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萍

作品数:82 被引量:214H指数:8
供职机构:楚雄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天文地球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城市
  • 25篇热岛效应
  • 24篇气候
  • 18篇城市热岛
  • 15篇城市热岛效应
  • 12篇城市气候
  • 9篇降水
  • 8篇气象
  • 8篇城市发展
  • 6篇云贵高原
  • 5篇灾害
  • 5篇年代际
  • 5篇年代际变化
  • 5篇气候分析
  • 4篇地理
  • 4篇年代际变化特...
  • 4篇灰色关联
  • 4篇城市化
  • 3篇滇中
  • 3篇中尺度

机构

  • 81篇楚雄师范学院
  • 1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百色学院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中国电力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云南蓝晶科技...

作者

  • 81篇何萍
  • 9篇李矜霄
  • 8篇杨云源
  • 6篇王丽花
  • 5篇席武俊
  • 4篇刘树华
  • 4篇黄惠
  • 3篇林成科
  • 3篇王姝
  • 3篇缪育聪
  • 3篇郑亦佳
  • 3篇李宏波
  • 2篇黄惠
  • 2篇马如彪
  • 2篇史正涛
  • 2篇王园园
  • 2篇张清艳
  • 1篇尹辅朝
  • 1篇保桃
  • 1篇彭燕梅

传媒

  • 13篇楚雄师范学院...
  • 8篇云南地理环境...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学地理教学...
  • 3篇高原气象
  • 3篇广西科学院学...
  • 3篇地球与环境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地理教学
  • 2篇热带地理
  • 2篇气象科技
  • 2篇广东气象
  • 2篇第26届中国...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气象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高原昆明市城市发展对雨季长短变化的反馈被引量:1
2024年
利用昆明站1991-2020年近30年逐日降水数据计算昆明雨季(5-10月)的起止时期,进一步确定昆明市雨季的长短。又基于云南省和昆明市的统计年鉴数据,使用年末总人口、城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化率、人均GDP等城市发展因子确定昆明的城市发展进程,将昆明市的城市发展进程划分为缓慢发展期(1991-2003年)和快速发展期(2004-2020年),进而分析比较两段时期中昆明市雨季长短的特征和差异,采用统计分析、小波分析和M-K突变检验等综合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昆明市雨季长短的时间变化特征,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昆明市雨季长短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991-2020年昆明市的雨季开始日呈逐渐偏晚的趋势,而雨季结束日呈逐渐偏早的趋势,总体上雨季长度呈逐渐缩短的趋势;小波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在8年以下的时间尺度上,昆明市雨季长短变化的周期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在17年时间尺度上的周期变化明显,呈偏短-偏长-偏短-偏长-偏短的5个循环交替,2003-2008年、 2014-2017年雨季增长,1991-2002年、 2009-2012年、 2018-2020年雨季缩短,2018-2020年等值线未闭合说明还有进一步缩短的趋势。通过M-K检验表明昆明市的雨季长短在1991-2020年间出现4次突变,分别发生在2002年、 2008年、 2012年和2017年。从昆明城市发展与雨季长短的关系来看,昆明城市发展缓慢期的雨季长短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稳,而城市发展快速期2004年以后,昆明市雨季长度缩短的变化明显,并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其极端波动性更加明显。运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软件对未来10年昆明的雨季长短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昆明雨季长短将持续偏短的趋势。在灰色关联度分辨率为0.5时,表征城市发展进程的4个因子对昆明雨季长短变化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其关联度系数都在0.70以上,表明昆明城市�
何萍赵锦玲
关键词:城市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
楚雄市人居气象指数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楚雄市近30年气象资料,对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的气象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楚雄市各季气象指数适中,人体感到比较舒适,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和游玩,是居住和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
何萍李宏波
关键词:气象指数人居环境
楚雄市热岛效应与大气NO2浓度变化的关系研究
利用云南省楚雄市气象观测站与其郊区南华气象观测站2001~2006年气温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楚雄市存在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热岛效应(△Tu-r)max在2℃左右,楚雄市城市热岛效应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和日变化...
何萍王丽花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
文献传递
低纬高原昆明市城市发展对降水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1964-2013年近50年的气象资料,选取低纬高原昆明市与其郊区进行了降水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降水量近50年来略有下降,在空间上,昆明市的降水量高于郊区,呈现由昆明市向周边郊区递减的趋势,但是,向其下风向递减趋势不明显,甚至有增加的趋势。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昆明市降水的人文因子和自然因子及其之间的关联度,得出自然因素对昆明市降水量的影响最大的是相对湿度,人文因子对昆明市降水量的影响较大的是人口总量。
何萍李生才李矜霄
关键词:降水量
近三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被引量:4
2016年
近三年的高考地理全国卷,整体上遵循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能力要求及内容范围;延续了"平稳变化、注重联系实际"的一贯风格;在高考测评理念与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融合中,为考生创建了"有用的地理"的思维平台,体现出"能力切入、能力考查"的高中新课改高考命题要求。
王园园何萍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试题分析主干知识地球运动
云南高原一次降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对云南高原滇中"2007.02.01"降雪天气前期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及发生时的卫星云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雪过程发生前500 hPa四川中部到西藏南部的西风槽形成发展比较迅速,700 hPa在川滇间形成一条横切变,高通滤波后切变低涡附近由原来的正值区变为负值区,促进了低层辐合系统的加速发展。卫星云图有明显的冷云降水的云图特征,温度平流显示,冷舌是由滇西北侵入云南省,与影响楚雄大部分冷空气的东北路径有所不同。
李宏波王金萍何萍
关键词:天气学高通滤波降雪天气
从气象站的变迁分析云贵高原城市楚雄市的热岛效应变化特征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云贵高原中小城市楚雄市的人口逐渐增多,城市面积逐渐扩大,城市气候效应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楚雄市的发展,原气象观测站已包围在城市高楼大厦之中,对全州没有什么代表性,在2002年楚雄州气象...
何萍李宏波李燕杨云源
关键词:气象站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候
文献传递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洪涝风险评估被引量:1
2023年
利用降水资料、地形资料与社会经济数据,建立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楚雄州)洪涝风险评估体系及评估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洪涝指标的权重值,再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建立各影响因子模型,并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软件对数据结果制图,对致涝因子危险性、孕涝因子敏感性和承涝因子脆弱性3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到楚雄州洪涝风险的危险性、敏感性、脆弱性和综合风险评估指数.结果表明:楚雄州致涝因子危险性最高的是双柏县,危险性值是0.575,危险性最低的区域是元谋县,危险性值是0.067;楚雄州孕涝因子敏感性较高的是元谋县,敏感性值是0.392,敏感性最低的是双柏县,敏感性值是0.074;楚雄州承涝因子脆弱性最高的区域是双柏县,脆弱性值是0.194,脆弱性最低的区域是楚雄市,脆弱性值是0.011.洪涝风险综合评估的最高风险区域主要是双柏县,风险指数是0.437,最低风险的区域主要是元谋县,风险指数是0.137.
何萍刘佳灵
关键词:洪涝风险评估
1960-2009年云南高原楚雄市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城市气候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文章利用云南高原楚雄站、南华站、双柏站1960-2009年近50年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低云量等气象要素资料,利用常规距平法、3阶多项式拟合趋势法、5年滑动平均法分析其年代际特征及城市气候,同时对楚雄市城市气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在此前,气温一直呈下降趋势,80年代后呈上升趋势。而且城郊对比也是在80年代后越来越明显,这些都说明了楚雄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显著。从年平均相对湿度来看,呈下降趋势,说明城市干岛正在形成,城区年降水量与年平均低云量都有高于郊区的趋势,这些也就说明楚雄市的城市雨岛已经形成。
何萍李宏波黄惠
关键词:城市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
云南高原临沧市城市相对湿度和干岛效应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临沧市市区和郊区196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临沧市相对湿度和干岛强度的年代际、年际、月、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临沧市的相对湿度年变化呈下降趋势,季节变化夏季最大、春季最小,日变化08时最大、14时最小;临沧市从1971年开始干岛强度呈增强趋势,日变化08时左右较弱、20时达到最强,干岛强度月变化6月最弱、10月最强。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影响临沧市干岛强度的人文因子和自然因子,结果得到对临沧市城市干岛强度影响最大的自然因子是低云量,对城市干岛强度影响最大的人文因子是城区人口,且人文因子大于自然因子的影响。
何萍李矜霄刘光敏李宏波
关键词:相对湿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