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扎鲁特-山东±800kV直流输电线路外绝缘污秽分区及绝缘配置研究
- 污秽外绝缘问题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中关键的问题之一.本文对扎鲁特-山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污秽情况进行了沿线调研.重点收集了环境、气象、工业污染、盐碱地等数据,对线路途经地区的输变电设备运行情况、污秽测量...
- 田亮黄瑞平周军刘博王晰
- 关键词:直流输电线路外绝缘配置
- 文献传递
- 1000kV直流高压分压器的比对与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8
- 2012年
- 随着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全面启动,直流输电电压等级也由500 kV提高到800 kV。为了使现有的特高压直流电压发生器的工作电压满足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的需要,将澳大利亚国家计量院研制的1 000 kV直流高压分压器测量系统作为标准直流高压分压器,采用电压比测量方法,与户内1 800 kV直流高压分压器进行了比对试验。通过对测量不确定度各项影响分量的综合评定,表明1 800 kV直流高压分压器在1000 kV工作电压下的分压比变化率小于0.5%,能满足开展特高压直流绝缘技术研究和特高压直流设备相关产品检测工作的需要。
- 毛艳李庆峰李毅黄瑞平魏杰
-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
- ±500kV换流站直流场主设备典型外绝缘故障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7
- 2012年
- ±500 kV点对点输电线路已成为我国"大区联网"的重要方式。统计归纳了我国在运的±500 kV点对点输电线路的基本情况,对比了各直流系统换流站主设备的外绝缘配置,提出引起直流场主设备主要外绝缘故障的原因,即外绝缘配置不足、复合外绝缘表面憎水性下降或丧失和主设备的设计缺陷,并分别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将换流站直流场主设备的放电类型进行了分类,指出发生过Ⅱ和Ⅲ类放电的设备,应在设备停运后喷涂室温硫化硅橡胶涂料或加装增爬裙。
- 魏杰高海峰黄瑞平宿志一陕华平
- 关键词:直流系统换流站主设备外绝缘
- 隔雨伞改善超、特高压变电站外绝缘大雨闪络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为得到隔雨伞对染污交流空心套管大雨闪络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模拟试验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5m长、不同伞形的表面脏污瓷空心套管,模拟了大雨条件下这些套管的闪络,获得了套管的闪络特性。同时对套管在淋雨状态下,施加电压后电弧起始、发展、直至闪络或耐受的全过程,以及同步的泄漏电流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爬电距离相近条件下,装有4片隔雨伞和8片隔雨伞的套管最大淋雨耐受电压分别比无隔雨伞时提高了72.7%和127.3%;隔雨伞的存在影响了套管湿润状态、分隔雨帘的形成并阻挡了电弧的串接,使泄漏电流从0增大至最大值或至闪络的时间减小;隔雨伞能够大幅度提高套管在大雨情况下的耐受电压。以上情况也说明,在选择套管或支柱的户外绝缘时,爬电距离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
- 于昕哲周军横井清吾近藤邦明前田元宏黄瑞平
- 关键词:大雨闪络特高压交流泄漏电流
- 湖北电网特高压直流线路沿线污秽对比分析
- 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严重威胁电网运行安全,特别是特高压直流线路其特有的重要地位,是电力系统重点防范对象,本为对特高压直流线路沿线污秽分布及交直流污秽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为防范特高压线路污闪事故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 朱昌成黄瑞平史天如
- 关键词:直流线路特高压污秽
- 绝缘子伞形对直流污闪电压气压下降指数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绝缘子的污闪电压随着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并且绝缘子伞形不同,其降低的程度也不相同,然而对于产生下降程度不同的原因却不清楚。为研究绝缘子伞形结构影响其直流污闪的气压下降指数的原因,设计了模拟绝缘子伞形结构的物理模型,在北京(50m)和西藏(4300m)开展人工污秽试验,得到不同伞形结构条件下的直流污闪电压,并通过高速摄影仪观察试验过程中伞裙间电弧发展的规律。试验发现:不同伞形结构,其直流污闪电压的气压下降指数不同,且伞裙间的电弧发展可以分为沿面发展、稳定桥接和跨接3种情况。在对不同伞形、不同海拔条件下,伞裙间每种电弧发展形式的概率进行统计后发现:伞伸出越大、伞间距越小则稳定桥接和跨接概率越大,且相同伞裙结构条件下,高海拔地区跨接比例要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进而通过分析泄漏距离利用率与伞裙间电弧发展概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伞裙间电弧发展形式的差异是造成气压下降指数不同的主要原因。
- 李健周军关志成王黎明黄瑞平
- 关键词:绝缘子直流
- 沿绝缘表面空气间隙击穿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前,针对染污绝缘表面局部电弧发展机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电击穿过程;另一种认为是热击穿过程。论证两种观点的关键在于判断局部电弧弧根处的场强是否达到弧根前端空气间隙的击穿强度。虽然关于空气间隙的击穿强度的研究工作较多,但是目前还缺少沿绝缘表面空气间隙击穿特性的研究。笔者旨在研究沿绝缘表面空气间隙的击穿特性,分析其与纯空气间隙击穿特性的差别以及海拔因素的影响,同时在试验中考虑绝缘介质表面染污状态包括洁净干燥表面、染污干燥、染污自然受潮以及染污饱和受潮等对其击穿特性的影响。试验首次测量得到了沿绝缘表面空气间隙在不同表面状态、不同气压条件下的击穿强度。测量结果表明:绝缘表面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间隙的击穿强度,且间隙越短,影响程度越大;沿绝缘表面的空气间隙击穿强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但是其随海拔下降程度要小于纯空气间隙的下降程度。通过对比局部电弧弧根附近场强的测量值和绝缘表面空气间隙的击穿强度发现:弧根前端的电场强度能够达到沿绝缘表面空气的击穿强度,说明局部电弧前段发生电击穿是可能的,因此在对污闪过程进行建模分析中需要考虑弧根前端空气间隙的电击穿过程。
- 李健周军黄瑞平梅红伟关志成王黎明
- 关键词:空气间隙电击穿
- 高海拔500 kV输电线路绝缘子污闪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针对500 kV交流输电线路高海拔问题,利用西藏高海拔实验基地人工污秽实验室和北京人工污秽实验室,分别对500 kV输电线路工程用典型绝缘子进行了高海拔真实环境和平原地区下的不同污秽条件的人工污秽实验,得到了典型盐密下的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以及闪络电压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 罗强王强罗鸣黄瑞平张劲骁
- 关键词:KV输电线路外绝缘污秽闪络海拔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