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5篇药物
  • 9篇用药
  • 9篇输液
  • 9篇静脉
  • 7篇小儿
  • 7篇合理用药
  • 6篇药物配置
  • 6篇注射液
  • 5篇药物配置中心
  • 5篇静脉药物
  • 5篇静脉药物配置
  • 5篇静脉药物配置...
  • 5篇急性
  • 4篇治疗小儿
  • 4篇配伍
  • 4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4篇静脉输液
  • 3篇药房
  • 3篇药物经济学

机构

  • 4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市第二人...

作者

  • 43篇黄晨
  • 30篇诸林俏
  • 6篇王增寿
  • 5篇周璇
  • 5篇朱光辉
  • 4篇苏素红
  • 3篇鲍仕慧
  • 3篇吴瀛达
  • 3篇陈丽佳
  • 2篇张秀霞
  • 2篇陈益平
  • 2篇黄成坷
  • 2篇乔丽曼
  • 1篇戚双双
  • 1篇池迎迎
  • 1篇计佩影
  • 1篇王雅蘋
  • 1篇马爱珠
  • 1篇蒋硕民
  • 1篇连庆泉

传媒

  • 10篇中国药物与临...
  • 7篇海峡药学
  • 6篇中国药业
  • 4篇医药导报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药学实践杂志
  • 2篇儿科药学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广东药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2006年浙...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孢米诺钠与利巴韦林配伍稳定性考察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分别于25℃和37℃条件下考察头孢米诺钠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NS)及5%葡萄糖注射液(5%GS)中8h内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8h内不同时间点配伍液中头孢米诺钠与利巴韦林的含量,同时考察配伍后pH值、外观及吸收曲线的变化。结果配伍液在8h内外观、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两药在NS及5%GS中配伍稳定性良好。
黄晨诸林俏
关键词:头孢米诺钠利巴韦林配伍稳定性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简述细菌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 ,并着重阐述 β-内酰胺酶抑制的特点及其常见的复合制剂在临床的应用 ,以解决日趋严重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
诸林俏黄晨
关键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莪术油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评价莪术油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流行性腮腺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静滴莪术油10mg/(kg·d),qd;对照组47例给予利巴韦林,均6d为一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9%,对照组80.9%,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莪术油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有明显疗效。
诸林俏黄晨
关键词:莪术油流行性腮腺炎利巴韦林药物治疗疗效
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IRAB)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及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06株IRAB中,分离率居前3位的临床科室依次为ICU、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分别占51.9%、12.3%、8.5%;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最高,占68.9%;106株IRAB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1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7.6%。结论 IRAB医院感染和多药耐药性严重,出现了泛耐药菌株,医院应重视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尤其要关注泛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流行。
黄晨诸林俏
关键词: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耐药性
我院不合理静脉输液用药分析
静脉输液是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常规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病人静脉输液给药方式的比例高达70%以上,高出国外20%~30%。添加药物的输液量占输液量的40%~65%。鉴于药物的理化特性、剂型、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多药合...
诸林俏周璇黄晨
关键词:用药分析静脉输液溶媒选择不合理处方盐酸万古霉素不合理用药处方
文献传递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标本来源、分布科室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196株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居前3位的临床科室依次为ICU、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分别占24.5%、18.4%、15.3%;痰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最高,达78.1%;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较低外,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上应根据其临床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理抗菌药物。
诸林俏黄晨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2006—2008年温州某医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近几年来,我院的麻醉药品用药量在迅速上升.因此对其临床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住院药房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麻醉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提供参考。
诸林俏陈靖黄晨
关键词:麻醉药品住院药房药品应用统计分析药品使用
临床输注条件下核黄素磷酸钠的光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在临床输液过程中采取避光措施的实际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模拟临床输注条件,将核黄素磷酸钠与不同溶媒配伍,在避光与非避光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对配伍液pH和降解程度进行考察。结果核黄素磷酸钠配伍液的pH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在避光条件下,核黄素磷酸钠配伍液24 h稳定;在模拟临床非避光条件下,其配伍液在24,2,4 h的降解分别为1.72%,7.21%,33.93%(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和4.18%5,.06%1,3.29%(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结论核黄素磷酸钠与溶媒配伍后在室温避光条件下24 h内稳定,在模拟临床非避光条件下24 h内降解较大,建议临床输注时在输液包装上套上避光输液套。
乔丽曼黄晨张慧汤尘尘
关键词:核黄素磷酸钠光稳定性临床输注
3种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3种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头孢硫脒(A组),头孢呋辛钠(B组)、头孢曲松钠(C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成本分别为2346.40、2659.70、3020.5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92.16%、91.67%(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450.80、2885.96、3294.97。结论A组方案较佳。
黄晨诸林俏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
美洛西林治疗小儿急性菌痢32例疗效观察
2000年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32例ivgtt美洛西林100~200mg/(kg·d),bid;对照组30例po氟嗪酸15mg/(kg·d),tid。均7~10d为一个疗程。结果:2组治愈率及临床症状平均恢复正常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洛西林可作为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的有效而安全的抗生素。
黄晨陈益平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美洛西林药物疗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