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修平

作品数:169 被引量:631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领域

  • 145篇医药卫生
  • 29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0篇乳头
  • 60篇瘤病毒
  • 46篇病毒
  • 42篇乳头瘤
  • 42篇乳头瘤病毒
  • 39篇细胞
  • 36篇基因
  • 28篇人乳
  • 25篇人乳头瘤
  • 25篇人乳头瘤病毒
  • 24篇免疫
  • 23篇蛋白
  • 22篇疫苗
  • 22篇乳头状
  • 22篇乳头状瘤
  • 22篇乳头状瘤病
  • 22篇乳头状瘤病毒
  • 15篇宫颈
  • 14篇腺病
  • 14篇腺病毒

机构

  • 136篇山东大学
  • 3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1篇山东大学第二...
  • 8篇山东省立医院
  • 6篇山东省疾病预...
  • 6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宁夏大学
  • 3篇山东省医学科...
  • 3篇曼尼托巴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济南大学
  • 2篇山东体育学院
  • 2篇济南市第五人...
  • 2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济南市长清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69篇于修平
  • 95篇赵蔚明
  • 75篇周亚滨
  • 64篇栾怡
  • 59篇贾继辉
  • 53篇齐眉
  • 52篇卞继峰
  • 23篇董杰德
  • 19篇王红
  • 14篇耿昭
  • 13篇宋长芹
  • 12篇张茂修
  • 12篇杨海宁
  • 12篇洪涛
  • 10篇王健伟
  • 10篇卢翌
  • 9篇胡海燕
  • 9篇程轶喆
  • 9篇陈春燕
  • 8篇阎世坤

传媒

  • 34篇山东大学学报...
  • 21篇中华微生物学...
  • 20篇山东医科大学...
  • 1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0篇中国病毒学
  • 5篇基础医学与临...
  • 4篇山东免疫学会...
  • 3篇国外医学(微...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医学新知
  • 1篇国外医学(免...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7篇2006
  • 16篇2005
  • 23篇2004
  • 25篇2003
  • 15篇2002
  • 14篇2001
  • 6篇2000
  • 7篇1999
  • 4篇1998
  • 5篇1997
  • 3篇1996
  • 5篇1995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酵母朊蛋白Sup35NM体外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酵母朊蛋白Sup35在近似于生理环境的体外条件下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动态过程,为阐明淀粉样纤维的形成机制提供材料和线索。方法在E.coli中表达Sup35蛋白的NM段,并用Ni2+螯合层析对重组蛋白在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在不同的时间点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圆二色谱检测以及蛋白酶K消化试验,同时利用硫黄素(thioflavin T,ThT)结合试验对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检测。结果在变性条件下成功纯化出Sup35NM重组蛋白。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Sup35NM蛋白在PBS(pH7·4)缓冲液中发生聚集时的形态变化,圆二色谱检测显示该过程伴随蛋白结构由α-螺旋到β-折叠的转变。纤维具有较强的抗蛋白酶K消化的特性。ThT结合试验提示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在经过了一个快速的上升阶段后达到平台期,纤维形成的速率会随着蛋白浓度的提高而加快。结论酵母朊蛋白Sup35NM在接近生理环境的体外条件下极易发生聚集,聚集物具有淀粉样纤维性质,Sup35NM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动态过程为淀粉样变成核聚集模型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魏海燕刘英霞王健伟屈建国赵蔚明于修平洪涛
关键词:淀粉样蛋白朊病毒酵母菌
中国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4基因变异特征的分析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研究我国轮状病毒流行株NSP4基因的变异特点。方法 对近年来从我国不同地区获得的 2 7份人轮状病毒流行株的NSP4基因用RT PCR进行扩增 ,克隆后进行全长cDNA序列分析 ,并利用Clustal× 1.8,TreeView3 2及DNAStar软件与参比株Wa、KUN、AU 1、EW及来自GenBank的OSU、SA11、Hochi、US2 44、Bristol株的NSP4序列进行分析比较。采用PCR分型方法对VP7血清型进行鉴定 ,确定轮状病毒G型与NSP4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氨基酸同源性比较表明 ,我国轮状病毒不同流行株NSP4之间同源性为 81.7%~ 99.4% ,据此可将 2 7株RVNSP4分为 2组 ,分别以Wa株和KUN株为代表 ,其中以Wa组为主。组内同源性分别为 92 .0 %~ 99.4%和 92 .0 %~ 98.9% ,组内变异率分别为 0~ 8 5 %及 1 2 %~ 8 5 %。两组间变异率达 16 6%~ 2 1 0 %。氨基酸进化树提示在Wa组内包括 3个亚组。轮状病毒G血清型与NSP4基因型之间的联系不确定。结论 我国流行株NSP4基因主要可分为Wa组和KUN组 ,在Wa组内可形成三个亚组 ,并且在高变区有特征性的氨基酸位点。
王大燕王健伟徐倏燊温乐英毛宇荣于修平洪涛
关键词:轮状病毒属蛋白质构象基因转变
人乳头瘤病毒16型晚期蛋白质基因L_1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1
1992年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含有两个晚期开放读码框(L_1ORF和L_2ORF),L_1ORF编码主要衣壳蛋白,我们用质粒pHPV16、p16L_2BX_5和pATH,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了含有HPV16个长L_1ORF序列的基因克隆p16L_1BN(5071—253),它能在大肠杆菌中有效表达,产生分子量约90KD的含有E. coli trpE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可被抗牛乳头瘤病毒的抗体识别,这说明克隆p16L_1BN能有效表达,基因产物具有乳头瘤病毒型的共同抗原的性质。
于修平赵蔚明董杰德赵立新陈晨华StevenA.Jenison
关键词:基因克隆基因表达人乳头瘤病毒
小鼠轮状病毒EW株VP7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重组腺病毒中的表达
2003年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轮状病毒(EDIM)EW株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以在小鼠模型上研究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EDIMVP7全长cDNA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将所得的VP7基因片段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ShuttleCMV-EVP7,将该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MV-EVP7,将该质粒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rvAdEVP7。以rvAdEVP7感染293细胞,并分别应用电子显微镜、PCR、RT-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rvAdEVP7的形态、VP7基因整合、遗传稳定性、VP7基因在细胞内转录及表达等有关生物学特性。结果:获得了小鼠轮状病毒的全长cDNA,重组腺病毒rvAdEVP7具有典型的腺病毒形态,PCR、RT-PCR和Western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显示:rvAdEVP7中确有特异性的VP7基因稳定整合;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感染293细胞后能有效转录;可表达轮状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7。结论:成功构建含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vAdEVP7,为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机制打下了基础。
李勇王健伟屈建国于修平王大燕姜秀丽洪涛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轮状病毒VP7基因克隆
HPV58 E6体外降解p53蛋白作用的研究
2002年
通过PCR方法从人乳头瘤病毒 5 8型 (HPV5 8)全基因克隆中扩增出HPV5 8E6基因片段 ,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的T7启动子下游 ,并在体外转录成mRNA后 ,在源自网织红细胞的翻译缓冲液中成功表达了含有生物素标记的HPV5 8E6蛋白 ,并在体外成功发现HPV5 8E6能够降解p5 3蛋白 ,从而推断结合并降解p5 3蛋白是其致癌作用的关键环节 。
杨海宁于修平卞继峰JasonJChen赵蔚明贾继辉周亚滨刘颖栾怡齐眉
关键词:体外降解P53蛋白乳头状瘤病毒抑癌蛋白
人源化BPVL1-GFP融合基因的构建以及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瞬时表达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构建牛乳头瘤病毒晚期基因L1-GFP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自细胞水平探讨优化密码对晚期基因L1蛋白瞬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PCR方法扩增获得优化密码人源化BPVL1(hL1)基因。TA克隆后,酶切释放hL1基因,定向插入质粒pET30a/NM-GFP的BamHI、SacII位点,获得正确框架的hL1-GFP融合基因。再用BamHI、NotI酶切释放hL1-GFP融合基因,与pcDNA3载体定向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L1-GFP。同法克隆获得含野生型BPVL1-GFP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pcDNA3/wL1-GFP。用质粒DNA分别在体外转染哺乳动物细胞COS-1细胞和Wish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L1-GFP融合蛋白的瞬时表达情况。结果:酶切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含wL1-GFP、hLI-GFP的真核表达载体,与pcDNA3/wL1-GFP相比,pcDNA3/kL1-GFP在COS-1细胞、WISH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结论:优化密码能提高乳头瘤病毒L1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蛋白表达。
王红赵蔚明周亚滨贾继辉孙建芝于修平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基因L1密码子
SARS冠状病毒M基因片断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抗原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获得纯的重组SARSCoVM蛋白,并初步测定重组蛋白的抗原性。方法:软件分析SARSCoVM蛋白富含免疫表位的片断,体外合成编码SARSCoVM蛋白15-170aa序列的DNA片段,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该合成DNA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5X-1,构建重组质粒pGEX-SARSCoVM。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GST-SARSCoVM重组融合蛋白,分离纯化GST-SARSCoVM蛋白,利用纯化蛋白作为抗原,建立ELISA试验检测抗SARSCoVM抗体。结果:GST-SARSCoVM蛋白分子量为43kD,纯化的GST-SARSCoVM蛋白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SARSCoVM抗体,53例正常成人献血者血清未检出SARSCoVM抗体。结论:SARSCoVM蛋白表达成功,在健康人血清中未检出SARSCoVM抗体。
栾怡于修平赵蔚明张静周亚滨齐眉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科病毒
促进乳头状瘤病毒L1蛋白表达和DNA疫苗免疫效应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促进乳头状瘤病毒(PV)晚期基因L1的蛋白表达和DNA疫苗免疫效应的途径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将含人源化优化密码BPVL1-GFP融合基因(HL1-GFP)和野生型BPVL1-GFP融合基因(WL1-GFP)的真核表达质粒体外单独转染或与tRNAser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L1-GFP融合蛋白的瞬时表达情况。半定量RT-PCR分析不同PV L1基因mRNA的表达。BALB/c小鼠股四头肌内分别接种野生型、优化密码L1 DNA疫苗,同时将L1 DNA疫苗与tRNAser真核表达质粒混合后接种小鼠,观察诱导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结果野生型WL1-GFP融合基因在HaCAT细胞中未能有效表达,优化密码HL1-GFP基因在HaCAT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强;但两者在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L1-GFP与tRNAser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细胞中L1蛋白的表达较单独转染WL1-GFP基因时增强。动物DNA免疫结果表明,优化密码HL1 DNA疫苗接种可使小鼠特异性L1中和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而野生型WL1 DNA疫苗接种组小鼠仅产生低滴度的L1抗体,WL1 DNA疫苗与tRNAser真核表达质粒混合接种使小鼠的L1抗体水平增加。结论优化密码能显著促进乳头状瘤病毒晚期基因L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和DNA疫苗的免疫反应;补充外源tRNAser基因能够提高野生型L1基因的蛋白表达和DNA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王红赵蔚明齐眉周亚滨栾怡程轶喆于修平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L1基因TRNA蛋白表达DNA免疫
HPV58 E6基因的克隆及体外表达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克隆并体外表达HPV5 8E6,为E6致癌作用和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PCR方法从HPV5 8全基因克隆中扩增出HPV5 8E6基因片段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 ,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的T7启动子下游 ,体外转录成mRNA后 ,在源自网织红细胞的翻译缓冲液中表达生物素标记的HPV5 8E6蛋白 ,化学发光法检测 ,X光胶片曝光显影鉴定。结果 :酶切电泳证实质粒构建正确 ,SDS PAGE电泳显示在相当于HPV5 8E6分子量约 18.8kD的位置出现条带 ,X光胶片亦在相应位置出现印迹条带。结论 :成功表达了含有生物素标记的HPV5 8E6蛋白 。
杨海宁于修平卞继峰赵蔚明董杰德贾继辉周亚滨刘颖栾怡齐眉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分子克隆基因表达基因克隆
人乳头瘤病毒16型DNA转化人胚肺细胞的实验研究
1993年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16,18,31,33型等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其中HPV16与宫颈癌关系密切。为进一步研究HPV16的致癌性,我们用克隆的HPV16 DNA(2μg/10~5细胞)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细胞,并进行了细胞存活时间、血清依赖性、着壁依赖性、间接免疫酶检测、HPV16 DNA、同源序列检测、染色体核型等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转染细胞存活时间延长、在软琼脂培养基中形成集落、HPV16特异抗原得以表达、HPV16 DNA的同源序列存在于细胞中。表明本实验用HPV16DNA转染的人胚肺细胞具备转化细胞的某些特征,HPV16有使人胚肺细胞转化的作用。
高泓于修平董杰德曹宗离仇素英
关键词: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细胞转化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