对照组的20.75%和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其对相关知识技能的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与死亡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魏燕旋陆茹茵黄贵芝郑春霞周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SWOT分析法在特需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在特需病房护理管理中如何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制订个性化措施,评价临床护理质量。方法运用SWOT分析法对特需病房护理管理的内部优势因素(strenths)、弱点因素(weaknesses)和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威胁因素(threats)进行调查并按一定的次序排列成矩阵形式,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各因素相互匹配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制订相应对策。于SWOT分析法应用到特需病房的护理管理前选择30例患者,应用后选择40例患者,进行应用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实施SWOT分析法后基础护理、Ⅰ级护理、健康教育质量、患者满意度及病房管理等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SWOT分析法直观,使用简单,具有平衡陛和系统性,适用于特需病房的临床护理管理。
曹何琼郑春霞吴丽英魏燕旋
关键词:特需病房SWOT分析法护理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