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晓明

作品数:32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药物
  • 5篇生物利用度
  • 4篇实验教学
  • 4篇教学
  • 3篇体内外
  • 3篇壳聚糖
  • 2篇电极
  • 2篇短效
  • 2篇性药
  • 2篇学法
  • 2篇药物动力学
  • 2篇药物生物利用...
  • 2篇药学
  • 2篇药学实验
  • 2篇药学实验教学
  • 2篇银电极
  • 2篇正交
  • 2篇正交实验
  • 2篇植物油
  • 2篇渗透泵

机构

  • 32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泰达国际心血...
  • 2篇石家庄市第四...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石家庄市金鹏...

作者

  • 32篇何晓明
  • 14篇党云洁
  • 11篇杜青
  • 7篇敦洁宁
  • 6篇律涛
  • 6篇杨少坤
  • 5篇何朝星
  • 5篇向柏
  • 5篇王晓晖
  • 4篇付炎
  • 4篇齐晓丹
  • 4篇刘彦
  • 4篇曹德英
  • 3篇方瑜
  • 3篇王静
  • 3篇王伟
  • 3篇吕琳
  • 3篇刘睿思
  • 2篇赵锋
  • 2篇马银玲

传媒

  • 4篇实验室科学
  • 3篇天津药学
  • 3篇中国药师
  • 3篇高校实验室工...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海峡药学
  • 1篇煤炭与化工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共培养策略在类器官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类器官作为一种良好的体外研究模型,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采用各种组织培养技术开发自组装的3D结构,类器官可重现器官固有结构中细胞的高度复杂性,因此被广泛用于研究调节机体发育和疾病的机制、高通量药物筛选及个性化治疗等。为更好地重现微环境内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共培养策略已经扩展到更多的细胞类型,共培养策略的迅速发展使类器官技术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并为治疗人类疾病和再生医学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阐述共培养策略在类器官生成中的作用,并重点介绍不同细胞成分及微生物组与类器官共培养的应用,以期为构建开发具有更高体内模拟程度的类器官提供参考和帮助。
芦瑜席雨梦何晓明杨少坤张佳王雷何朝星向柏
关键词:共培养细胞间相互作用微环境
药剂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与管理被引量:3
2016年
论述了玻璃仪器的清洗和管理在药剂学实验中的重要性。由于药剂学的特性,针对不同剂型的不同清洗方法更能够发挥有效的清理作用,从而提高玻璃仪器的使用率,同时保证每次教学实验的准确性;又分别通过仪器整理时间、仪器破损率和节约经费三方面对分散管理法和集中管理法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考察,选择了具有更大优势的集中管理法来管理玻璃仪器。
何晓明王晓晖刘睿思党云洁
关键词:药剂学实验玻璃仪器
一种包载短效降糖药的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载短效降糖药物的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丸由含有高渗透活性物质的丸芯以及含有水不溶物质的控释层构成,所述微丸的直径在1.0‑2.5mm,或者在两者之间存在中间层,所述药物存在于所述丸芯或/和中间层中,本发...
赵锋曹德英杜青马银玲向柏方瑜王静齐晓丹敦洁宁党云洁何晓明律涛闫森姚明杰
文献传递
斑蝥素胃黏附缓释片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以卡波姆和壳聚糖为生物黏附材料,制备斑蝥素多单元胃黏附缓释片,以提高斑蝥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并得到平稳持久的释药效果。方法:制备斑蝥素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黏附材料,正交试验优选斑蝥素胃黏附缓释片的处方,考察该制剂在大鼠体内的黏附性、体外释放度及其在比格犬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结果:以卡波姆934-壳聚糖(1∶1)为黏附材料,每片黏附片的处方为斑蝥素5 mg,β-环糊精175 mg,卡波姆934 50 mg,壳聚糖50 mg,交联聚维酮80 mg,硬脂酸镁4 mg。斑蝥素胃黏附缓释片在体外3 h时释放度25%~35%,12 h时释放度≥85%。8 h后制剂依然黏附在Wistar大鼠的胃黏膜表面。Beagle犬口服片剂后,药物在体内可缓慢、持久释放,相对生物利用度172%。结论:体内、外研究表明制备的斑蝥素黏附片具有良好的胃黏附性能和缓释特性,且血药浓度平稳持久,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党云洁王国杰杜宇坤何晓明杜青
关键词:斑蝥素壳聚糖卡波姆片剂
非细胞渗透模型在BSCⅡ类药物渗透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24年
渗透性是肠道吸收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决定因素之一。非细胞渗透模型是一种体外渗透性测定工具,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性质稳定、使用方便、可定制化等优点。根据屏障类型,非细胞渗透模型可分为含有(磷酸)脂质的仿生屏障和无脂质的非仿生屏障。仿生非细胞渗透模型包括平行人工膜渗透性测定模型、基于囊泡的渗透测定模型和人工纤维素-磷脂仿生膜测定模型。非仿生无细胞渗透模型有基于聚醚砜材料的中空纤维膜模型等。在国外,应用这4种屏障进行不同目的的研究正逐渐成为药物吸收研究的热点,但在国内,仅对平行人工膜渗透性测定模型的应用研究较多,缺乏对其他3种屏障的应用研究。笔者总结了渗透性装置和渗透性计算方法,检索了近几年非细胞渗透模型在BSCⅡ类药物渗透性方面的应用,对3种仿生屏障,和无脂质的中空纤维膜的特点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满足难溶性药物配方开发需求。
吴文娜丁丽冯仲亮何晓明何朝星方瑜
关键词:渗透性中空纤维膜
新型自乳化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6年
自乳化给药系统因可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增强难溶性药物的溶解能力,提高生物利用度而成为当前药剂研究的一大热点。本综述就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自乳化给药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王娇李葆林何晓明王静杜青
关键词:自乳化给药系统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
紫外光度实验中比色皿的鉴别、使用和管理维护被引量:5
2016年
结合大学药学专业里比色皿在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中的应用和经常出现的问题,通过直观法和机试法两种方法详细介绍了不同比色皿的鉴别,且通过实验和数据验证了机试法对比色皿的鉴别;并对比色皿的使用和管理维护两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的情况下对使用和管理维护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从而使紫外光度法实验更迅速和顺畅地进行,由此提升了药学专业实验的准确性,并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何晓明党云洁李志强敦洁宁
关键词:比色皿管理维护分光光度法
药物动力学单室模型模拟实验的仪器改进及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三颈瓶和T型管设计了药物动力学单室模型模拟实验的教学仪器,改进原有仪器(双支管锥形瓶)的缺点,并用实际的实验数据验证改进仪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改进仪器组装方便,价廉易得,由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药动学参数与理论值相符合,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单室模型的原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何晓明王晓晖党云洁杜青
关键词:药动学参数T形管
Cis-4-甲氧基环己基-1-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2017年
以对甲氧基苯酚固定床催化加氢法一步合成对甲氧基环己酮,再经过Bucherer-bergs成环、水解、酯化合成Cis-4-甲氧基环己基-1-氨基甲酸甲酯,反应总收率为28.0%。此方法减少了反应步骤,操作更简单,解决了催化剂分离的问题,同时也节省了生产成本,适于工业化生产。
何晓明付炎党云洁罗啸
关键词:螺虫乙酯催化加氢法
盐酸双苯氟嗪在肝微粒体内的代谢机制研究
郭炜李志强赵兴茹何晓明段坤峰
该课题定位于盐酸双苯氟嗪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代谢研究,确证了盐酸双苯氟嗪在不同性别大鼠肝微粒体内生成的代谢产物,明确了其代谢途径;鉴别了大鼠肝微粒体内参与盐酸双苯氟嗪代谢的CYP450s亚型,明确了酶催化机制;考察了盐酸双...
关键词:
关键词:临床用药药物代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