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保振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溶血磷脂酸对心肌细胞胞内钙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心肌细胞胞内钙的影响。方法分离成年Wistar大鼠的心肌细胞,应用Fluo-4/AM荧光染料,采用逐步钙负荷的方法诱导钙促钙释放。观察不同浓度(0.1、1、5、10、20μmol/L)的LPA对心肌细胞钙促钙释放的影响,并在不同起搏频率(0.25、0.5、1.0 Hz)下观察LPA(10μmol/L)对心肌细胞胞内钙曲线峰值及其变异性的影响。结果 0.1μmol/L的LPA并不影响钙促钙释放次数;从1μmol/L开始及更高浓度(5、10、20μmol/L)可以促进心肌细胞发生钙促钙释放,但这种效应并没有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同时,LPA(10μmol/L)能显著增加心肌细胞在起搏状态下的胞内钙曲线峰值和0.25、0.5 Hz起搏频率下的变异性。结论 LPA能促进心肌细胞钙促钙释放,并破坏起搏状态下心肌细胞的钙稳态。
- 魏勇齐保振陈松文周根青徐娟陈岗张锋李红莉阮磊张存泰刘少稳
- 关键词:电生理学溶血磷脂酸心肌胞内钙
- 曲美他嗪对PCI手术相关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拟行择期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于围手术期应用曲美他嗪(万爽力)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旨在探讨曲美他嗪对PCI手术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随机、对照的单中心研究...
- 齐保振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损伤肌钙蛋白T曲美他嗪
- 文献传递
- 经皮心包穿刺途径标测和消融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评价剑突下经皮心包穿刺途径标测和消融室性心律失常(V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于剑突下经皮心包穿刺途径进行标测和消融的10例V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16~69岁;其中特发性VA 1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VT)9例(非缺血性心肌病8例,缺血性心肌病1例)。9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6例术前已植入器械[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联合ICD各3例]。4例患者既往有1次心内膜消融失败史。分析所有患者心包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导管消融的策略和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剑突下经皮心包穿刺均获成功。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心包出血,考虑由穿刺刺破心室壁所致,经引流后好转;无1例患者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冠状动脉损伤、邻近脏器损伤、膈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例特发性VA患者经联合心内膜-心外膜标测提示VA起源心肌壁内,最后于心内膜侧大功率(45 W)延长消融时间(90s,2次)后急性消融成功。9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VT患者行基质改良消融,其中7例急性消融成功(均为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2例急性消融失败。这2例患者经心内膜-心外膜联合标测后提示VA起源心肌壁内深处,尝试将消融导管送入冠状静脉窦分支亦均失败。4例既往行消融但失败的患者,本次行心内膜-心外膜联合标测后,3例经心外膜消融成功,1例心内膜消融成功。8例消融成功的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2例VA复发,其中1例患者于消融术后3个月因顽固性心力衰竭死亡。结论剑突下经皮心包穿刺途径标测和消融VA安全、有效,联合心内膜-心外膜标测和消融能提高器质性心脏病合并VT患者的导管消融成功率。
- 张春瑜聂振宁代世摩齐保振林瑾仪林佳雄葛均波
- 关键词:经皮心包穿刺心外膜室性心律失常
- SCN10A/钠离子通道1.8对心脏神经丛功能的调控作用
- 齐保振周京敏钱菊英葛均波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异常特点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血脂异常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1年7月该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AMI患者1213例。比较老年与非老年以及老年各年龄组间AMI患者各血脂参数〔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等〕的差异。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的 TC、LDL、TG、TC/HDL-C、LDL-C/HDL-C、TG/HDL-C、N-HDL-C、载脂蛋白B低于非老年组(P=0.000),而HDL-C、脂蛋白(a)、载脂蛋白A高于非老年组(P<0.05)。60~69岁女性AMI患者的TC、LDL、HDL、N-HDL-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高于男性;在70~79岁老年AMI患者,女性的TC、TG、HDL-C、N-HDL-C、载脂蛋白A高于男性(P<0.05);在≥80岁老年AMI患者,女性的TC、N-HDL-C、载脂蛋白A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组的老年AMI同性别间比较,60~69岁年龄组的TC、LDL、TG、N-HDL-C高于70~79岁及≥80岁年龄组(P<0.05),但三组间HDL-C无差异(P>0.05),70~79岁组与≥80岁组同性别间各血脂参数无差异(P>0.05)。老年AMI患者的血脂正常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AMI患者(20.21%,P<0.05),单纯性低HDL占AMI患者血脂四项联合异常的最大比例。结论老年AMI患者的血脂异常危害暴露水平低于非老年患者。老年AMI各年龄组内女性较男性存在更为严重的血脂异常;低龄老年组的血脂异常较中高龄老年组更为严重。单纯性低HDL-C是老年及非老年AMI患者最常见的血脂组合异常类型。
- 魏勇刘少稳周根青齐保振陈松文陈铮欧阳平费民忠
- 关键词:血脂异常心肌梗死胆固醇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包积液的处理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发生心包积液的处理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56例房颤患者[男108例,女48例,阵发性房颤114例,平均年龄(57.6±11.3)岁]在三维标测系统及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包括环肺静脉电隔离、线性消融及(或)碎裂电位消融],记录消融过程、部位、时间等因素,对术后证实出现心包积液的患者根据不同情况(心脏压塞或单纯心包积液)进行不同处理,并门诊随访心脏超声等。对可能影响术后出现单纯心包积液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156例患者均完成肺静脉电隔离,共有16例(10.3%)出现心包积液,其中1例(0.6%)术后即刻出现心脏压塞,予心包穿刺后开胸探查抢救好转,随访18个月无特殊;另15例(9.6%)术后出现少量心包积液但无心脏压塞表现(单纯心包积液组),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中6例患者的心包积液在术后3个月消失,而另外9例则在术后6个月消失。单因素分析发现,单纯心包积液组与无心包积液组在性别组成(P〈0.01)、有无行冠状静脉窦消融(P=0.026)、有无行碎裂电位消融(P=0.037)、有无行上腔静脉消融(P=0.04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女性[β=3.594,exp(b)=36.4,95%CI:4.2—312.1。P=0.001]、行冠状静脉窦消融[β=2.419,exp(b)=11.2,95%CI:1.0—124.6,P=0.049]是术后出现单纯心包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心包积液的发生率较高,但绝大部分并不出现心脏压塞,可经保守治疗得到改善,而不需要进一步有创治疗。女性及行冠状静脉窦消融是术后出现单纯心包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射频消融时应谨慎对待该部位的消融,以减少术后心包积液的发生。
- 陈松文刘少稳林佳雄聂振宁齐保振陶惠伟吴鸿谊程宽葛均波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心包积液
- 阻断钠离子通道1.8对心脏神经丛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局部阻断钠离子通道1.8(Nav1.8)对心脏神经丛(GP)功能的影响。方法 16条实验用杂种犬随机分为A-803467组(Nav1.8阻断剂,n=8)及对照组(5%二甲亚砜/95%聚乙二醇,n=8)。观测于右前神经丛(ARGP)和右下神经丛(IRGP)局部用药前及用药后10min,高频电刺激ARGP引起的窦性心率(SR)、诱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电压及房颤时心室率(VR)的变化情况。结果伴随刺激电压增加,A-803467组SR下降趋势明显变缓(P=0.013)。与对照组相比,A-803467组高频电刺激ARGP诱发房颤时所需的电压水平明显增加[(4.6±0.3)V vs(3.0±0.4)V,P=0.01]。与基线时SR相比,A-803467组SR下降最大比例为(24.8%±2.1%),而对照组SR下降最大比例为[(49.7%±5.1%),P<0.001]。用药后,A-803467组高频电刺激ARGP时的VR明显增大(P=0.012)。结论 Nav1.8可以调控GP的功能。
- 齐保振刘少稳魏勇陈松文周京敏钱菊英葛均波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钠离子通道心房颤动电生理
- 钠离子通道1.8对犬心脏神经丛功能的调控作用
- 齐保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