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文婷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产儿
  • 2篇单抗
  • 2篇新生儿
  • 2篇早产儿视网膜
  • 2篇早产儿视网膜...
  • 2篇早产儿视网膜...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治疗
  • 2篇网膜
  • 2篇病变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 1篇对症
  • 1篇对症治疗
  • 1篇新生儿化脓性...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西北妇女儿童...

作者

  • 6篇于文婷
  • 4篇毛健
  • 2篇盖春柳
  • 1篇张娟
  • 1篇吴繁
  • 1篇杨宏伟
  • 1篇童笑梅
  • 1篇张静
  • 1篇杨庆
  • 1篇陈丹
  • 1篇王英杰
  • 1篇李娟
  • 1篇杜亚男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MRI成像表现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及头MRI表现,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头MRI在新生化脓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2004年8月到2011年2月经临床及脑脊液生化、头MRI扫描确诊的49例新生...
张静陈丹杜亚男于文婷王英杰毛健李娟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影像分析
文献传递
雷珠单抗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目的:观察ROP患儿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的眼底变化.方法:回顾分析了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检查确诊为ROP的患儿15例24眼,病变均位于Ⅱ区,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25mg,术后1周、2周、1个月随访...
盖春柳于文婷
新生儿枫糖尿症早期诊断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枫糖尿症临床特点、影像学头核磁频谱特点,以及基因遗传学特征,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方法新生儿期枫糖尿症患儿血和尿的遗传代谢筛查、基因学检测和头磁共振频谱检查。结果 2例患儿临床存在喂养困难和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并存在代谢紊乱。2例患儿血和尿代谢筛查结果符合枫糖尿病诊断,早期完善头部磁共振及频谱检查,发现头磁共振表现为广泛的脑白质受累,尤其是髓鞘发育成熟部位,频谱上均发现了0.9 ppm处相对特异性波峰。基因学检查发现病例1BCKDHA基因的一个杂合突变:2号外显子c.117dupC为致病突变;病例2BCKDHA基因的一个杂合突变:8号外显子c.1000G位点为致病突变。结论枫糖尿症临床常表现喂养困难、反应低下等,早期头MR及MRS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更早进行诊断,而基因分析可了解枫糖尿症患儿的基因突变情况,利于产前诊断,为枫糖尿症家庭提供帮助。
于文婷毛健
关键词:枫糖尿症磁共振频谱
两种脂肪乳剂不同肠外营养时间对早产儿临床结局影响的比较: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两种脂肪乳剂不同肠外营养时间对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中/长链脂肪乳(medium/long-chain triglyceride fat emulsion,简称MCT/LCT)组和多种油脂肪乳[含大豆油、中链甘油三酯、橄榄油、鱼油(soybean oil,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olive oil,and fish oil),简称SMOF]组。根据肠外营养持续时间(15~21 d、22~28 d、≥29 d)分层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临床特征、营养状况、生化指标和临床结局。结果与MCT/LCT组相比,SMOF组肠外营养持续时间分别为15~21 d、22~28 d、≥29 d的早产儿住院期间甘油三酯的峰值水平均较低(P<0.05)。logistic回归趋势性分析显示,随着肠外营养时间延长,MCT/LCT组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风险均明显增高(P<0.05),脑损伤的发生风险无明显变化(P>0.05);SMOF组早产儿随着肠外营养时间延长,PNAC及BPD的发生风险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脑损伤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P=0.006)。结论与MCT/LCT相比,SMOF具有较好的脂质耐受性;随着肠外营养持续时间延长,SMOF不增加PNAC、BPD的发生风险,且对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表明在需要长期肠外营养的早产儿中使用SMOF优于MCT/LCT。
林榕杨庆王雅森沈蔚林新祝宋思雨孔娟吴繁杨冬白瑞苗李占魁宋诗蓉于文婷毛健张伊佳张娟童笑梅
关键词:脂肪乳剂早产儿
半乳糖血症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儿,男,27d,以“皮肤黄染24d”为主诉入院,第二胎第二产,足月自然分娩,出生史无异常,出生体质量3.5kg。生后3d出现皮肤黄染,无进行性加重,20d黄疸仍未消退,当地医院对症治疗未见好转。母乳喂养。第一胎健康,无异常家族史。入院查体:神志清,反应欠佳,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肤色晦暗,伴有脱皮,前囟平坦,心肺听诊无异常,腹略膨,肝肋下3.0cm,剑下2.0cm,质Ⅱ度,脾肋下未及,四肢末梢温,肌张力正常,CRT〈3S,原始反射可引出。
于文婷毛健
关键词:半乳糖血症皮肤黄染入院查体出生体质量进行性加重对症治疗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1型阈值前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1型阈值前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眼科检查确诊并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的1型阈值前病变ROP患儿,所有患儿在确诊后72 h内行雷珠单抗0.25 mg/0.025 mL玻璃体内注射,首次注药后2 d、1周、2周以及接下来根据患儿病情决定随访频率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20眼)ROP患儿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所有眼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均有疗效,3例(5眼)出现ROP复发,平均复发时间在治疗后8.8周。1例患儿在双眼注射雷珠单抗后出现单眼复发,所有复发眼接受二次复发时间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末次随访时除1例(2眼)外,其他患眼均达到Ⅲ区血管化。除少量局限的视网膜出血外,未发现与注药治疗相关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1型阈值前病变ROP效果明确,可使视网膜血管继续生长,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吴丰月盖春柳杨宏伟于文婷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内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