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电池
  • 7篇锂离子
  • 5篇锂离子电池
  • 5篇离子
  • 5篇离子电池
  • 4篇正极
  • 4篇正极材料
  • 3篇电池正极
  • 3篇电池正极材料
  • 3篇热电池
  • 3篇溅射
  • 3篇负极
  • 3篇负极材料
  • 3篇磁控
  • 3篇磁控溅射
  • 2篇锂离子二次电...
  • 2篇锂离子二次电...
  • 2篇锰盐
  • 2篇尖晶石
  • 2篇尖晶石结构

机构

  • 8篇天津巴莫科技...
  • 4篇南开大学
  • 2篇天津电源研究...
  • 1篇信息产业部
  • 1篇天津力神电池...

作者

  • 11篇黄来和
  • 8篇吴孟涛
  • 4篇周作祥
  • 4篇杨化滨
  • 3篇周大桥
  • 3篇宋英杰
  • 3篇张宏芳
  • 3篇伏萍萍
  • 2篇杜晨树
  • 2篇徐宁
  • 2篇陈菁菁
  • 1篇刘延东
  • 1篇王浩光
  • 1篇董树本
  • 1篇宋海德
  • 1篇伊宇
  • 1篇周耀宗
  • 1篇高俊奎
  • 1篇肖彩英
  • 1篇孟凡玉

传媒

  • 2篇电源技术
  • 1篇电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与物...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Sub>x</Sub>Co<Sub>y</Sub>La<Sub>z</Sub>Mn<Sub>(2-y-z)</Sub>O<Sub>4</Sub>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Li<Sub>x</Sub>Co<Sub>y</Sub>La<Sub>z</Sub>Mn<Sub>(2-y-z)</Sub>O<Sub>4</Sub>其...
周大桥吴孟涛黄来和陈菁菁
文献传递
现代热电池电极材料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8
2000年
现代热电池基本电化学体系是锂合金 二硫化铁 (LiMx FeS2 )。锂铝 (LiAl)、锂硅 (LiSi)合金已广泛应用 ,三元锂合金也有报道 ,锂硼 (LiB)合金由于几乎完美的特性 (高电位、高容量 )现已引起人们特别关注。FeS2 电压较低 ,但容量大 ;五氧化二钒 (V2 O5)、锂钒氧 (LVO)等其它正极材料电压高、容量较小。热电池发展方向是大功率、长寿命 ,寻找新的热电池正极材料替代现有的FeS2
高俊奎黄来和
关键词:热电池锂合金正极材料电极材料
可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包括正电极、负电极、插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隔膜以及有机电解液,其中的负电极的活性材料为亚微米级钛酸锂,正电极的活性材料为锰酸锂(LiMn<Sub>2</Sub>O<Sub>4</...
吴孟涛徐宁肖彩英周大桥孟凡玉黄来和
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用“三明治”型Si/Fe/Si薄膜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得到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Si/Fe/Si薄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和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EDXS)结果表明,该薄膜循环前总厚度为3.2"m,循环200周后体积膨胀率为265%.在1.5-0.005V(vsLi+/Li)和0.1mA·cm-2条件下,该薄膜电极首次吸锂量为1.85mAh·cm-2,70周后放锂量达最大值0.84mAh·cm-2,200周后放锂量仍维持在0.55mAh·cm-2,为最高放锂量的66%.惰性材料铁的加入一方面提高了薄膜的导电性和电极的面积比容量,有效抑制了电压滞后效应;另一方面有效抑制了活性物质硅的体积膨胀,保持了薄膜较好的循环充、放电性能.
张宏芳伏萍萍宋英杰杜晨树杨化滨周作祥吴孟涛黄来和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磁控溅射
亚微米Li4Ti5O1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应用改进固相合成法制备亚微米Li4Ti5O12锂离子电池材料.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度分析分别显示:物相单一且粒度均匀,D50为0.886μm,属于亚微米级材料.合适的粒度和分布使得该材料展示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以其装配的半电池中,0.1C首次放电容量为165 mAh/g,5C时放电容量可达107 mAh/g,10C时仍可达到54 mAh/g.
杜晨树杨化滨周作祥吴孟涛黄来和徐宁
关键词:钛酸锂固相合成亚微米倍率性能
锂铝-二硫化铁热电池发展现状被引量:2
1999年
简要论述了天津电源研究所(TIPS)锂铝合金-二硫化铁热电池发展现状。采用新型FeS2阴极添加剂及独特的添加工艺,有效消除了放电初期电压峰,显著地提高了电池工作电压精度。介绍了在缩短激活时间、降低内阻、提高电池大电流工作能力和脉冲放电能力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在1.5A/cm2电流密度下,其内阻一般不超过0.3Ω,在4A/cm2~5A/cm2电流密度下,其内阻可控制在0.6Ω~0.8Ω范围内。此外,本文还介绍了锂铝合金-二硫化铁热电池的环境适应能力。电池可在-50℃~+85℃温度环境下正常工作,在激活状态下,电池可承受1078m/s2的离心作用和30000m/s2~35000m/s2作用时间6ms~8ms的瞬时冲击。在非工作态下,可承受150000m/s2~180000m/s2的冲击。
董树本刘延东黄来和
关键词:热电池电压精度脉冲放电
锂离子电池用非晶硅薄膜负极材料的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得到了厚度约2μm的非晶硅薄膜。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该硅电极在电化学吸、放锂循环后体积膨胀率为300%,但电池依然保持良好的循环寿命。在1.5 ̄0.005V(vsLi+/Li)和0.1mA·cm-2条件下,该薄膜电极循环100次后容量仍能保持在0.47mAh·cm-2以上,为初始容量的84%。每周容量衰减率仅为初周的0.16%。HRTEM和SAED结果表明,该薄膜在电化学吸、放锂循环后仍为非晶态,这可能是其具有良好电化学循环寿命的主要原因。
伏萍萍宋英杰张宏芳杨化滨周作祥吴孟涛黄来和许刚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非晶硅薄膜磁控溅射循环寿命
锂离子电池用非晶态Si/Al/Si薄膜负极材料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Si/Al/Si三层薄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结果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和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EDS)结果表明,该薄膜总厚度约为4.0μm,循环100周后体积膨胀率为225%.在1.5~0.005V(vs.Li+/Li)和0.1mA/cm2条件下,该薄膜电极前5周衰减较快,而后趋于平缓.首次放锂量为0.88mA.h/cm2,循环5周后,放锂量为0.71mA.h/cm2,100周后的放锂量仍能保持在0.61mA.h/cm2.研究结果表明,Al的加入有效地抑制了Si膜的体积膨胀,使之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交流阻抗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极化电阻首先从46.9Ω.cm2(第1周)降低到36.2Ω.cm2(第50周),而后又升高到47.3Ω.cm2(第100周).Al的加入提高了Si膜的导电性,有效地降低了其极化电阻,改善了Si膜的电压滞后现象.
宋英杰张宏芳伏萍萍杨化滨周作祥吴孟涛黄来和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磁控溅射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发展趋势
新型材料的应用,促进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迅猛发展。闷内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的发展已呈蓬勃之势,这样对国内相应的电池材料需求就尤显迫切。本文重点对国内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所用正极材料的现状、发展进行介绍。
黄来和吴孟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磷酸铁锂
文献传递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Sub>x</Sub>Co<Sub>y</Sub>La<Sub>z</Sub>Mn<Sub>2-y-z</Sub>O<Sub>4</Sub>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Li<Sub>x</Sub>Co<Sub>y</Sub>La<Sub>z</Sub>Mn<Sub>(2-y-z)</Sub>O<Sub>4</Sub>其...
周大桥吴孟涛黄来和陈菁菁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