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斌

作品数:5 被引量:115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受热
  • 4篇受热面
  • 4篇锅炉
  • 2篇电站
  • 2篇电站锅炉
  • 2篇对流受热面
  • 2篇受热面积
  • 2篇受热面积灰
  • 2篇积灰
  • 1篇玉米杆
  • 1篇运行优化
  • 1篇在线监测
  • 1篇中焦
  • 1篇裂解
  • 1篇灵敏度
  • 1篇煤气
  • 1篇敏度
  • 1篇焦油
  • 1篇吹灰
  • 1篇吹灰优化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侯斌
  • 4篇李定凯
  • 4篇吕子安
  • 3篇沈幼庭
  • 2篇连晨舟
  • 1篇王翠苹
  • 1篇武斌

传媒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电力
  • 1篇动力工程
  • 1篇热力发电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锅炉对流受热面积灰监测模型的灵敏度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在现有对流受热面积灰监测系统的基础上,以太原第一热电厂11号炉为对象,利用实际监测结果,对该模型的灵敏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锅炉校核程序生成的运行参数,进行灰污监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三级过热器可以容忍±3%的测量误差,一级再热器可以容忍±5%的测量误差,省煤器的异常敏感参数比其它受热面要多,只能容忍±1%的测量误差。该文揭示了省煤器监测结果可靠性差的原因,为进一步改进积灰监测模型提供了依据。
连晨舟吕子安侯斌李定凯沈幼庭
关键词:锅炉灵敏度
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积灰状态的在线监测被引量:21
2002年
为提高电站锅炉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热力学模型的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积灰状态实时监测方法,并利用其监测结果对吹灰系统进行优化。根据这一方法开发的实时监测系统已在太原第一热电厂11号炉应用并获得成功。该监测方法具有简单、运行可靠、初投资少等优点,开发的软件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侯斌吕子安武斌李定凯沈幼庭
关键词:电站锅炉受热面在线监测
生物质热解产物中焦油的催化裂解被引量:86
2001年
对生物质热解产物 (粗煤气 )中焦油的催化裂解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装置主体由一个常压鼓泡床热解反应器和一个固定床催化裂解反应器组合而成 ,生物质原料为玉米杆屑 ,催化剂分别选用煅烧石灰石和煅烧白云石。实验结果表明 ,当催化裂解反应器内温度在 80 0~ 85 0℃之间时 ,两种催化剂对粗煤气中焦油的催化裂解效果均非常明显 ,焦油裂解率均可达到 90 %以上 ,虽然煅烧石灰石的催化活性比煅烧白云石高 ,其失活速率也相对大一些。
侯斌吕子安李晓辉李定凯
关键词:焦油催化裂解粗煤气煤气
锅炉对流受热面积灰状态监测与吹灰运行优化
该文提出了一套针对大容量电站锅炉的灰污监测方法,用于受热面灰污状态的在线监测和可视化.利用灰污监测结果,可以进一步实现吹灰系统的优化运行,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以受热面分段热平衡和传热计算为基础,建立了运行参数...
侯斌
关键词:锅炉吹灰优化
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积灰对系统的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以太原第一热电厂 1 1号炉为对象 ,分析对流受热面积灰对一级过热器的影响以及对过热蒸汽吸热量和再热蒸汽吸热量分配比例的影响 ,提出了以受热面吸热量比例作为灰污特征参数或辅助特征参数 。
连晨舟吕子安侯斌李定凯沈幼庭王翠苹
关键词:电站锅炉受热面积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