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检测与临床输血效果的研究
- 侯金友李君卢焱坤张秀梅张晓磊刘蕾邹红蕊曹立瀛
- 课题为预防在临床输血方面出现因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漏检导致的输注无效的发生,该项目创新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采用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抗球蛋白增强法对IgG型抗-D试剂模拟试验,并采用ROC工作曲线比对分析,研究临床输血...
- 关键词:
- 关键词:临床输血抗体检测方法
- 低效价红细胞抗体检测方法ROC曲线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应用ROC评价4种低效价抗体的检测方法,通过正交设计优化低效价抗体检测条件。方法分别用盐水法、聚凝胺法、木瓜酶法,微柱凝胶法对216例标本抗体筛查,绘制ROC曲线比较4种检测方法;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低效价抗体的检测条件,利用极差分析法寻找最佳检测条件组合。结果盐水法、聚凝胺法、木瓜酶法、微柱凝胶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0.93、0.90、0.96;正交试验显示,处理筛选细胞的试剂极差最大,为8.0,微柱凝胶法检测低效价抗体评分最高水平分别为反应时间30 min,筛查细胞浓度2%,木瓜酶处理筛选细胞和筛选细胞所含抗原为纯合子。结论微柱凝胶法诊断效率最高,优于其它3种检测方法;该法检测低效价抗体最佳检测条件组合为:反应时间30 min,筛查细胞浓度2%,木瓜酶处理筛选细胞和筛选细胞所含抗原为纯合子。
- 李君裴银辉侯金友
- 关键词:ROC曲线正交试验
- 既往红细胞与血小板输注的交互作用对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血无效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既往红细胞及血小板输注的交互作用与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08—2018-12接受输血治疗的血液病患者903例,其中男513例,女39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红细胞输注史、既往血小板输注史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血无效的影响。结果:①血液科903例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率为28.6%(258/903)。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红细胞输注11~20袋(OR=3.112,95%CI 1.715~5.649)、既往红细胞输注≥20袋(OR=5.384,95%CI 3.011~9.627)与无效输血正相关。交互作用显示:既往红细胞输注11~20袋与既往血小板输注≥20袋(OR=4.790,95%CI 1.472~15.592)、既往红细胞输注≥20袋与既往血小板输注1~10袋(OR=2.731,95%CI 1.202~6.207)、既往红细胞输注≥20袋与既往血小板输注11~20袋(OR=2.459,95%CI 1.215~4.976)、既往红细胞输注≥20袋与既往血小板输注≥20袋(OR=3.307,95%CI 1.944~5.625)存在显著正交互作用。结论:既往红细胞输注史与血小板输注史存在正交互作用,二者的交互作用可能增加血液病患者红细胞无效输血发生风险,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 李君曹立瀛侯金友张慧邹红蕊张秀梅
- 关键词:LOGISTIC回归分析
- 增强试验在ABO-HDN临床早期检测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HDN产后免疫血液学试验推荐方案》中四种试验方法在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HDN)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可疑ABO血型不合HDN患儿274例,检测母亲ABO、RhD血型和IgG抗-A/B效价;检测患...
- 李君侯金友卢焱坤张晓磊张秀梅邹红蕊张慧
- 非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疗效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非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疗效预测模型,为临床精准输血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7年4月~2018年5月的本院血液科、肾内科及肿瘤科输血病例939例和本市某三甲医院血液科输血病例100例,共1 03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红细胞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回归系数及常数项建立红细胞输注疗效预测模型1,参考OR值建立评分预测模型2。应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模型1、2的预测效果。利用2018年6月~12月266例临床病例验证模型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1 039例红细胞输注无效率为25.0%(260/1 039);血液科无效率最高为28.8%(227/787),其次为肾内科,为14.5%(30/207),肿瘤科最低,为6.7%(3/45)(χ~2=26.439,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间多个变量存在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次住院输血袋数、输血前平均Hb值<40、40~50、50~60,既往RBC输注袋数≥20袋及不同临床诊断与无效输血正相关;预测模型1、2的AUC(曲线下面积)、截点、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5、–3.189、80.38%、75.99%和0.814、15.52、74.23%、77.79%。预测模型1的预测效果优于预测模型2,AUC之差为0.040 5。模型1、2联合检测平行试验灵敏度为94.94%,序列试验特异度94.67%;实际应用结果显示:预测模型1、2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75%、88.71%、90.23%和91.25%、84.41%、86.47%。结论 血液、肾内和肿瘤科均存在红细胞输注无效的现象,多种因素影响红细胞输注效果;模型1、2用于预测红细胞输注效果均有较好效果,可为临床精准输血提供可靠的依据。
- 李君曹立瀛侯金友王翠民张慧邹红蕊孙超张怡
- 关键词: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
- 唐山市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调查育龄妇女贫血患病情况,分析与贫血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参加2014年度开滦职工健康体检的20~49岁育龄期妇女,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查;女性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120g/L定义为贫血,轻度贫血110≤Hb<120g/L,中度贫血80≤Hb<110g/L,重度贫血Hb<80g/L,计算总人群、不同年龄人群贫血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最终纳入研究的20~49岁育龄妇女7 307例,年龄(38.2±7.3)岁,检出贫血1 006例,贫血患病率为13.8%。不同年龄段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9岁组为10.8%,30~39岁组为12.8%,40~49岁组为15.8%。不同类型贫血构成比:轻度贫血57.0%,中度贫血38.0%,重度贫血5.0%;各年龄段均以轻度贫血最常见。(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总人群与贫血相关的因素为年龄40~49岁、FBG≥6.5mmol/L、TC、HDL、hs-CRP、收入≥5 001,OR值分别是0.564(95%CI:0.388~0.821)、2.959(95%CI:1.054~8.308)、1.430(95%CI:1.241~1.648)、0.374(95%CI:0.255~0.547)、0.952(95%CI:0.918~0.988)、0.452(95%CI:0.220~0.928);20~29岁组与贫血相关的因素为HDL、收入1 001~3 000元、收入≥5 000元,OR值分别是0.193(95%CI:0.078~0.482)、0.467(95%CI:0.231~0.945)、0.112(95%CI:0.026~0.420);30~39岁组与贫血相关的因素为BMI≥28.0、hs-CRP,OR值为3.201(95%CI:1.141~8.980)、0.898(95%CI:0.834~0.967);40~49岁组与贫血相关的因素为TC、HDL,OR值分别是1.582(95%CI:1.286~1.947)、0.387(95%CI:0.225~0.664)。结论:唐山地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情况已构成轻度公共健康问题,多种因素与贫血相关,需重点关注血糖异常、TC升高、肥胖对贫血的影响,预防和改善贫血状况。
- 李君侯金友卢焱坤张晓磊张秀梅邹红蕊张慧谢怡华鲁弼嘉张鹏
- 关键词: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
- 一例ABO亚型CisAB个体的分子遗传学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研究1例ABO亚型的分子机制。方法先证者红细胞ABO表型鉴定采用常规血清学技术,ABO基因第6~7外显子序列采用PCR技术扩增并应用Sanger法双向进行测序分析。先证者ABO基因第6~7外显子单体型检测采用单链扩增测序技术。结果先证者红细胞与抗-A凝集强度4+、抗-A1不凝集,抗-B凝集强度3+,抗-H凝集强度4+;其血清与标准A细胞、O细胞和自身细胞不凝集,与标准B细胞在4℃呈现弱凝集,先证者血清学特性符合ABO亚型。ABO基因第6~7外显子双链测序分析显示先证者261 G/del、297AG、526CG、657CT、703GA、803GC、930GA杂合,796CC纯合。单体型测序显示先证者一个等位基因为ABO*O.01.01,另一个等位基因与ABO*B.01相比仅c.796A>C变异,导致266位蛋氨酸变成亮氨酸;比较国际输血协会ABO等位基因已命名的数据,发现该变异属于新等位基因。结论ABO*B.01等位基因c.796 A>C变异,导致266位蛋氨酸变成亮氨酸,可引起CisAB亚型。准确鉴定ABO亚型应结合血清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 李君曹立瀛侯金友邹红蕊张慧张秀梅
-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测序分析
- HEBBN系统在医院输血科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侯金友李乐亭
- 关键词:输血科
- 依据抗体筛查结果快速配血成功抢救急诊患者2例
- 2013年
- 我们对2名急诊患者,按输血前试验三步法操作,进行了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筛选出不含有相应抗原的血液快速配血,并抢救成功,报道如下。
- 张秀梅卢焱坤李君侯金友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交叉配血微柱凝胶法
- ABO正反定型不一致发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漏诊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临床输血要求安全有效,输血前检查是安全有效的保障。输血前检查第一步就是ABO血型鉴定。因为某些疾病可以导致ABO正、反定型不一致,所以ABO血型鉴定除了可以保证安全输血以外,还可以提示临床需要排除某些疾病。我们遇到1名患者因ABO正、反定型不合,进一步检查发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漏诊,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汉族,妊2产2.
- 侯金友张晓磊李君卢焱坤张秀梅刘蕾邹红蕊
- 关键词:ABO抗原减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