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宝宏
- 作品数:19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9—2010年拉萨血站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 2011年
- 自从1998年10月1日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拉萨血站无偿献血基本能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现对本站2009—2010年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齐宝宏
- 关键词:血液报废血站无偿献血制度临床用血统计分析
- 高原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特点
-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低氧、低气压、强紫外线条件下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末梢血或骨髓涂片检查附红细胞体确诊,入院后进行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同时抽血查血常规、血生化及血清酶.结果:临床表现主要是不规则发热、进行...
- 石泉贵李素芝陈洪章卢永周洪勇齐宝宏崔莎
- 关键词:附红细胞体附红细胞体病贫血临床症状
- 文献传递
-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3种检测方法学比较
- 2003年
- 齐宝宏崔莎杨光石泉贵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灵敏度特异性
- 高原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与防治
- 2007年
- 目的了解高原环境条件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末梢血或静脉血、骨髓常规涂片、固定、染色、镜检方法检测了西藏7地(市)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血样3214份及住院附红细胞体病患者9例血样或者骨髓标本中的附红细胞体。结果3214份标本人附红细胞体总感染率为3·2%,男性、女性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3·3%(58/1768)和3·1%(45/1446),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9例附红细胞体病患者均有进行性贫血、发热、黄疸、疲劳、出汗等临床症状。实验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升高,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降低,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经用四环素、甲硝唑、庆大霉素等治疗效果明显。结论高原环境条件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多数呈潜伏状态,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搞好附红细胞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降低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 石泉贵李素芝杨光陈洪章卢永周齐宝宏洪勇
- 关键词:附红细胞体附红细胞体病
- 拉萨市1998~2002年志贺氏菌属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2003年
- 目的 了解拉萨地区近年来志贺氏菌属的菌型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防治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胃肠炎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采集腹泻病人的新鲜粪便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把分离出的志贺氏菌作血清学鉴定,并按K—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71株志贺氏菌基本上是福氏志贺氏菌,占95.8%;而福氏志贺氏菌又以福氏2a型为主,占94.1%。药敏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在10%以下,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在85%左右,而对青霉素则完全耐药,耐药率为:100%。结论 拉萨市5年来志贺氏菌属以福氏2a型为主要流行菌群。志贺氏菌的耐药性有所增加,提示医师应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增加。
- 左天林崔莎黄淮霖李莺齐宝宏
- 关键词:志贺氏菌属菌型分布耐药性抗生素
- 泌尿道感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菌群分布及其敏感药物。方法对我院门诊住院患者的清洁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细菌鉴定按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感染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等条件致病菌,且耐药性较高。结论明确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 齐宝宏
- 关键词:尿路感染细菌分型技术微生物敏感试验
- 高原人附红细胞体对成年家兔感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通过不同方式、剂量人工接种,尝试用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移居高原(海拔3700m)的成年家兔,观察高原环境下人附红细胞体是否感染家兔及接种方式与剂量对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移居高原适应30天以上的成年家兔,经耳静脉、腹腔、皮下接种人附红细胞体,之后连续30天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三种接种方式均可成功感染家兔,接种后第4~9天在成年家兔血液中可检测到附红细胞体,接种后第15~16天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达到高峰,接种后第28天附红细胞体逐渐消失;不同接种方式、剂量可致感染窗口期不同,耳静脉接种较其他方式接种窗口期早3天出现,高剂量接种较低剂量接种窗口期早2天出现;不同接种方式、不同接种剂量附红细胞体高峰期和消失期的出现基本相同。结论高原环境下人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家兔,接种方式与剂量对感染有一定影响。
- 石泉贵鞠明兵陈洪章陈薇薇邓勇黄学文齐宝宏
- 关键词:家兔
- 拉萨血站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高原条件下血液报废原因及解决办法,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临床血液制品用血效率。方法统计2009年至2016年拉萨血站血液制品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血液报废数据,对报废血液制品种类,报废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至2016年本血站共采集经检测合格的血液制品63268 U,共报废3580 U,8年内总报废率为5.66%。2009年至2016年合格血液报废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血液报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血液报废品种最多的是新鲜冰冻血浆(45.68%),其次为悬浮红细胞(43.20%),新鲜冰冻血浆报废的主要原因为乳糜血和破袋,而悬浮红细胞报废的主要原因为血液过期。结论加强输血前宣传及饮食监督可有效降低乳糜血的发生率;在离心和移取技术环节上的技术改进则能有效降低破袋的发生率;完善血液周转机制,并积极鼓励当地藏族及官兵自助献血储血;加强血站人才队伍建设,是有效降低西藏地区血液制品报废率,提高血液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举措。
- 齐宝宏杨绍俊
- 关键词:血液制品血液报废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拉萨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 :采集 6 3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4 2例高原正常居民、30例平原健康体检者静脉血 (EDTA -K2 抗凝血 ) ,美国雅培CELL -DYN2 0 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析标本。结果 :与平原正常人相比较 ,高原正常居民及HAPC患者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压积(PCT)均显著下降 (P <0 .0 1 ) ,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显著升高 (P <0 .0 1 )。HAPC患者与高原正常居民相比较 ,PLT、PCT进一步下降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DW、MPV则无差异性。结论 :高原缺氧环境可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 ,骨髓血小板代偿性增生、外周血血小板参数显著改变 ,但这种代偿功能有限 。
- 薛文成崔莎齐宝宏
- 关键词:血小板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 西藏地区细胞形态学检验现状调查及对策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医院检验科血液室细胞形态学检验现状及水平。方法采用标准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调查了西藏地区检验科细胞形态学检验现状和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以及西藏地区检验科血液室检验人员现状。结果有部分医院检验科未建立适合自身的异常血常规复查规则及标准(5/15,占33.3%);部分检验科领导对细胞形态学检验人员的基本操作重视不够(2/15,占13.3%),未能送血液室检验人员去上级医院培训或进修学习(11/15,占73.3%);多数医院检验科血液室检验人员未经细胞形态学检验专项学习班学习(6/43,占88.8%);同时存在部分检验人员团队意识薄弱,相当一部分医院还未开展血细胞化学染色(10/15,占66.7%)。结论重视和提升细胞形态学检验诊断水平,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对西藏地区提高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石泉贵冯东方丁巳娟陈洪章齐宝宏石华英
-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