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怀球

作品数:154 被引量:58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8篇皮肤
  • 15篇孢子丝菌
  • 11篇申克孢子丝菌
  • 9篇癣菌
  • 9篇真菌
  • 8篇生物信息
  • 8篇生物信息学
  • 8篇念珠菌
  • 8篇疗效
  • 7篇性病
  • 7篇念珠
  • 7篇尿道
  • 6篇蛋白
  • 6篇白念珠菌
  • 5篇性病学
  • 5篇真菌病
  • 5篇皮肤性病
  • 5篇皮肤性病学
  • 4篇须癣
  • 4篇须癣毛癣菌

机构

  • 97篇中山大学附属...
  • 19篇中山医科大学...
  • 15篇中山大学孙逸...
  • 7篇中山大学
  • 7篇广东省皮肤性...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广东省皮肤病...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18篇黄怀球
  • 62篇赖维
  • 47篇陆春
  • 40篇朱国兴
  • 31篇万苗坚
  • 31篇张静
  • 17篇李美荣
  • 16篇冯佩英
  • 16篇张晓辉
  • 14篇苏向阳
  • 14篇陈荣章
  • 13篇薛汝增
  • 13篇张玉清
  • 11篇尹颂超
  • 10篇许庆芳
  • 8篇马寒
  • 8篇张玉清
  • 7篇袁立燕
  • 7篇龚子鉴
  • 7篇张云青

传媒

  • 15篇岭南皮肤性病...
  • 12篇中国真菌学杂...
  • 12篇皮肤性病诊疗...
  • 8篇临床皮肤科杂...
  • 8篇中山大学学报...
  • 7篇中华皮肤科杂...
  • 7篇中国皮肤性病...
  • 5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12篇2006
  • 3篇2005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殖器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分析:附5例报告
2014年
目的探讨生殖器坏疽性脓皮病(PG)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生殖器P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均表现为局限于生殖器的典型溃疡,大小不一,边缘隆起潜行,中央坏死,伴明显疼痛。1例并发阴茎瘘管,1例并发睾丸外露。所有病例在抗感染、局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好转出院。结论生殖器PG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皮肤溃疡,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是首选治疗药物。
张云青黄怀球尹颂超李欢赖维
关键词:生殖器坏疽性脓皮病
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为评价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 方法 :对 6 0例寻常痤疮随机分为二组治疗 ,A组 (30例 )用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 ,B组 (30例 )用二甲胺四环素胶囊治疗 ,治疗时间均为 2 1天 ; 结果 :治疗前后 ,A组和 B组的炎性皮损数减少明显 (P<0 .0 5 ) ;盐酸多西环素胶囊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治疗寻常痤疮有效 。
万苗坚赖维陆春黄怀球朱国兴苏向阳
关键词:盐酸多西环素痤疮胶囊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1周与咪康唑乳膏1周、4周治疗趾间型足癣的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1%特比萘芬乳膏1周、2%硝酸咪康唑乳膏1周、4周治疗趾间型足癣的疗效、安全性及复发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入选患者分层随机分为3组,包括特比萘芬1周组(特比萘芬外用每日2次连续1周后再使用3周安慰剂)、咪康唑1周组(咪康唑每日2次连用1周+3周安慰剂)和咪康唑4周组(咪康唑每日2次连用4周),用药后第1、3、4、6、9、12周随访进行临床、真菌学评估。结果152例真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进入疗效分析。4周随访时,特比萘芬1周组,咪康唑4周组和咪康唑1周组的真菌治愈率分别为94.7%、87.8%和82.6%;3组综合疗效有效率分别89.5%、81.6%和63.0%;第12周随访时,3组真菌复发率分别为12.96%、13.95%和21.05%;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分别为2.38%、2.38%和3.57%。结论外用1%特比萘芬乳膏1周治疗趾间型足癣与外用咪康唑乳膏4周疗效和复发率相近。
李岷张建中王家俊章强强温海顾军曾凡钦赖维姚晨张文娟顾菊林徐红陈江汉毕新岭张军民黄怀球朱敏张超英李莉吕桂霞沈永年刘维达
关键词:抗真菌药临床研究性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男性尿道多发性尖锐湿疣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男性尿道多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ALA-PDT治疗10例男性尿道多发性尖锐湿疣。结果:经3次治疗后,10例患者疣体完全脱落,未出现瘢痕及尿道狭窄。随访3个月,1例在治疗结束后50 d复发,1例56 d复发。结论:ALA-PDT治疗男性尿道多发性尖锐湿疣安全、有效。
薛汝增黄怀球赖维朱国兴马寒许庆芳张静
关键词:尖锐湿疣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申克孢子丝菌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耐伊曲康唑申克孢子丝菌的超微结构特征,为申克孢子丝菌的临床鉴定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玻片法培养申克孢子丝菌,处理后在电镜下观察、拍照及测量。结果孢子丝菌标本图像清晰立体,可见假轴状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通常为孤立、直立生长,圆锥顶端相对,沿着菌丝轴增殖扩散,形成群集的细齿状的分生孢子链,分生孢子链较长,可弯曲。分生孢子为卵形,细长,约2.0μm×3.5μm大小,透明,表面不光滑,有不规则凹陷。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申克孢子丝菌临床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黄怀球袁立燕张静钟毅赵静张晓辉薛汝增李美荣陈荣章李文娟
关键词:申克孢子丝菌扫描电镜
氨苯砜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氨苯砜(DD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例DD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在服用DDS21~40d后起病,以皮损或发热为首发症状,都伴有皮肤或巩膜黄染;均有浅表淋巴结增大,6例有肝大,3例脾大;3例有胸腔或腹腔积液;血常规示6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2例出现异形淋巴细胞,3例单核细胞增多;8例均有肝功能异常和贫血。结论:DD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皮损、黄疸、淋巴结增大、贫血及肝脏损害等,其治疗遵循重症药疹的治疗原则。开始要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减量不宜过快。
许庆芳黄怀球朱国兴赖维陆春顾有守
关键词:氨苯砜综合征药物
Toll样受体对临床常见侵袭性真菌识别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张静张晓辉黄怀球薛汝增
关键词:TOLL样受体病原真菌
两种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赖维朱国兴杨慧兰程文海陆春黄怀球万苗坚
关键词:氯雷他定
足部浅部真菌感染临床诊断与真菌学检查结果的差异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仅凭临床表现判断足部浅部真菌感染种类的准确率及临床诊断、真菌镜检和培养结果之间的符合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5月~2007年10月到本科门诊就诊,由我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拟诊为足部浅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取皮屑做真菌镜检和培养,计算其真菌学检查阳性率及临床诊断、真菌镜检和培养结果之间的符合率。结果:确诊患者中临床诊断和真菌镜检结果的符合率为61.21%,临床诊断和真菌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33.62%,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同时阳性的概率为68.10%;另外,在确诊患者中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混合感染率为8.62%。结论:仅根据临床表现判断足部真菌病种类的准确率不高,真菌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混合感染值得重视。
刘丽赖维龚子鉴张玉清陈荣章陆春黄怀球马寒
关键词:足部真菌感染真菌镜检真菌培养
雌激素和Candidalysin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主要由白念珠菌(CA)引起。增加外周血雌激素水平如怀孕、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和激素替代疗法等增加VVC易感性。雌激素可通过调控CA菌丝生长、宿主固有免疫细胞和阴道上皮细胞的免疫功能等多种方式影响VVC进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Candidalysin(CL)是一种对黏膜感染至关重要的真菌肽毒素,在CA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CL由ECE1基因编码,雌激素调控ECE1表达。本文就雌激素和CL与VVC之间相关性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明确雌激素和CL在VV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夏婷婷黄怀球
关键词:白念珠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雌激素炎症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