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庆梅

作品数:45 被引量:29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细胞
  • 12篇血小板
  • 11篇流式细胞
  • 11篇流式细胞术
  • 7篇艾滋病
  • 7篇病毒
  • 5篇艾滋病病毒
  • 4篇蛋白
  • 4篇血小板活化
  • 4篇免疫
  • 4篇抗体
  • 4篇HIV-1
  • 4篇标志物
  • 3篇丹参
  • 3篇血小板膜
  • 3篇血小板膜糖蛋...
  • 3篇阴道
  • 3篇阴道假丝酵母...
  • 3篇阴道假丝酵母...
  • 3篇荧光

机构

  • 24篇暨南大学第四...
  • 14篇广州市红十字...
  • 12篇广州市疾病预...
  • 5篇广东药科大学
  • 4篇暨南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45篇黎庆梅
  • 10篇吴昊
  • 8篇梁彩云
  • 7篇陈辉
  • 6篇高凯
  • 6篇洪介民
  • 6篇蔡衍珊
  • 5篇郭壮波
  • 5篇徐慧芳
  • 4篇韦建瑞
  • 3篇邓敏端
  • 3篇李彪
  • 2篇彭湘明
  • 2篇陈琳磊
  • 2篇麦惠霞
  • 2篇戴丽冰
  • 2篇郭顺华
  • 2篇何雅军
  • 2篇张云松
  • 2篇李强

传媒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3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广东药学院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第七届粤桂琼...
  • 1篇疾病监测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与阴道局部Th17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滴虫性阴道炎(TV)、细菌性阴道病(BV)阴道局部Th17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4月就诊及进行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分为VVC组(27例)、RVVC组(20例)、TV组(20例)、BV组(20)、对照组(20例)。留取阴道灌洗液,采用ELISA法检测其IL-17AF和IL-23浓度。结果 1各组间阴道灌洗液中IL-17AF表达水平:RVVC组与VVC组明显高于TV组、BV组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RVVC组与VV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V组、BV组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也没有显著性(P>0.05)。2各组间阴道灌洗液中IL-23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阴道局部IL-17AF可能在人体抵抗假丝酵母菌的急性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可能不是影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Th17细胞在滴虫性阴道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方面的作用可能是极为有限的。在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中,阴道局部IL-23可能不是Th17细胞作用的主要调节因素。
邓敏端黎庆梅兰玉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
肺癌及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2012年
目的探讨化疗对肺癌及乳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15例肺癌及5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化疗前后恶性肿瘤组抑制性T淋巴细胞(T_s)百分率升高,而辅助性T淋巴细胞(T_h)百分率降低,T辅助/T抑制(T_h/T_s)比值显著降低;与化疗未缓解组比较,化疗缓解组T_s百分率所占比例下降,而Th细胞百分率及T_h/T_s比值上升。结论肺癌及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化疗缓解后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改善,但仍低于正常组。
黎庆梅陈辉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化疗
广州市2008-2015年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注射吸毒人群HIV-1感染者耐药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注射吸毒人群(IDU)HIV-1感染者耐药株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08-2015年新确证HIV-1抗体阳性、现住址为广州市、传播途径为注射吸毒、确证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 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提取HIV-1 R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pol区蛋白酶(PR)基因全序列与反转录酶(RT)基因部分序列并测序后,提交到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做耐药分析。结果 518例HIV感染者中,有407例(78.57%)血清样本成功获得pol区基因片段。年龄18~64(37.44±8.14)岁,男性占89.68%(365/407),汉族占89.93%(366/407),未婚者占55.28%(225/407),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83.78%,341/407)。HIV-1亚型以CRF07_BC为主(47.18%,192/407),CRF01_AE占23.83%(97/407)和CRF08_BC占22.85%(93/407),其他亚型占6.14%(25/407)。总耐药率为3.44%(14/407),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率为1.47%(6/407),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率为0.25%(1/407),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率为1.72%(7/407)。突变发生率为12.29%(50/407),蛋白酶区和核苷类反转录酶区未检出主要耐药突变,非核苷类反转录酶区中V179E突变率更高的是其他亚型和CRF07_BC亚型,其他亚型中的CRF55_01B亚型8例全部发生此突变;E138A突变率最高的是CRF08_BC亚型,为3.23%。有2例病例对NNRTIs的4种药物全都耐药。结论 2008-2015年广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 HIV-1感染者的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IDU HIV-1感染者对现有抗病毒治疗药物敏感。应加强IDU HIV-1感染者的耐药监测,控制耐药性毒株多重、交叉耐药的流行。
徐理倩韩志刚张亚丽吴昊高凯黎庆梅徐慧芳蔡衍珊夏云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注射吸毒人群耐药
富血小板血浆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vessel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及体外形成血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系,二次离心法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将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含5%、10%、20%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条件培养液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XTT)法测定HUVECs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体外成管实验检测细胞形成血管的能力。结果:富血小板血浆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形态饱满、密度增大;XTT比色法显示各浓度实验组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S期细胞明显增多(P<0.01);体外成管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能形成完整的管状结构,小管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小管形成结构不完整、面积小于实验组(P<0.05)。结论:PRP能在体外明显促进HUVECs的增殖及形成毛细血管腔,在组织再生或修复过程中可能发挥促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张云松何井华戴丽冰黎庆梅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增殖血管形成
2014-2016年广州市新发现本地户籍HIV/AIDS患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了解2014-2016年广州市新发现本地户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及时性及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4-2016年广州市新发现的本地户籍HIV/AIDS患者CD4细胞检测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102例患者中,7d、15d、1个月内完成首次CD4细胞检测的比例依次为67.97%、79.58%、85.57%。首次CD4细胞检测均值为(343.66±214.15)细胞/μl,计数值在≤200细胞/μl、201~350细胞/μl、351~500细胞/μl、>500细胞/μl范围的分别占25.23%、31.40%、25.68%、17.69%。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感染途径、发现来源的患者首次CD4细胞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014—2016年广州市新发现本地户籍HIV/AIDS患者CD4细胞检测及时性逐年提高,但总体免疫水平偏低,晚发现比例逐年提升,亟需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扩大检测覆盖面,及早发现和治疗患者。
梁彩云吴昊高凯蔡衍珊黎庆梅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
复方丹参饮对环磷酰胺造模小鼠骨髓抑制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饮对环磷酰胺致造模小鼠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方法:正常组、造模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在进行相应的处理后于14天和28天取外周血和骨髓,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同时用流式...
黎庆梅彭湘明
内参照细胞在流式细胞术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内参照细胞对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判定的价值。方法在同型对照与内参照条件下检测分析细胞表面与胞内抗原的表达结果,检测晶体格子场稳定能CFSE标记细胞荧光强度。结果采用正常淋巴细胞作为参照,能有效检测白血病细胞胞内的MPO抗原;CFSE标记人淋巴细胞时无法设立同型对照,在内参照的情况下能有效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在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时,检测结果在同型对照与内参照条件下存在差异。结论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需要严格的同型对照,但在胞内抗原检测与全细胞同荧光标记时可以使用内参照替代同型对照。
洪介民黎庆梅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广州市从化区0~3岁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调查广州市从化区0~3岁儿童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并探寻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后续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01/03,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从化区4个社区及6个村的预防接种点,以适龄儿童及家长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0~3岁儿童及其家长的一般情况、儿童接种信息以及家长的主观认知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和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440名儿童和338名家长。0~3岁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率为76.82%,排名前5位的疫苗依次为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71.59%)、流感疫苗(67.50%)、水痘疫苗(41.82%)、轮状病毒疫苗(27.05%)和乙肝疫苗(自费,17.7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居住地、家庭月均收入、母亲文化程度、家长年龄、居住地到接种点距离及家长是否知晓二类疫苗相应的0~3岁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城市、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月均收入在5 000元以上、母亲年龄≥25岁、居住地距离接种点<5 km及家长知晓二类疫苗者,相应的儿童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较高(P<0.05)。结论广州从化地区0~3岁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率较高,不同种类二类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影响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的因素,需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实施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以进一步扩大二类疫苗的普及范围、充分发挥其对全民健康的维护作用。
许敏鸿叶翠萍叶燕华黎庆梅
关键词:二类疫苗免疫接种儿童接种率
广州市孕产妇人群HIV-1亚型分布和耐药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孕产妇人群艾滋病病毒1型(HIV-1)亚型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广州市2009—2014年孕产妇人群HIV-1抗体阳性样本,扩增蛋白酶(PR)和反转录酶(RT)基因序列,测序后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亚型,并与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比对进行耐药分析。结果成功获得178份基因片段,其中10份为外籍病例;中国籍病例以CRF01_AE[42.86%(72/168)]和CRF07_BC[31.55%(53/168)]为主,外籍病例以C和CRF01_AE为主,各占30.00%(3/10)。中、外籍病例的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样本总体耐药突变率为12.36%(22/178),低度以上耐药率为5.62%(10/178),蛋白酶抑制剂(PIs)、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率分别为2.81%(5/178)、1.12%(2/178)和2.25%(4/178)。耐药突变率最高的亚型为C亚型[50.00%(3/6)]。5例外籍病例携带耐药突变,其中3例为耐药病例。3.37%(6/178)样本被预测对单类药物呈高度耐药,未发现对多类药物呈高度耐药的样本。结论广州市HIV感染的孕产妇人群中有12种病毒亚型,以CRF01_AE和CRF07_BC为主,耐药突变率及耐药率低,但存在PIs或NRTIs或NNRTIs的高度耐药毒株且外籍病例具有较高耐药突变率和耐药率。
吴昊高凯张亚丽徐慧芳蔡衍珊韩志刚梁彩云黎庆梅王鸣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1型孕产妇耐药
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增殖及成脂分化的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的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增殖与成脂能力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获取人脂肪来源干细胞,二次离心法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将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含5%、10%、20%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条件培养液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富血小板血浆干预。观察细胞形态学,以X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状况,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成脂活性。结果富血小板血浆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形态饱满、密度增大;XTT比色法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P<0.01);实验组油红O染色阳性率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0.01)。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的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增殖与成脂分化活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张云松何井华肖冠英黎庆梅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脂肪来源干细胞细胞增殖成脂分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