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毓文
- 作品数:27 被引量:55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发育进程中活性氧的代谢被引量:36
- 1997年
- 为进一步认识活性氧化谢同雄性不育的联系,本文研究了油菜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育系与保持系的活性氧代谢的差异。
- 张明永梁承邺段俊黄毓文
- 关键词: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活性氧
-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幼穗发育过程中的多胺代谢被引量:14
- 1998年
- 在幼穗发育过程中,不育系和保持系幼穗多胺含量先剧降后稳定或略回升,精氨酸脱羧酶活性快速下降,而二胶和多胺氧化酶活性缓慢下降。从雌雄蕊形成期到花粉母细胞形成期,不育系的多胺含量和精氨酸脱羧酶活性明显低于保持系;不过,两系二胺氧化酶和多胺氧化酶活性却差别不大。外施D-Arg抑制两系Put合成,也抑制以Put为前体的Spd的合成;外施MGBG抑制Spd和Spm的合成;同时,D-Arg或MGBG对不育系花粉育性影响不大,但明显降低保持系花粉育性,D-Arg+MGBG对花粉育性的降低效应更强;Put和pd+Spm可抵消(或部分抵消)D-Arg和MGBG的降低效应。且Put+Spd+Spm能使不育系花粉的育性得以轻度恢复。
- 田长恩梁承邺黄毓文刘鸿先
- 关键词:多胺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
- 苦丁茶愈伤组织的诱导与褐变抑制被引量:8
- 2000年
- 以叶片为材料,对苦丁茶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及褐变调控的研究表明:(1)苦丁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均以 MS附加 BA2.0 mg L-1和 NAA 4.0 mg L-1的培养基效果最好;(2)0.1%的植酸可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生长、抑制褐变,而硫代硫酸钠效果最差;(3)连续培养40—50 d愈伤组织增长倍数达到最大值;(4)继代27次以后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开始下降.这些条件为下一步细胞培养生产苦丁茶甙等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基础.
- 祝骥姚汝华黄毓文梁承邺
- 关键词:苦丁茶愈伤组织诱导褐变抑制试管苗
- 木薯的组织培养和基因转化被引量:19
- 1999年
- 木薯是重要的热带作物之一, 其块根富含淀粉, 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近5 亿人粮食的主要来源。简单介绍近年来运用生物技术改良木薯的研究进展。
- 李洪清李美茹梁承邺黄毓文
- 关键词:木薯基因转化育种粮食作物
- 水稻杂种优势生理生化基础及优势预测研究
- 梁承邺肖翊华王永锐邓鸿德杨福愉王桂元黄毓文刘文芳邢菁如陈坤朝潘小娟陈克成吴京华等
- 1994年获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地市级奖)成果简介:该项研究经过5年的分工合作攻关,对水稻产量优势有关的许多重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1.从多种代谢途径,生理生化...
- 关键词:
- 关键词:杂交水稻生理生化基础
-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在广州的育性表现及光温反应特性研究被引量:3
- 1994年
- 对12个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在广州的育性测定表明:12个不育系在夏季都有一个不育期,但不育性稳定程度不尽相同,以W6111s和W6154s育性波动较大.其中9个不育系在早晚季各有一个长短不一的可育期,KS—9仅见第二可育期,KS—14则未见可育期.在晚季,7001s,N5088s,农垦58s和8902s可育恢复较好,可育期明显,而其余7个不育系仅能部分恢复正常.光温处理表明:7001s,N5088s,8902s,农垦58s和8912s为光敏型,长日条件下不育性受温度影响不大,但短日条件下不育性恢复程度与温度有一定关系.W6154s和W8013s,培矮64s,KS—14和KS—9为温敏型.W6154s和W8013s转育起始温度在24—27℃间,KS—14和培矮64s则在刀一24℃间.
- 张明永梁承邺黄毓文陈宝源
- 关键词:光周期雄性不育光温敏核不育育性
- CMS水稻不同器官的膜脂过氧化水平被引量:38
- 1997年
- 比较了CMS水稻不育系珍汕97A及其同核异质保持系珍汕97B的叶片、幼穗和花药中的膜脂过氧化、活性氧水平及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可育花药相比,不育花药中H_2O_2和O_2水平较高,丙二醛(MDA)含量也高,而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则较低,幼穗中,不育系的H_2O_2和MDA含量高于保持系,其它指标基本无差异,叶片中不育系H_2O_2含量较高。说明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活性氧代谢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生殖器官中,特别于花药中;叶片与幼穗中虽有H_2O_2的差异,未对除花药外的器官的生长发育造成明显影响。
- 张明永梁承邺段俊黄毓文刘鸿先
-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膜脂过氧化
-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花药中的某些生化代谢特点被引量:15
- 1995年
-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单核早期的不育花药的线粒体呼吸速率和LOX活性分别较可育株低11.9%和5%,而单核晚期相应较可育株低18.4%和17.3%。花药发育从单核期至三核期,可育花药的AsA和GSH含量增高,而不育花药仅分别相当于可育株的35—55%和22—32%,并有脂质氢氧化物积累。随着花药发育,可育花药的AsA-POD,GR和6-GPDH活性逐有增高,至三核期达到最高。而不育花药,随花粉败育,在单核早期至三核期,AsA-POD,GR和6-GPDH活性逐渐降低,至三核期,其活性分别为可育株的26%,22%和19%,不育花药的ME和MDH活性亦较可育株低。IDH活性在单核晚期为可育株的47—80%。细胞还原势低是不育花药特征之一。低的还原势可能导致活性氧代谢失调和花药不育。
- 梁承邺陈贤丰孙谷畴黄毓文林植芳
- 关键词:核不育水稻生化代谢
- 杂交水稻开花结实期间叶片衰老被引量:123
- 1997年
- 在杂交水稻开花期间,通过剪去穗部部分枝梗和叶片等处理,形成不同的库源比,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和结实率的测定表明,杂交水稻组合的库源矛盾大,叶片衰老快;但谷粒数与旗叶面积比不一定高,降低库源比,能明显减缓杂交水稻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及倒3、4、5片叶叶绿素含量的平均值与旗叶叶绿素含量的比率的下降和丙二醇含量的升高。这些都说明杂交水稻叶片功能早衰与其库源矛盾较大有关。
- 段俊梁承邺黄毓文
- 关键词:水稻杂交水稻叶片衰老开花结实期
-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中幼穗和花药的某些生理指标变化被引量:12
- 1994年
-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Photoperiod/temperature-sensitivegenicmale-sterilerice,简称P/TGMR)89025和培矮64s在秋季从不育阶段经半不育阶段向可育阶段转变进程中,对其花粉母细胞形成期(Ⅴ)、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Ⅵ)的幼穗和成熟花药(Ⅷ)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se,简称POD)、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简称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活性测定表明,幼穗和花药相同发育时期的酶活性随正常花粉的比率升高而增加,但以成熟花药中增加最多.并伴有丙二醛(Malonaldehyde,简称MDA)含量减少.表明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可能与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花粉败育有关,且自由基代谢变化在幼穗发育中期即已开始.
- 张明永梁承邺黄毓文黎垣庆
- 关键词:雄性不育水稻育性转换幼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