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花
- 作品数:41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钯催化的硫叶立德与溴代物的卡宾偶联反应用于合成三取代的烯烃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钯催化的硫叶立德与溴代物的卡宾偶联反应,通过该方法可以合成得到一系列三取代的烯烃。该方法采用安全、稳定,且容易制备的硫叶立德作为卡宾偶联反应的亲核试剂,在构建取代的碳碳双键领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 吴勇海俐李江联严开川何花贺茂遥
- 文献传递
- 从外发应激到内生自主——简析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被引量:2
- 2013年
- 中国现代化是从近代开始的。早期中国现代化具有外发应激性特征,它是在西方列强入侵下被迫启动的,不是内部历史发展的结果。中国现代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历程。先是不断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后来又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到1956年,我们又提出走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但是,在"左"倾思想支配下,中国自己的现代化探索走了一些弯路。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新时期。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越来越显示出内生自主性特点。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会越走越宽。
- 何花
- 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的演变
- 2013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经历了从"一边倒"、"一条线"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和谐世界"的发展历程。它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演变,同时也表明一个国家只有真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才能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并为本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提供保障。
- 何花
- 关键词:和平共处和谐世界
- 过渡金属催化的C-H偶联高效制备2-(4(3H)-喹唑啉酮)芳基乙酸烷基酯衍生物
-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发明涉及一种以5‑重氮米氏酸作为烷基化试剂,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C‑H偶联反应高效制备2‑(4(3H)‑喹唑啉酮)芳基乙酸烷基酯衍生物的方法。本发明能高效快速地获得2‑芳基喹唑啉酮衍生...
- 吴勇海俐余昕玲李江联何花
- 文献传递
- 毛泽东理想社会主义模式的缘起及其实践
- 2013年
-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固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毛泽东本人对社会主义的构想。他的理想社会主义模式,不仅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而且使社会主义带上了很多主观和空想色彩。其实践中的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不仅要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也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 何花
- 关键词:毛泽东缘起
-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双重视野下中国文化发展被引量:1
- 2015年
-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双重目标的探索和选择,中国文化因此呈现不同发展景观。新中国成立前,两者虽然没有成为主要任务,却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走向;新中国成立后,两者先后被提上议事日程,但随着历史条件不断变化,它们不断发生变奏,中国文化因此呈现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后,两者实现了融合,中国文化不断走向繁荣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两者关系,中国文化才能顺利地健康发展。
- 何花
- 关键词:社会主义中国文化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源与流被引量:1
- 2015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有其发展的源与流。传统文化是源,时代文化是流。它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时代文化精神的吸收和反映。它的构建,一方面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时代转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时代文化的认知与把握。
- 何花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时代文化中国文化
- 从国家建设到民生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战略的演变
- 2014年
- 探索国家富强、民生幸福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一大历史任务。但是,由于救亡主题压倒现代化启蒙主题,这个任务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提上议事日程。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各种历史条件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现代化建设成了现代化战略的首选,这在历史上有其必然性。改革开放后,我国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现代化战略从国家建设转移到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尤其是21世纪以来,是"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民生社会建设成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推动了国家现代化建设,而且彰显了现代化的动力和无限发展生机。
- 何花
- 关键词:民生建设
- 论马克思人的解放和发展理论及其现代价值——《共产党宣言》与《资本论》再解读
- 2010年
- 马克思主义实质是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理论,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两部巨著中,这点体现尤甚。"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的最高主题,体现了他对新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彰显了社会主义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在今天以人为本社会里,它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 何花
-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 再论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重读《哥达纲领批判》被引量:1
- 2011年
-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一文充分阐述了关于分配的一般理论和特殊分配原则,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原则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原则。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分配的理论渊源,而且是中国当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 何花
- 关键词:按劳分配未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