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惠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棉田捕食性天敌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被引量:6
- 1989年
- 了解天敌的空间分布型对于利用天敌控制害虫以及天敌试验研究工作均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天敌的调查取样设计技术的精确程度与保护利用效果,而且还可借以看出天敌的生活习性以及对不同环境的适应程度,从而有助于种群消长的分析。
- 仓惠张英健朱月英
- 关键词:棉田捕食性天敌
- 常用农药对棉田捕食性天敌的毒性测定被引量:3
- 1989年
- 近年来,随着综合防治工作的深入,部分棉区棉田天敌群落已逐步形成。然而农药的使用仍严重威胁着棉田天敌的种群增殖,部分棉区存在乱用农药现象。近年曾有关于农药对棉虫天敌的杀伤力的报导,笔者于1987~1988年选择几种近年有代表性农药,对棉田天敌的毒性作了进一步测定和比较。
- 张英健仓惠
- 关键词:棉田农药
- 中黑盲蝽对花铃期棉花危害的损失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1989年
- 有关棉中黑盲蝽对棉花的为害损失情况(张永孝等1986,张英健等1987)已有报导,而对于致害产量损失的关键因素则尚未有过详细研究。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中黑盲蝽为害花铃期棉花的各危害因子与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拟明确其主、次要致害因子,为中黑盲蝽的测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仓惠张英健徐文华张成之
- 关键词:棉花中黑盲蝽花铃期害虫
- 耕作措施对江苏棉麦二熟田天敌种群数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1990年
- 1987~1988年在江苏省盐城棉、麦二熟田研究的结果表明,大麦和棉花的收割及收割前后的耕作措施是影响害虫天敌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夏季大麦收割后大量天敌随麦株运走,如将收割下来的麦株在田间放置一定时间,天敌就可逐渐转移到棉株上而保留下来,棉花收获后,原有捕食性天敌即大量转移或死亡。棉茬地种植越冬作物,增加地面覆盖是保护天敌越冬,大量增加来年天敌数量的有效措施。
- 张英健仓惠朱月英徐文华
- 关键词:棉田天敌天敌保护利用
- 沿海棉区棉虫化防程序化方案被引量:3
- 1990年
- 一.设计原则和依据 1.以棉花生育期为纵线,明确重点保护时段。沿海棉区以麦套移栽棉为主,常年5月中旬移栽,6月中旬现蕾,7月上旬开花,9月上旬吐絮。最佳现蕾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最佳结铃期7月20日至8月25日。重点保护时段应为6月下旬至8月下旬。 2.以主要棉虫发生为害规律为依据,明确各时段重点防治对象。(1)苗期(5月10日一6月中旬):主要害虫有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玉米螟等。棉盲蝽、红蜘蛛因前茬枯熟大量转移为害棉花,转移高峰在5月底至6月上旬。但因此时尚未进入重点保护时段,故对重发生田进行挑治。(2)蕾期(6月中旬-7月中下旬):主要害虫有盲蝽象、红铃虫、棉铃虫、红蜘蛛、玉米螟等。这段时间是盲蝽象全年为害最重时期,因此,盲蝽象是主要防治对象,兼治其它害虫。(3)花铃期(7月中旬-9月上旬):主要害虫有红铃虫、棉铃虫、玉米螟、盲蝽象、红蜘蛛等。
- 朱月英徐文华李洪山张英健仓惠
- 关键词:棉花虫害化防
- 久效磷缓释剂配方和涂茎工具的改进
- 1989年
- 用久效磷乳剂、聚乙烯醇和水配制成缓释剂,用涂茎方法防治棉蚜等棉花苗期害虫,效果早已肯定。但因用聚乙烯醇作为缓释剂胶,配制很不方便,加之涂茎工具未能解块,涂茎工效不高,致使涂茎治虫这一措施长期未能大面积推广。为尽快扩大棉田前期隐蔽性施药面积,延长一次施药的有效期,拉长涂茎的有效保护时段,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天敌杀伤和节省治虫用工的目的,两年来我们对缓释剂配方和涂茎工具进行了研究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用田菁胶粉代替聚乙烯醇配制久效磷缓释剂 过去使用聚乙烯醇作为缓释剂。
- 朱月英徐文华张英健仓惠
- 关键词:棉花棉蚜久效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