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可宏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太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阻塞性
  • 4篇慢性
  • 3篇心病
  • 3篇心肌
  • 3篇抗体
  • 3篇肺心病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源性
  • 2篇受体
  • 2篇受体抗体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通气
  • 2篇自身免疫

机构

  • 11篇太原市中心医...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乔可宏
  • 7篇尚晓凤
  • 6篇李虹
  • 6篇王萍
  • 3篇尹慧婷
  • 3篇王虹
  • 2篇郭长城
  • 2篇马艳兵
  • 2篇刘学军
  • 2篇郑曙光
  • 1篇马云霞
  • 1篇任寿安
  • 1篇秦睿君
  • 1篇杨清和
  • 1篇赵惠琴
  • 1篇迟令福
  • 1篇周志花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_2和β_1受体抗体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关系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用缺氧方法制备的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大鼠为对象,研究肺心病中M2和β1受体抗体的含量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单纯缺氧组,缺氧加注射FeCl3组,健康对照组。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M2和β1受体抗体变化。最后处死大鼠观察心脏指标,并分析它与抗体滴度的相关性。结果血清中M2和β1受体抗体随缺氧时间延长而升高,滴度分别到第3周达高峰M2受体抗体为1∶80(单纯缺氧组)和1∶53(缺氧加注射FeCl3组),β1受体抗体为1∶60(单纯缺氧组)和1∶45(缺氧加注射FeCl3组),并且P/N值从第2周开始有阳性意义,到第3周同样达高峰M2和β1受体抗体分别为2.88(单纯缺氧组)、2.76(缺氧加注射FeCl3组)和3.25(单纯缺氧组)、3.99(缺氧加注射FeCl3组)。而肺心病大鼠心脏指标最终改变为R/(L+S)0.333±0.027(单纯缺氧组),0.348±0.033(缺氧加注射FeCl3组),R/BW×10-30.58±0.13(单纯缺氧组),0.60±0.15(缺氧加注射FeCl3组),(L+S)/BW×10-32.000±0.024(单纯缺氧组),2.081±0.037(缺氧加注射FeCl3组),并且抗体滴度与心脏改变呈正相关。结论M2和β1受体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在大鼠肺心病模型中明显增高,表明肺心病的发生发展与M2和β1受体的自身抗体密切相关。
乔可宏刘学军
关键词:肺心病M2受体Β1受体自身免疫
大鼠缺氧致肺心病模型和M2受体主动免疫模型心肌结构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比较缺氧致肺心病大鼠模型和M2主动免疫大鼠模型心肌在光镜和电镜下结构的异同,并且对比M2受体抗体在其改变方面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1)缺氧组:参照薛氏方法建立经典肺心病动物模型;(2)主动免疫组:以人的M2胆碱能受体细胞外第2环功能表位肽段序列作为抗原,对动物进行主动免疫;(3)对照组:正常饲养,无缺氧.(4)缺氧加免疫抑制剂(即环孢菌素-A)组:在缺氧组的基础上同时应用环孢菌素-A.人唾液酸-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SA-ELISA法)检测血清Mz受体抗体水平;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大鼠心肌结构的变化.结果 (1)抗体水平(P/N值)比较:随着实验进行各组比值均逐渐增高,免疫组更为迅速,最高为5.13;而缺氧组在缺氧第2周末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高的趋势,为2.08,速度明显小于免疫组的4.66.(2)光学显微镜所见:缺氧组、主动免疫组共同表现为局部心肌细胞核疏松淡染,肌丝排列紊乱、断裂,甚至可见局部心肌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缺氧加免疫抑制剂组以上变化较轻.(3)电子显微镜所见:缺氧组、主动免疫组可以见到心肌细胞内有灶状肌原纤维溶解、肌丝断裂、线粒体肿胀;细胞膜皱缩,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凝集成块状;还可见核碎裂.胞浆浓缩等变化;缺氧加免疫抑制剂组以上变化较轻.结论 M2受体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在大鼠肺心病模型中明显增高.提示M2受体抗体对肺心病心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乔可宏刘学军
关键词:肺心病心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和CRP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中瘦素、C反应蛋白水平(CRP)变化与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两因子在疾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男性OSAH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瘦素、CRP水平,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瘦素与CRP的相关性。结果:①OSAHS组血清瘦素和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有增高。②OSAHS组:自轻、中至重度组,瘦素水平逐渐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CRP水平重度组较轻中度组有明显增高,轻中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相关分析表明:瘦素与AHI、CRP呈正相关。结论:OSAHS患者血清瘦素、CRP水平均较健康人明显增高,且与其严重程度相关。同时瘦素与CRP呈正相关,表明两者可能在OSAHS的发展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秦睿君王萍王虹乔可宏马艳兵尚晓凤郑曙光郭长城尹慧婷李虹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瘦素酶联免疫吸附法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基因BC+1及F+1位点多态性与山西地区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测序及序列对比的方法对103例COPD患者(COPD组)和100例健康者(对照组)ADAM33基因的BC+1及F+1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ADAM33基因BC+1位点3种基因型AA、AG、GG基因型频率在COPD组中分别为15.5%、45.6%和38.8%,在对照组中分别为17.0%、56.0%和27.0%,两组基因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6,P>0.05),A和G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在COPD组中分别为38.3%和61.7%,在对照组分别为45.0%和5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7,P>0.05)。F+1位点3种基因型AA、AG、GG基因型频率在COPD组中分别为20.4%、38.8%和40.8%,在对照组中分别为7.0%、51.0%和42.0%,两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7,P<0.05),A和G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在COPD组中分别为39.8%和60.2%,在对照组分别为32.5%和6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5,P>0.05)。BC+1位点未发现有增加患COPD的风险(OR=0.760,P>0.05),但F+1位点可能有增加患COPD的风险(OR=1.357,P<0.05)。结论 ADAM33基因F+1位点多态性对山西地区汉族人群COPD发病有一定相关性;但BC+1位点多态性对该人群COPD发病的影响不明显。
迟令福王萍王虹尚晓凤乔可宏郑曙光尹慧婷郭长城李虹马艳兵赵惠琴周志花马云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
呼出气、肺泡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作为呼吸系统的主要疾病,患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最终表现出呼吸困难之前即有小气道病变,主要表现为小气道结构改变及小气道炎症介质的浸润。呼出气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无创的、重复性高的气道炎症检测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主要分为中央气道炎症检测(FeNO)及外周气道炎症检测(CaNO),本文将对FeNO、CaN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系统综述。
安宇任寿安乔可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出气一氧化氮
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与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不良的潜能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索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营养不良关系,以明确L3-SMI、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预测晚期NSCLC患者重度营养不良状态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太原市中心医院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住的217例晚期NSCLC患者资料,根据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评分分为两组,即重度营养不良组(n=43,C级),非重度营养不良(n=174,A+B级),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营养不良独立因素,利用列线图分析模型预测效能,同时,经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3-SMI、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预测效能。结果与非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相比,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临床分期更晚、年龄更高,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值、L3-SMI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分期Ⅳ期、年龄越大、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值越低、L3-SMI越低是晚期NSCLC患者重度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将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C-index为0.99,模型阈值概率范围为1%~99%,其净收益率>0,真实值和预测值吻合度绝对误差为0.011,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95%CI=0.879~0.999。同时,经ROC曲线分析,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值、L3-SMI预测晚期NSCLC患者重度营养不良的AUC分别为0.919、0.908。结论L3-SMI、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是晚期NSCLC患者重度营养不良主要评估指标,具有较高预测效能,同时高龄、较晚的临床分期也是患者重度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重点监测L3-SMI、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水平变化,能够及时发现机体异常,从而加以干预,改善预后。
李虹乔可宏尚晓凤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营养不良预后
太原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医护人员组织支持感工作强度感知风险与焦虑及工作满意度关系的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综合医院的感染科在大多数医院受重视程度不足,加之面对特殊的传染病患者,导致人员流失严重. 然而传染科的医务人员除了平时完成常见传染病的处理外,由于传染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聚集性,导致在突发聚集性发病时可能存在应接不暇、负荷过重,难以应对突发情况.但是传染病由于其特殊的传染性,可能导致爆发流行,引起公众恐慌,愈加应该引起重视.
乔可宏李虹尚晓凤王萍
关键词:传染病患者感染科组织支持感传染科感知风险
28名医务人员部分睡眠剥夺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指标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睡眠缺少或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睡眠剥夺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经常性的睡眠剥夺,可能带来睡眠不足综合征。现实世界会有一些人因职业原因导致间断睡眠剥夺,如飞行员、特殊工种的工人、医务人员等。
乔可宏李虹尚晓凤王萍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剥夺睡眠时间医务人员睡眠不足飞行员
地塞米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心肌自身抗体的干预对比
2012年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患者体内多种心肌自身抗体水平在地塞米松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探讨心肌自身抗体在CC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太原市中心医院健康体检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CP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各20例,并抽取清晨静脉血,在地塞米松干预前后,采用人唾液酸-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SA-ELISA)检测血清α1、β1、β2、β3、M2、M3、AT1受体抗体,同时进行心脏彩超、血气指标检查。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干预前后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CCP急性加重期组中M3(由50%下降为20%)、AT1(由70%下降为30%)、α1(由60%下降为25%)、β1(由70%下降为20%)均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缓解期组干预前后仅β1有明显差异(由65%下降为25%)(P<0.05),但总体CCP急性加重期组、临床缓解期组在干预后数值均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至CC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肌自身抗体水平逐步升高,经地塞米松干预治疗后心肌自身抗体水平下降,心脏彩超、血气分析指标有所改善。
乔可宏杨清和王萍王虹
关键词: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肌地塞米松自身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我院感染科门诊就诊患者和家属心理状态及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太原市中心医院1月30日被确立为山西省及太原市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就诊人数较多。在接诊患者初期即感觉患者及家属心理负担较重,甚至部分患者经反复劝导仍无法缓解,遂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测,其中焦虑明显加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再次检测验证。虽然就诊患者及家属较多,但考虑疫情严重,不适合患者过分聚集,且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经同意后进行量表评定及后期心理干预;而且考虑到疫情持续时间尚无法估测,为了对疫情后期的工作有所借鉴,故先将短期研究结果汇总分析,后期研究仍在继续。自2020年1月24日至2月6日共参与研究患者及家属93名,均知情同意,并配合进一步随访干预。
尚晓凤乔可宏李虹王萍
关键词:就诊人数门诊就诊患者随访干预知情同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