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生 作品数:12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吸虫病与大肠癌关系的流式细胞术研究 被引量:6 1997年 目的:血吸虫病是否为大肠癌的一种癌前病变多年来一直存在不同意见,本文探讨血吸虫病与大肠癌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肠慢性血吸虫病及大肠癌细胞DNA含量及两种癌基因表达产物(p21~ras,p^53蛋白)的变化.结果:42例大肠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包括24例单纯血吸虫病和18例伴虫卵息肉者)的细胞DNA含量及两种癌基因产物表达均无明显异常,而12例伴血吸虫病的大肠癌与11例单纯大肠癌及其癌周粘膜在以上两方面亦未显示出明显差异.结论:本组资料未能表明慢性血吸虫病肠道病变作为癌前病变可能具有的恶性转化特性,从而不支持血吸虫病与大肠癌之间的直接因果联系,提示二者很可能为一种伴存关系. 余金生 尹朝礼 梁扩寰 刘南植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大肠癌 血吸虫病 大肠肿瘤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对肝硬化大鼠离体内脏血管条舒缩的影响 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血管活性作用的动静脉差异在门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 ,取动物门静脉 (PV)和肠系膜动脉 (MA)制成螺旋血管条 ,观察NO和ET的最大舒缩反应 (Rmax ,Cmax) ,并计算得到EC5 0值。结果 :模型组 (n =8)大鼠PV和MA对NO的Rmax显著高于对照组 (n =7) ,EC5 0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而对ET的Cmax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EC5 0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两组大鼠对NO和ET的最大舒缩反应和EC5 0 ,在PV和MA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但模型组相差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NO和ET在肝硬化大鼠内脏血管的舒缩作用存在动静脉差异 。 余金生 梁扩寰 田德安 王天才 唐望先 张文英 刘梅关键词:一氧化氮 内皮素类 肝硬化 肝硬化大鼠内脏血管壁NOS分布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内脏动、静脉血管壁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及染色强度变化,探讨NO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应用两种NOS特异性抗体,分别观察内皮型(eNOS)和诱生型(iNOS)NOS的变化特点,并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染色强度进行量化处理。结果:肝硬化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iNOS和eNOS染色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以eNOS增加更为明显。而两组门静脉(PV)NOS染色强度则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组SMA的NOS染色强度明显高于PV(P<0.05)。结论:NOS在内脏血管表达增多,以及在SMA的表达高于PV,提示NO可能主要通过扩张内脏动脉、增加内脏血流量而参与门静脉高压的形成。 余金生 梁扩寰 田德安 唐望先 王天才关键词:NOS 肝硬化 内脏 血管壁 门静脉高压 实验性酒精性肝病血浆内皮素浓度的变化 1998年 为探讨内皮素(ET)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每日分次灌胃的方法建立了酒精性肝病的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技术动态测定酒精性肝病大鼠和正常大鼠血浆中内皮素浓度的变化。结果:酒精喂饲的大鼠其血浆内皮素浓度明显高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而且随着酒精性肝病病变程度的加重,内皮素浓度也相应升高。结论:内皮素水平的升高可能与酒精性肝损伤有关,因为内皮素有强大的缩血管作用,可使肝血流减少,而这是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周琦 王思元 唐望先 余金生 张文英关键词:肝病 内皮素 血浆 酒精性 酒精性肝病 肝硬化大鼠肝脏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本研究观察大鼠肝组织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经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硬化模型,于第0、5、7、9、11周各处死一批动物。以放免法测定肝组织及血浆ET含量,门脉压力用检压计测定。结果:在CCl_1诱导肝硬化过程中,各阶段大鼠肝组织及血浆ET含量均逐渐升高,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其中血浆ET增加的幅度不如肝组织大。另外,肝组织ET含量与门脉压力有显著相关性(r=0.612,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ET至少部分地通过其在肝内含量升高而增加肝内血管阻力,参与门脉高压的形成。 余金生 梁扩寰 田德安 王天才 唐望先 张文英关键词:内皮素 门脉高压 肝硬化 一氧化氮与门脉高压性肠病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探讨NO在门脉高压性肠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四氯化碳门脉高压模型。第12周末,在冰冻切片上进行结肠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NOS活性;RT-PCR反应测定NOSmRNA表达量。结果(1)NADPH黄递酶组化染色:模型组大鼠结肠粘膜下小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纤维的NOS染色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表层上皮细胞NOS染色减弱。(2)化学发光法测定NOS活性:模型组大鼠结肠粘膜NOS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其中iNOS活性增加更为明显。(3)RT-PCR:模型组大鼠结肠粘膜NO-SmRNA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NO可能由于其扩张血管的特性,而参与门脉高压性肠病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并与门脉高压性肠病粘膜病变、可能存在的运动功能异常亦有一定的关系。 余云波 尹朝礼 余金生 梁扩寰关键词:一氧化氮 门静脉高压 病理学 流式细胞DNA异倍体与大肠癌前病变 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依据最近有关流式细胞测量术(FCM)国际统一新标准,介绍了DNA异倍体的测定要求,并就近年来DNA倍体测定在大肠癌前病变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意义进行了综述。文中资料提示,DNA异倍体较组织学不典型增生出现得早,检测时也更客观、更敏感,可成为组织学监视细胞癌变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余金生关键词:大肠肿瘤 癌前病变 异倍体 p21^(ras)在大肠肿瘤表达的定量检测及其意义 1997年 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10例正常大肠粘膜、27例大肠腺瘤及32例大肠腺癌的p21^(ras)及DNA含量,结果发现:①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的p21^(ras)表达量依次递增,并随大肠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以及瘤体的增大而增多;②大肠腺瘤组p21^(ras)表达增强呈阳性者的DI值、SPF值显著高于p21^(ras)阴性者,而大肠癌组仅SPF值有显著性差异;③DNA含量呈异倍体的大肠腺瘤及腺癌的p21^(ras)表达量显著高于DNA二倍体者本研究从p21^(ras)表达的量变意义上说明:①p21^(ras)过表达促进了大肠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并导致细胞DNA含量异常,出现DNA异倍体;②p21^(ras)表达量的变化在大肠腺瘤向腺癌恶性转化的质变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余金生 尹朝礼 梁扩寰 刘南植关键词:大肠肿瘤 癌基因产物 大肠慢性血吸虫病细胞DNA含量及花生凝集素受体的研究 1997年 应用流式细胞术和LSAB亲合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大肠慢性血吸虫病细胞DNA含量及花生凝集素(PNA)受体的变化,以探讨血吸虫病与大肠癌的关系。结果表明,42例大肠慢性血吸虫病(包括18例血吸虫卵息肉)细胞DNA含量及PNA受体均无明显异常,而12例血吸虫病合并大肠癌和11例单纯大肠癌及其癌周粘膜在以上两方面亦均未显示出明显差异。本组资料未能证实慢性血吸虫病肠道病变具有癌前病变的性质,血吸虫病与大肠癌可能为伴存关系。 刘南植 余金生 尹朝礼关键词:血吸虫病 DNA含量 凝集素 大肠肿瘤组织p53蛋白及DNA含量的定量研究 1997年 本文应用流式细胞术对10例正常大肠粘膜、27例大肠腺瘤及32例大肠腺癌的 p53蛋白表达量及DNA 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发现:①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的 p53蛋白表达量依次递增,并随大肠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以及瘤体的增大而增多;②大肠腺瘤组 p53蛋白表达增强呈阳性者的 DI 值、SPF 值显著高于 p53蛋白阴性者,而大肠癌组仅 SPF 值有显著性差异;③DNA 含量呈异倍体的大肠腺瘤及腺癌的 p5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 DNA 呈二倍体者。本研究从 p53蛋白表达的量变意义上表明:p53蛋白的过量表达可能促进了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细胞 DNA 含量异常,出现 DNA 异倍体,并可能参与大肠腺瘤向腺癌恶性转化的质变过程。 余金生 尹朝礼 梁扩寰 刘南植关键词:大肠肿瘤 DNA含量 流式细胞术 P53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