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友成

作品数:5 被引量:68H指数:3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理学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黄土
  • 3篇入渗
  • 3篇非饱和
  • 2篇入渗规律
  • 2篇湿陷性
  • 2篇湿陷性黄土
  • 2篇浸水
  • 2篇黄土湿陷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试验
  • 1篇增湿变形
  • 1篇入渗模型
  • 1篇渗流
  • 1篇渗流力学
  • 1篇数值仿真
  • 1篇水分
  • 1篇水分特征
  • 1篇水分特征曲线
  • 1篇吸力
  • 1篇粒度

机构

  • 5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于友成
  • 4篇谢永利
  • 4篇刘保健
  • 2篇张晓荣
  • 2篇赵之胜
  • 2篇梁燕
  • 2篇张小荣
  • 2篇张茂花
  • 2篇张汉舟
  • 2篇杨晓华
  • 2篇齐明山
  • 2篇康军
  • 2篇焦彦利
  • 1篇粱燕

传媒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土浸水入渗特性原位试验研究
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湿陷的大变形理论描述与数值仿真分析》(No.598780401)和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黄土的浸水特性研究》(No.200131881214),通过大规模黄土原位浸水入渗试验,对典型自重...
于友成
关键词:非饱和土入渗模型黄土湿陷
文献传递
黄土的浸水特性研究
谢永利刘保健杨晓华赵之胜张汉舟康军张茂花于友成焦彦利张小荣齐明山张晓荣粱燕
该项目针对典型湿陷性黄土,对主要黄土分布地区高等级公路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原位浸水试验,研究黄土浸水后的入渗规律,建立黄土浸水的入渗模型。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黄土增湿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建立黄土增湿变形的...
关键词:
关键词:公路路基黄土湿陷增湿变形数值仿真
非饱和黄土渗透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通过对甘肃陇西地区的湿陷性黄土做现场浸水试验和室内渗透试验、粒度分析试验,得到了陇西黄土的渗透系数(K20)随孔隙比(e)和吸力(S)的变化规律,为研究黄土浸水入渗规律,求解湿陷性黄土非稳态渗流方程做了必要的准备。
梁燕谢永利刘保健于友成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水分特征曲线吸力粒度成分
黄土浸水特性研究
谢永利刘保健杨晓华赵之胜张汉舟康军张茂花于友成焦彦利张小荣齐明山张晓荣梁燕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黄土的浸水特性研究”(项目编号:2001 318 812 14),由长安大学主持完成。由于黄土浸水造成的工程事故非常普遍,严重制约着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质量,根据这一现状,并考虑公路构造物的特点,制定的...
关键词: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入渗规律
黄土非饱和入渗规律原位试验研究被引量:45
2004年
土体中的水呈饱和状态渗流时,其渗流状态比较简单;但若呈非饱和状态渗流时,其流速、流向随时间和空间在土体中的状态却比较复杂。而这些正是进行湿陷性黄土增湿、减湿沉降计算时需要知道的问题。通过黄土非饱和入渗规律原位试验对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非饱和入渗时段内,土体各深度上饱和度随时间的变化呈近似线性关系,浅层土非饱和入渗时间随土深度的变化短期内也呈近似线性关系;黄土的浸润角略大于 30°。
刘保健谢永利于友成
关键词:渗流力学黄土非饱和入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